按键垫及键盘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61245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按键垫及键盘垫。该按键垫用于触控板,该按键垫包含按压部及弹性支撑部。该按压部是以透明导电材质所组成并设置于该触控板之上,该弹性支撑部连接至该按压部并设置于该触控板上,以使该按压部可被按压藉以用来触控该触控板。藉此,弹性支撑部的弹性可提供使用者按压时的手感,并且由透明导电材质组成的按压部亦能适用于电容式触控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先前技术中操作时手感不佳,及现有键盘垫仅能用于电阻式触控板的问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按键垫及键盘垫,尤指一种具有透明及导电特性的按键垫及键盘垫。
技术介绍
随着触控板技术的发展,触控板应用在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上,虽然直接利用萤 幕来提供输入功能,可以缩小电子产品尺寸及节省输入装置(例如键盘)的制造成本,但却 牺牲了使用者操作输入时的手感,降低人机介面的亲和性。于某些情况下,触控板的输入方 式也造成使用者无法确认是否已成功输入,徒增使用上的困扰。有鉴于此,市面上已有可提供手感的键盘垫,其具有按键的外形,并且其结构是经 过适当的设计,以使使用者于按压按键时,能感受到相当的手感,藉以提升触控板人机介面 的亲和性。然而,此类键盘垫多为绝缘材质所组成,无法传导电荷,故仅能适用于电阻式触 控板。对于电容式触控板,前述问题仍然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按键垫,其具有由透明导电材质所组 成的按压部,供使用者以手指按压并接触触控板,以达到触控目的。此外,该按键垫除可提 供使用者按压的手感之外,因该按压部具导电性质,故该按键垫也可用于电容式触控板。本技术的按键垫用于触控板。按键垫包含以透明导电材质所组成的按压部和 以使该按压部被按压藉以用来触控该触控板的弹性支撑部。按压部设置于触控板之上。弹 性支撑部连接至按压部并设置于触控板上。如本技术所述的按键垫,按压部包含突出物,该突出物朝向该触控板。如本技术所述的按键垫,按压部包含用来被按压的硬化层。如本技术所述的按键垫,另包含用来被按压的透明片,设置于按压部上,该透 明片的刚性大于该按压部的刚性。如本技术所述的按键垫,另包含底垫,其上设置有逃气孔,其中该底垫设置于 触控板上并连接至弹性支撑部,藉以与按压部及该弹性支撑部形成空间,该逃气孔用来于 该按压部被按压时散逸该空间内的气体。如本技术所述的按键垫,另包含底垫,其中该底垫设置于触控板上并连接至 弹性支撑部,藉以与按压部、该弹性支撑部形成密封空间。如本技术所述的按键垫,按压部及弹性支撑部均为板状,该按压部的厚度大 于该弹性支撑部的厚度。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键盘垫,用于触控板,该键盘垫包含数个按键垫的组合,且 至少一个该按键垫为上述的按键垫。利用本技术的按键垫,使用者仍能透过该透明的按压部以目视的方式看到该 触控板显示的图像(包含文字),藉以正确认知按压该按键所代表的功能。此外,由于该按3压部是主要由导电材质所组成,因此当该按键垫用于电容式触控板时,该按压部可传导静 电荷以改变该电容式触控板的感测单元的电容值,藉以达到触控的效果。明显地,本技术的按键垫可适用于电阻式触控板及电容式触控板,因此克服 了先前技术中绝缘的键盘垫仅能用于电阻式触控板的问题。此外,本技术的按键垫整 体得以单一的透明导电高分子材料射出成形,以使该按键垫即可同时具有该透明导电的按 压部及该弹性支撑部,兼顾功能结构的要求及制造成本的降低。本技术提供的键盘垫包含本技术的按键垫的结构。同理,该键盘垫可供 使用者以手指按压并接触触控板,以达到触控目的,并且提供使用者按压的手感。此外,该 键盘垫亦能适用于电容式触控板。与本技术的按键垫相同,本技术的键盘垫亦可 适用于电阻式触控板及电容式触控板的特点,并得以一体成形的方式制造,兼顾功能结构 的要求及制造成本的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按键垫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按键垫的剖面图。图3为按压部被按压时的示意图。图4为具有突出物的按键垫的剖面图。图5为具有硬化层的按键垫的剖面图。图6为具有透明片的按键垫的剖面图。图7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的按键垫的剖面图。图8为不具有逃气孔的按键垫的剖面图。图9为根据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键盘垫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 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及图2,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按键垫1的示意 图,图2为按键垫1的剖面图,于图2中,按键垫1设置于触控板2之上(其内部结构予以 省略)。按键垫1包含按压部12、弹性支撑部14及裙垫16。按压部12是以透明导电材质 所组成并设置于触控板2之上。弹性支撑部14连接至按压部12并设置于触控板2上。裙 垫16连接至弹性支撑部14,以辅助弹性支撑部14的支撑及设置,但本技术不以裙垫 16存在为必要。于本实施例中,因为按压部12是透明的,所以于按压部12下方的触控板2显示的 资讯(例如图像或文字)仍得以透过按压部12而被使用者看到,藉此使用者可正确认知当 下按压此按压部12所代表的功能。此透明设计可使按压部12能适用于触控板2所显示的 各种虚拟按键的情况。因此,按压部12的透明度不以完全透明为必要,仅需能使使用者目 视辨识出按压部12之下的触控板2所显示的资讯已足。补充说明的是,通常触控板2是与 显示屏幕结合在一起,故此处所指触控板2的显示,可以是指与其结合的显示屏幕的显示, 以下亦同,不再赘述。请参阅图3,其为按压部12被按压时的示意图。当按压部12被按压时,因按压部 12的厚度大于弹性支撑部14的厚度,所以弹性支撑部14产生弯曲,以使按压部12朝向触 控板2移动,直至按压部12接触触控板2,藉以达到触控触控板2的目的。因弹性支撑部14 具有弹性,所以当按压部12上的按压被释放时,弹性支撑部14因弯曲而产生的弹性回复力 可使按压部12回弹至原来未被按压时的位置。基于上述说明,按键垫1提供使用者按压时 的行程(即按压部12至触控板2间的距离)及回弹力(弹性支撑部14因弯曲而产生),可 模拟使用者实际操作按压按键或键盘的手感,故可改善单纯操作触控板2的人机介面。此 外,除了利用按压部12物理接触的特性,以使按键垫1适用于电阻式触控板之外,因为按压 部12具有导电性质,可传导电荷,所以按键垫1亦可适用于电容式触控板。另外,图3中显示出利用弹性支撑部14弯曲以产生回弹力的结构中,若一并考量 实际配合触控板2容许的设置面积,欲使弹性支撑部14能平顺弯曲、回弹,弹性支撑部14 的厚度可能需维持在较薄的情形下,按压部12可于其下方表面上,即朝向触控板2的表面, 设置一突出物122,其用来接触触控板2,如图4所示。于图4中,以虚线表达按压部12被 按压以使突出物122接触触控板2的情形。若突出物122具有相当弹性时,突出物122因 按压而接触触控板2所造成的弹性形变(如图4中虚线所示者),亦可作为使按压部12回 弹至原位置的回弹力,藉以减轻弹性支撑部14对按压部12的回弹作动的负担。又,若突出 物122也由该透明导电材质所组成时,按压部12本体与此突出物122可一体成形,但本实 用新型不以此为限;换句话说,突出物122可为另一物件贴附,其材质亦可不同于按压部12 本体。补充说明的是,设置突出物122除带来上述功效外,亦有助于按压行程的控制及接触 面积和接触力的集中(例如适用于电阻式触控板2)。补充说明的是,于前述各实施例中,弹性支撑部14及裙垫16亦以透明导电材质所 组成,使得按键垫1整体呈现透明,故其于触控板2上的设置位置可视需求而定,不必担心 按键垫1遮蔽触控板2的显示。同时,为同时符合弹性支撑部14对弹性的需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键垫,用于触控板,其特征在于该按键垫包含:  以透明导电材质所组成的按压部,设置于该触控板之上;以及  以使该按压部被按压藉以用来触控该触控板的弹性支撑部,该弹性支撑部连接至该按压部并设置于该触控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淦禹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