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移动的充电联接器,所述充电联接器包括可移动插座装置和插头装置,所述可移动插座装置设置在底板上,所述可移动插座装置包括插座模块和至少一个导向筒,插座模块和至少一个导向筒固定设置在可移动的固定板上,可移动的固定板和底板之间设置有拉簧;当所述插头装置和可移动插座装置对接时,可移动的固定板和拉簧相互配合实现可移动插座装置在任意方向上的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可移动插座装置因为设置了拉簧和固定板,并且所述导向筒可以和所述插头装置上的导向柱进行配合,以共同保证了可移动插座装置可以和插头装置之间自适应的进行对接,以实现充电联接器的可移动功能,进而为电动汽车的运行提供绿色环保的能源。(*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电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移动的充电联接器。
技术介绍
在传统电网中,通过传统线缆传输的对象是传统电能,只有通过各种线缆连接到 相应的变压站才能使用电能。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它本身不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即使按所耗电量 换算为发电厂的排放,除硫和微粒外,其它污染物也显著减少。因此电厂大多建于远离人口 密集的城市,对人类伤害较少,而且电厂是固定不动的,集中的排放和清除各种有害排放物 较容易。但是对于电动汽车来讲,能够使其工作的电池就成为关键技术。目前蓄电池单位 重量储存的能量太少,同时电动汽车的电池较贵,也未形成经济规模,故购买价格较贵,至 于使用成本,有些试用结果比汽车贵,有些结果仅为汽车的1/3,这主要取决于电池的寿命 及当地的油、电价格。因此,对于电动汽车而言,目前最大的障碍就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价格影响了产 业化的进程,与混合动力相比,电动汽车更需要基础设施的配套,包括充电时的一整套设 备。综上所述,如何更好的解决电动汽车的电池充电问题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移动的充电联接器,用于更好的解 决给电动汽车的电池充电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的充电联接器,包 括可移动插座装置和插头装置,所述可移动插座装置设置在底板上,所述可移动插 座装置包括插座模块和至少一个导向筒,所述插座模块和至少一个导向筒固定设置在可移 动的固定板上,所述可移动的固定板和底板之间设置有拉簧;当所述插头装置和所述可移动插座装置对接时,所述可移动的固定板和拉簧相互 配合实现所述可移动插座装置在任意方向上的移动。优选的,所述可移动的固定板的四个角分别通过四个所述拉簧与所述底板的四个角铆接。优选的,所述可移动插座装置还包括盖板,所述滑板和拉簧位于所述底板和盖板 之间不可见。优选的,所述插头装置中设置于所述导向筒配合的导向柱。优选的,所述可移动插座装置的导向筒设置为两个,所述导向筒与所述插头装置 的导向柱相适应。优选的,所述插座模块包括第一插座和第二插座,所述第一插座可与充电机相连,实现大电流充电作用,所述第二插座可与管理系统相连,实现电池充电管理以及充电许可。优选的,所述第一插座内设置大插针,所述第二插座内设置小插针;所述大插针在 所述第一插座内等间隔排列,所述大插针距离所述第一插座的外围的长度相等。优选的,所述插头装置包括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所述第一插头的大插孔与所述 第一插座的大插针相适应,所述第二插头的小插孔与所述第二插座的小插针相适应。优选的,所述可移动插座装置相对于所述插座模块的另一面设置有接线板,所述 接线板与标准电池框相连。优选的,所述大插针的接线采用线规号为AWG12、截面积为3. 3平方米的多股软绝缘导线。优选的所述小插针的接线采用线规号为AWG16、截面积为1. 3平方米的多股软绝缘导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联接器包括可移动插座装置和插头装置,所述可移动插 座装置设置在底板上,所述可移动插座装置包括插座模块和至少一个导向筒,所述插座模 块和至少一个导向筒固定设置在可移动的固定板上,所述可移动的固定板和底板之间设置 有拉簧;当所述插头装置和所述可移动插座装置对接时,所述可移动的固定板和拉簧相互 配合实现所述可移动插座装置在任意方向上的移动。所述充电联接器在插头装置并没有完 全吻合所述可移动插座装置时,也能够通过可移动插座装置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拉簧的弹力 进行移动,从而更好的为充电联接器实现对接,进而为电动汽车的运行提供绿色环保的能 源。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 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可移动插座装置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可移动插座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插头装置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插头装置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和具 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充电联接器具体可以包括可移动插座装置和插头装 置,其中,所述可移动插座装置设置在一块底板上,所述可移动插座装置具体包括插座模 块和至少一个导向筒,所述插座模块和至少一个导向筒固定设置在可移动的固定板上,所 述可移动的固定板和底板之间设置有拉簧;所述插座模块即是包括大小插针的接头,所述 导向筒是为了配合插头装置中的导向柱进行设置的,当插头装置中的导向柱和可移动插座装置中的导向筒完全吻合时,就可以保证插头装置和可移动插座装置完全对接。当所述插 头装置和所述可移动插座装置对接时,所述可移动的固定板和拉簧相互配合实现所述可移 动插座装置在任意方向上的移动。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可移动充电连接器 的实现方式,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下,所得到的其他任何可移动的插头插座形式都属于 本技术的范畴。在本技术公开的具体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 可移动插座装置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可移动插座装置的俯视图。插座模 块可以包括第一插座和第二插座,所述第一插座具体可以为五孔插座,所述第二插座具体 可以为八孔插座,在图1中,所述五孔插座具体可以包括外壳5,绝缘体6,大插针7,定位爪 8,端盖9,橡胶垫10。所述八孔插座具体可以包括外壳11,小插针12,定位爪13,橡胶垫 14,绝缘体15。其中,所述大插针7共有五个,所述小插针共有八个。所述五孔插座的五个 大插针在优选情况下,在所述五孔插座内等间隔排列,所述五个大插针距离所述五孔插座 的外围的长度相等。所述大插针的接线可以采用线规号为AWG12、截面积为3. 3平方米的多 股软绝缘导线。所述小插针的接线可以采用线规号为AWG16、截面积为1. 3平方米的多股软 绝缘导线。当然,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大插针和小插针也可以采用其他规格的绝缘 导线,本技术并不对此做出限定。同时,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插座也可以为 三孔插座等其他能够实现本技术的插座类型,所述第二插座也可以为五孔插座等其他 能够实现本技术的插座类型。在图1中,所述可移动插座装置还可以包括盖板2,再参考图2所示,可移动插座装 置包括拉簧18,所述拉簧18通过销钉17固定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拉簧18同时通过铆钉 19铆接至固定板3上,具体方式为所述可移动的固定板的四个角分别通过四个所述拉簧与 所述底板的四个角铆接。同时,从图1和图2中还可以看出,所述固定板3和拉簧18位于 所述底板1和盖板2之间不可见。在优选情况下,将所述固定板3和底板1之间的垂直举 例设置为30毫米(mm)。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的可以想到,所述拉簧部件可以替换为其他可 以伸缩的部件,例如,弹簧,簧片等。对于图1和图2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移动的充电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联接器包括可移动插座装置和插头装置,所述可移动插座装置设置在底板上,所述可移动插座装置包括插座模块和至少一个导向筒,所述插座模块和至少一个导向筒固定设置在可移动的固定板上,所述可移动的固定板和底板之间设置有拉簧; 当所述插头装置和所述可移动插座装置对接时,所述可移动的固定板和拉簧相互配合实现所述可移动插座装置在任意方向上的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波,邓光斌,聂亮,张帆,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电力局,杭州大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