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扭转梁式后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50020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扭转梁式后轴,包含横梁及连接在横梁左右两端的由冲压件构成的左后纵臂总成和右后纵臂总成,在所述的横梁两端部各设置两个进行焊接的塞焊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扭转梁式后轴,在保证扭转梁式后轴正常使用的同时,大大增强扭转梁式后轴的焊接强度,提高四轮定位参数的精度,改善操稳性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具体地说是一种扭转梁式后轴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数采用扭转梁式后轴的车中的扭转梁式后轴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车轴,公 告日为2008年12月3日,公告号为CN101314313的本申请人申请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文件,就 公布了 一种扭转梁式后轴,这种扭转梁式后如图1、图2所示,这种扭转梁式后轴包括横梁1 和横梁1两侧的左后纵臂总成2和右后纵臂总成3,在左后纵臂总成2和右后纵臂总成3焊 接固定有用来与悬架连接的左弹簧座5和右后弹簧座6,左、右纵臂总成均选用圆形钢管制 成,沿车轴前后方向布置,分别通过套管4与车身铰链连接,实现纵臂总成的安装。但是横 梁两端与前、后纵臂总成的焊接强度都是通过横梁端部的形状来控制焊缝的长短,从而保 证扭转梁式后轴的焊接强度。由于扭转梁式后轴本身设计上存在的特点,导致横梁与前、后 纵臂总成焊接处是受力最严重的区域,因此仅靠左右两条焊缝来保证整个扭转梁式后轴的 焊接强度是有一定风险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扭转梁式后轴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扭转梁式后轴ο本技术为实现其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扭转梁式后轴,包含横梁及 连接在横梁左右两端的由冲压件构成的左后纵臂总成和右后纵臂总成,在所述的横梁两端 部各设置两个进行焊接的塞焊孔。具体的,上述的一种扭转梁式后轴中所述的塞焊孔为呈扇形的腰形孔,由左圆 弧、右圆弧、上圆弧、下圆弧包围,所述的上圆弧、下圆弧分别为半径是44mm、35. 3mm的同心 圆弧,在所述的上圆弧、下圆弧之间,所述的左圆弧、右圆弧为的圆心之间的距离为18mm,半 径都是4. 5mm的圆弧。进一步的,所述的左后纵臂总成和右后纵臂总成上分别设置有用来与车身铰链连 接的连接套管,所述的套管中心线与水平线成15°夹角。本技术的扭转梁式后轴,在保证后轴正常使用的同时,大大增强扭转梁式后 轴的焊接强度,提高四轮定位参数的精度,改善操稳性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扭转梁式后轴的俯视图。图2是传统扭转梁式后轴的后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扭转梁式后轴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扭转梁式后轴的后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塞焊孔的形状示意图。图中1、横梁,2、左后纵臂总成、3、右后纵臂总成、4、套管,5、左后簧座,6、右后簧 座,7、塞焊孔,71、左圆弧、73、右圆弧、72、上圆弧、74、下圆弧,8、后制动管路支架。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3、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扭转梁式后轴,包含横梁1及连 接在横梁1左右两端的由冲压件构成的左后纵臂总成2和右后纵臂总成3,在左后纵臂总 成2和右后纵臂总成3焊接固定有用来与悬架连接的左弹簧座5和右后弹簧座6,左、右纵 臂总成均选用圆形钢管制成,沿车轴前后方向布置,分别通过套管4与车身铰链连接,实现 纵臂总成的安装。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左后纵臂总成2和右后纵臂总成3分别上设置有用 来与车身铰链连接的连接套管4,所述的套管4中心线与水平线成15°夹角。在所述的横 梁1两端部各设置两个进行焊接的塞焊孔7,本实施例中的塞焊孔7优选扇形的腰形孔。具 体的,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塞焊孔7由左圆弧71、右圆弧73、上圆弧72、下圆弧74包 围,其中,上圆弧72、下圆弧74分别为半径是44mm、35. 3mm的同心圆弧,在上圆弧72、下圆 弧74之间,左圆弧71、右圆弧73为的圆心之间的距离为18mm,半径都是4. 5mm的圆弧。传统的扭转梁式后轴如图1、图2所示,横梁与纵臂的焊接强度都是通过横梁端部 的形状来控制焊缝的长短,从而保证扭转梁式后轴的焊接强度。由于扭转梁式后轴本身设 计上存在的特点,导致横梁与纵臂焊接处是受力最严重的区域,因此仅靠左右两条焊缝来 保证整个扭转梁式后轴的焊接强度是有一定风险的。 而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当中的扭转梁式后轴,横梁1的两个端部,各增 加两个塞焊孔7,一共增加了四个塞焊孔7,进行塞焊。因此横梁1两端部连接左后纵臂总 成2和左后纵臂总成3的高应力区会极大削弱,能有效降低横梁1与左后纵臂总成2和左 后纵臂总成3搭接地方的焊缝处的应力集中的情况,从而延长本实施例的扭转梁式后轴总 成耐疲劳的使用寿命。如图3所示,左后纵臂总成2和左后纵臂总成3分为左右对称纵臂,与纵臂连接的 套管4,其中心线与水平线成15°夹角,这样对车辆转弯时扭转梁式后轴过渡转向有显著 的抑制作用,从而改善车辆的操纵稳定性能,所述夹角一般在15° -20°之间。本实施例的扭转梁式后轴,结构简单,在保证扭转梁式后轴四轮定位参数精度的 同时,大大增强了扭转梁式后轴焊接强度,提高了四轮定位参数的精度,改善了操稳性能, 从而加大了整车安全系数,降低了用户使用的风险,减少客户抱怨。权利要求1.一种扭转梁式后轴,包含横梁(1)及连接在横梁(1)左右两端的由冲压件构成的左 后纵臂总成(2)和右后纵臂总成(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横梁(1)两端部各设置两个进 行焊接的塞焊孔(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扭转梁式后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塞焊孔(7)为呈扇 形的腰形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扭转梁式后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塞焊孔(7)由左圆 弧(71)、右圆弧(73)、上圆弧(72)、下圆弧(74)包围,所述的上圆弧(72)、下圆弧(74)分 别为半径是44mm、35. 3mm的同心圆弧,在所述的上圆弧(72)、下圆弧(74)之间,所述的左圆 弧(71)、右圆弧(73)为的圆心之间的距离为18mm,半径都是4. 5mm的圆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扭转梁式后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后纵臂总成(2) 和右后纵臂总成C3)上分别设置有用来与车身铰链连接的连接套管G),所述的套管(4)中 心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在15° -20°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扭转梁式后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中心线与 水平线的夹角呈15°夹角。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扭转梁式后轴,包含横梁及连接在横梁左右两端的由冲压件构成的左后纵臂总成和右后纵臂总成,在所述的横梁两端部各设置两个进行焊接的塞焊孔。本技术的扭转梁式后轴,在保证扭转梁式后轴正常使用的同时,大大增强扭转梁式后轴的焊接强度,提高四轮定位参数的精度,改善操稳性能。文档编号B60B35/00GK201824797SQ20102021808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3日专利技术者李志强 申请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扭转梁式后轴,包含横梁(1)及连接在横梁(1)左右两端的由冲压件构成的左后纵臂总成(2)和右后纵臂总成(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横梁(1)两端部各设置两个进行焊接的塞焊孔(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