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德会专利>正文

烧、烫伤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4144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烧、烫伤药,其主要成份的重量配比为:膏油15-25克,雨丝20-30克,小杨20-30克,大黄5-10克,黄莲10-15克。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祛毒、消炎、杀菌、生肌效果好的优点,通过临床试验,对于低于0.5mm的烧、烫伤能够在24小时内结痂,高于0.5mm的烧、烫伤能够在36-48小时内结痂,4-30天内就可使创面愈合,无疤和治愈率达98%。(*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品
,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中、重度烧、烫伤的烧、烫伤药
技术介绍
当人体受到中、重度烧伤,或烫伤后,普通的处理办法是首先用生理水反复清洗,之后擦干,再用京万红烧伤膏,其成份为地榆、大黄、没药和冰片;或者美宝烫伤膏,其成份为黄柏、黄莲和黄苓;或者獾油烫伤膏,其成份为獾油和冰片涂于患处,再用纱布包扎,烧、烫伤严重的进行电疗;上述方法只能对烧、烫伤创面的表层起到消除炎症、生肌的作用,而不能把深入肌体中的热毒排出来,如果采用现有的方法,热毒只能靠人体经脉运转、肺呼吸排出体外,需要比较长的时间,病毒在排出体外以前,已损害了肌体,就会留下疤痕和损伤肌体组织的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快速治愈烧、烫伤,使病毒排出体外,疤痕消失的烧、烫伤药。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首先按量称取膏油15-25克,雨丝20-30克,小杨20-30克,大黄5-10克,黄莲10-15克;将其放在干燥室内烘干,去其湿气;粉碎成80目以上的颗粒;包装;其特征是主要成份的重量配比为膏油15-25克,雨丝20-30克,小杨20-30克,大黄5-10克,黄莲10-15克。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祛毒、消炎、杀菌、生肌效果好的优点,通过临床试验,对于低于0.5mm的烧、烫伤能够在24小时内结痂,高于0.5mm的烧、烫伤能够在36-48小时内结痂,4-30天内就可使创面愈合,无疤和治愈率达98%。病例1某男,在工作中手臂受到汽油烧伤,面积为26mm-8mm,敷药后病人的疼痛感消失,敷药一周后,病人就痊愈了。病例2某女,生活中将一壶热水撒在大腿上,烫伤面积为28-16mm敷药一次后,病人就痊逾了,没有留下疤痕。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首先按量称取膏油20克,雨丝20克,小杨25克,大黄5克,黄莲15克;将其放在干燥室内烘干,去其湿气;粉碎成80目以上的颗粒;制成烧、烫伤药80克;包装;实施例2首先按量称取膏油25克,雨丝25克,小杨20克,大黄5克,黄莲10克;将其放在干燥室内烘干,去其湿气;粉碎成80目以上的颗粒;制成烧、烫伤药80克;包装。实施例3首先按量称取膏油15克,雨丝30克,小杨20克,大黄10克,黄莲15克;将其放在干燥室内烘干,去其湿气;粉碎成80目以上的颗粒;制成烧、烫伤药80克;包装。实施例4首先按量称取膏油20克,雨丝25克,小杨25克,大黄5克,黄莲10克;将其放在干燥室内烘干,去其湿气;粉碎成80目以上的颗粒;制成烧、烫伤药80克;包装。权利要求1.一种烧、烫伤药,首先按量称取膏油,雨丝,小杨,大黄,黄莲;将其放在干燥室内烘干,去其湿气;粉碎成80目以上的颗粒;包装;其特征是主要成份的重量配比为膏油15-25克,雨丝20-30克,小杨20-30克,大黄5-10克,黄莲10-15克。全文摘要一种烧、烫伤药,其主要成份的重量配比为:膏油15—25克,雨丝20—30克,小杨20—30克,大黄5—10克,黄莲10—15克。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祛毒、消炎、杀菌、生肌效果好的优点,通过临床试验,对于低于0.5mm的烧、烫伤能够在24小时内结痂,高于0.5mm的烧、烫伤能够在36—48小时内结痂,4—30天内就可使创面愈合,无疤和治愈率达98%。文档编号A61P17/00GK1377687SQ0210949公开日2002年11月6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19日专利技术者张德会 申请人:张德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烧、烫伤药,首先按量称取膏油,雨丝,小杨,大黄,黄莲;将其放在干燥室内烘干,去其湿气;粉碎成80目以上的颗粒;包装;其特征是主要成份的重量配比为:膏油15-25克,雨丝20-30克,小杨20-30克,大黄5-10克,黄莲10-15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会
申请(专利权)人:张德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