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小龙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水冷却磁粉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26813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水冷却磁粉制动器,它涉及的是一种制动器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新型水冷却磁粉制动器。它包含制动轴(1)、轴承(2)、散热层(3)、导磁体(4)、接线口(5)、出水管(6)、进水管(7)、磁粉(8)、激磁线圈(9)、转子(10)和底座(11);它在同滑差无关的情况下能够传递一定的转矩,具有响应速度快、结构简单、无污染、无噪音、无冲击振动,节约能源等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制动器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新型水冷却磁粉制动器
技术介绍
:磁粉制动器是根据电磁原理并利用磁粉来传达转矩的,其传达之转矩与激磁电流基本成线性关系,由于磁粉制动器的特点,磁粉制动器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中不同目的的制动、功率测试加载、放卷张力的控制等,且用于缓冲起动、过载保护、调速、卷绕系统中收卷的张力控制等。但现在市场上大多磁粉制动器结构复杂导致通电后响应速度慢,且噪音大,震动感强,散热降温效果不好,从而影响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水冷却磁粉制动器,它在同滑差无关的情况下能够传递一定的转矩,具有响应速度快、结构简单、无污染、无噪音、无冲击振动节约能源等优点。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制动轴1、轴承2、散热层3、导磁体4、接线口5、出水管6、进水管7、磁粉8、激磁线圈9、转子10和底座11;制动轴1与轴承2相互套接与转子10相连,导磁体4的左侧外壁设有散热层3,右侧设置有两对出水管6和进水管7,且上端设置有接线口5,转子10设置在导磁体4的中心部位,转子10内上下端头分别分布有磁粉8,且外端接有激磁线圈9,导磁体4下端固定在底座11上。本技术是根据电磁原理并利用磁粉来传达转矩的,其传达之转矩与激磁电流基本成线性关系,因此只要改变激磁电流之大小,便可轻易地控制转矩之大小。本技术在同滑差无关的情况下能够传递一定的转矩,具有响应速度快、结构简单、无污染、无噪音、无冲击振动节约能源等优点,是一种多用途、性能优越的自动控制元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制动轴1、轴承2、散热层3、导磁体4、接线口5、出水管6、进水管7、磁粉8、激磁线圈9、转子10和底座11;制动轴1与轴承2相互套接与转子10相连,导磁体4的左侧外壁设有散热层3,右侧设置有两对出水管6和进水管7,且上端设置有接线口5,转子10设置在导磁体4的中心部位,转子10内上下端头分别分布有磁粉8,且外端接有激磁线圈9,导磁体4下端固定在底座11上。-->本具体实施方式在同滑差无关的情况下能够传递一定的转矩,具有响应速度快、结构简单、无污染、无噪音、无冲击振动节约能源等优点,是一种多用途、性能优越的自动控制元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水冷却磁粉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制动轴(1)、轴承(2)、散热层(3)、导磁体(4)、接线口(5)、出水管(6)、进水管(7)、磁粉(8)、激磁线圈(9)、转子(10)和底座(11);制动轴(1)与轴承(2)相互套接与转子(10)相连,导磁体(4)的左侧外壁设有散热层(3),右侧设置有两对出水管(6)和进水管(7),且上端设置有接线口(5),转子(10)设置在导磁体(4)的中心部位,转子(10)内上下端头分别分布有磁粉(8),且外端接有激磁线圈(9),导磁体(4)下端固定在底座(1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水冷却磁粉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制动轴(1)、轴承(2)、散热层(3)、导磁体(4)、接线口(5)、出水管(6)、进水管(7)、磁粉(8)、激磁线圈(9)、转子(10)和底座(11);制动轴(1)与轴承(2)相互套接与转子(10)相连,导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丁小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