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晴龙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肝炎的中药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23251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肝炎的中药提取物,其所含活性成分组成及比例(重量)为:槲皮素0.1~5、异鼠李素0.1~20、总绿原酸0.1~50、黄芩甙1~60。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提取物应用于治疗乙型肝炎,不但具有抗肝炎病毒作用,而且起到保肝降酶作用,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肝炎的中药提取物,具体是涉及一种以水芹、黄芩天然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中药提取物,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是由于患者免疫调节功能紊乱,不能很好地调节机体对HBV的免疫反应,致使HBV得不到清除,肝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HBV复制。所以,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关键是抗病毒治疗与免疫调控治疗。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法主要有抗病毒药物疗法、免疫调控药物疗法、改善肝微循环疗法、保护疗法、中医辨证论治等。国内外近年来治疗肝炎的首选药物是干扰素类,但疗效并不十分理想。迄今为止,市场上缺少抗HBV疗效确切,又无副作用的药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该中药提取物可与药用辅料配制成临床上可以接受的的任何药剂。水芹,为伞形科植物,又名小叶芹,水芹菜,河芹,野芹菜等,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喜生于湿洼地或水地中。全草味甘,性平,民间主要用于清热,治暴热烦渴、黄疸、水肿、高血压等症。近代国内外对水芹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较为活跃,但对水芹与黄芩配合在一起使用治疗肝炎的研究报道很少。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治疗肝炎的中药提取物,其所含有效成分及其比例(重量)为槲皮素0.1~5、异鼠李素0.1~20、总绿原酸0.1~50、黄芩甙1~60。本专利技术中药提取物的有效成分中槲皮素和异鼠李素以及黄芩甙的检测采用了高效液相法,总绿原酸的检测也是采用高效液相法,但总绿原酸含量是以绿原酸为标准计算的。上述治疗肝炎的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水芹、黄芩天然中草药为原料,其重量配比为水芹50~95、黄芩5~50,按下列步骤制备(1)水芹用4~20倍量30~90%乙醇回流提取,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2~1.08,静置,取清液用稀盐酸调pH至酸性后,用醋酸乙酯萃取,合并萃取液,回收醋酸乙酯,得水芹提取物;(2)黄芩加水煎煮,合并煎煮液,浓缩至1∶4,即每1ml相当于4g药材,用稀盐酸调pH至1~2,80℃保温1小时,静置,过滤,取沉淀加水溶解,用40%NaOH调pH至7~8,过滤,滤液加稀盐酸调pH至1~2,80℃保温1小时,静置,过滤,得沉淀物;(3)取上述沉淀物与水芹提取物合并,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即得。本专利技术中药提取物应用在治疗乙型肝炎方面,可与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辅料)配制成药剂。上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是指药学领域常规的药物载体或辅料,例如稀释剂、赋形剂和水等,填充剂如淀粉、糊精、蔗糖、甘露醇、乳糖,微晶纤维素等;粘合剂如纤维素衍生物、藻酸盐、明胶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润湿剂如甘油;崩解剂如甲基淀粉钠,羟丙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琼脂、碳酸钙和碳酸氢钠;吸收促进剂如季铵化合物;表面活性剂如十六烷醇、吐温80、十二烷基硫酸钠;吸附载体如高岭土和皂粘土;润滑剂如滑石粉、硬脂酸钙和镁、微粉硅胶和聚乙二醇等。另外在药剂中还可以含有其它辅剂如香味剂、甜味剂等。本专利技术中药提取物药剂可通过口服、直肠或肠胃外给药的方式施用于患者。用于口服时,可将其制成常规的固体制剂如片剂、胶囊、粉剂、颗粒剂等,制成液体制剂如水或油悬浮剂其它液体制剂如糖浆、合剂、酏剂等;用于肠胃外给药时,可将其制成注射用的溶液、粉针、水或油性悬浮剂等。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形式是粉针、注射液和片剂、包衣片剂、胶囊、颗粒剂、合剂。本专利技术的中药提取物及其药剂的施用量可根据用药途径、患者年龄、体重、所治疗的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等变化,其日剂量以中药提取物计算可以是1~500mg/kg体重,优选5~450mg/kg体重。可以一次或多次施用。本专利技术中药提取物应用于治疗乙型肝炎,不但具有抗肝炎病毒作用,而且起到保肝降酶作用,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下面通过实施例及主要药效学试验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 中药提取物的制备①取水芹15kg,用8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每次回流提取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回收尽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2~1.08,静置,过滤,高速离心,用稀盐酸调pH至2~3,用6倍量浓缩液体积的醋酸乙酯萃取,合并萃取液,回收醋酸乙酯即得水芹提取物。②另取黄芩2kg,加10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煮液,浓缩至1∶4(每1ml相当于4g药材),用稀盐酸调pH至1~2,80℃保温1小时,静置,过滤,沉淀加适量的水溶解,用40%NaOH调pH至7~8,过滤,滤液加稀盐酸调pH至1~2,80℃保温1小时,静置,过滤,得沉淀物。③取上述沉淀物与水芹提取物合并,减压干燥,粉碎,过80目筛,即得本专利技术中药提取物。实施例2 中药提取物粉针剂的制备实施例1 中药提取物15克甘露醇 20克取实施例1中药提取物,置适宜容器中,加注射用水约900ml,加入甘露醇搅拌均匀,再加注射用水至1000ml,用0.2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在无菌条件下,灌装于西林瓶中,部分塞上丁橡胶塞,装盘,冷冻干燥。冻干结束后压塞、压盖即得。实施例3 中药提取物注射液液的制备实施例1 中药提取物15g吐温-80 1ml注射用水 加至1000ml取实施例1中药提取物,用900ml注射用水溶解,再用1%的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6~7,加1ml吐温-80,补加注射用水至1000ml,静置,用0.2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灌封,流通蒸汽灭菌,即得。实施例4 中药提取物胶囊剂的制备实施例1 中药提取物 600g糊精 325g羧甲基纤维素钠60g硬脂酸镁 15g取实施例1中药提取物、糊精、羧甲基纤维素钠、硬脂酸镁混合均匀,过80目筛,用干式制粒机制粒,用60目筛整粒,灌于胶囊中,即得。以上实施例仅为了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而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不受所举实施例的局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是一种新型的治疗肝炎的天然药物---中药提取物及其药剂,为证明其抗肝炎效果及安全性,专利技术者使用按上述实施例1中提供的方法制备得到的中药提取物,进行了毒理和药效学实验,研究结果如下一、急性毒性试验为观察本专利技术中药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对小鼠进行了iv与ip两种给药途径的试验,结果表明本品iv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2.34g/kg(95%可信为1.97~2.61g/kg),小鼠ip给药未能测出半数致死量度(LD50),测得最大耐受量(MTD)为3.15g/kg。二、主要药效学试验1、抗肝炎病毒作用(1)体外抗病毒作用本试验以2.2.15细胞株为模型,以HBsAg,HBeAg,HBV-DNA为观察指标观察本专利技术中药提取物对乙肝病毒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中药提取物对HBsAg的抑制率分别是12.7~84.8%IC50为425μg/ml;对HBeAg的抑制率是9.2~75.3%Lc50为636μg/ml;对培养上清液中HBV-DNA也可表现出明显抑制作用,最高抑制率为45.7%。(2)体内抗乙肝病毒作用用一日龄北京雏鸭颈外静脉注射DHBV血清,5日后取DHBV-DNA阳性鸭组给药,于药后10、20、30日及停药后5日颈外静脉取血测DHBV-DNA、ALT、AST,并于未次取血后处死,取肝组织进行病学检查。结果显示,本专利技术中药提取物高、中剂量组在第10日就可表现对DHBV-DNA、ALT、AST的明显抑制作用(P<0.01),第20、30日三个剂量对DH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肝炎的中药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含有效成分及其比例(重量)为:槲皮素0.1~5、异鼠李素0.1~20、总绿原酸0.1~50、黄芩甙1~6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晴龙
申请(专利权)人:张晴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