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即插即亮功能的转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23716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带有即插即亮功能的转换器,包括上盖、底壳及组合插套,所述组合插套包括N极插套和L极插套,所述组合插套容置于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共同围合成的容置空间内,所述上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组合插套适配的组合插孔,所述转换器还包括用于检测电源插头与所述组合插套是否插接到位的检测显示装置,所述检测显示装置设置在所述L极插套或N极插套下面,所述L极插套或N极插套与所述检测显示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插孔与电源插头牢固到位接触后,通过转换器上的指示灯显示,可检测显示电源插头与插孔是否接触牢固。(*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换器,特别是一种可检测显示电源插头与插孔是否接触牢 固的带有即插即亮功能的移动或固定式转换器。
技术介绍
现有转换器不具备当插头与插孔插合后,是否插合牢固到位的指示功能。这样当 后端设备出现上电问题时,用户搞不清楚是用电设备出了问题,还是转换器本身有问题,从 而造成使用上的麻烦。专利号为“ZL200420009384. 5”,名称为“一种组合式电源插头转换 器”的中国技术专利所公开的组合式电源插头转换器,申请号为“200680034556. 6”,名 称为“通用电源插座”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所公开的通用电源插座,都存在上述问题;专利 号为“200920302260. 9”,名称为“一种插头转换器”的中国技术专利,虽然也公开了一 种带有指示灯的插头转换器,但是该指示灯仅能指示该插头转换器自身是否通电,而无法 对转换器插合是否到位,与后端设备是否可以正常供电进行指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通过指示灯显示插孔与电源插头 是否牢固到位接触,以保证后端用电设备可以正常供电的带有即插即亮功能的转换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即插即亮功能的转换器,包括上 盖、底壳及组合插套,所述组合插套包括N极插套和L极插套,所述组合插套容置于所述上 盖与所述下壳共同围合成的容置空间内,所述上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组合插套适配的组合插 孔,其中,所述转换器还包括用于检测电源插头与所述组合插套是否插接到位的检测显示 装置,所述检测显示装置设置在所述L极插套或N极插套下面,所述L极插套或N极插套与 所述检测显示装置连接。上述的转换器,其中,所述检测显示装置包括金属簧片检测部件与指示电路,所述 指示电路中设置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电路的一端与所述金属簧片检测部件连接,所述指示 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L极插套或N极插套连接。上述的转换器,其中,所述组合插孔包括德标孔型、国标两扁孔型和国标三扁孔 型,所述德标孔型设置在所述国标两扁孔型外侧并与所述国标两扁孔型连通,所述国标三 扁孔型的对称轴线与所述国标两扁孔型的对称轴线重合设置。上述的转换器,其中,所述金属簧片检测部件包括金属弹性接触片与非金属固定 座,所述金属弹性接触片包括第一簧片、第二簧片、指示电路连接面及第一连接面,所述第 一簧片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德标孔型及所述国标两扁孔型适配的德标插头接触面及国标 两扁插头接触面,所述德标插头接触面与所述国标两扁插头接触面分别位于两个平面内, 所述第二簧片上设置有与所述国标三扁孔型适配的国标三扁插头接触面,所述第一簧片、 所述第二簧片及所述指示电路连接面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面连接,所述金属弹性接触片通 过所述第一连接面镶套或注塑在所述非金属固定座内,所述非金属固定座与所述底壳连接。上述的转换器,其中,所述第一簧片与所述第二簧片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面的上方, 所述指示电路连接面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面的下方,所述第一簧片、所述第二簧片、所述指示 电路连接面及所述第一连接面为一体结构。上述的转换器,其中,所述第一簧片及所述第二簧片上还分别设置有方便所述电 源插头插入的导引面。上述的转换器,其中,所述非金属固定座上设置有卡舌结构,所述非金属固定座通 过所述卡舌结构与所述底壳连接。 上述的转换器,其中,所述非金属固定座上设置有超声波焊线,所述超声波焊线沿 所述非金属固定座的子口一周设置,所述非金属固定座通过所述超声波焊线与所述底壳连 接。上述的转换器,其中,所述非金属固定座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非金属固定座通过 与所述螺纹孔适配的螺钉与所述底壳连接。上述的转换器,其中,所述指示灯为LED灯或氖灯。本技术的有益功效在于本技术的转换器,当插孔与电源插头牢固到位 接触后,通过该转换器上的指示灯显示,可检测显示电源插头与插孔是否接触牢固,以判断 后端用电设备可以正常供电。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当后端设备出现上电问题时,用户无法判 断是用电设备出了故障,还是转换器本身有问题,从而使用户快速做出判断,使用方便,安全可靠。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 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转换器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转换器上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金属弹性接触片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金属簧片检测部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金属簧片检测部件与组合插套连接示意图;图6为图5的右视图;图7为另一实施例的金属簧片检测部件与组合插套连接示意图; 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转换器内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后视图;图10A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德标插头与检测显示装置接触示意图; 图10B为图10A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C为德标插头插入组合插套示意图;图10D为图10C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A为本技术的国标两扁头插头与检测显示装置接触示意图; 图11B为图11A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C为国标两扁头插头插入组合插头示意图;图IlD为图IlC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A为本技术的国标三扁头插头与检测显示装置接触示意图;图12B为图12A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C为国标三扁头插头插入组合插头示意图;图12D为图12C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为金属簧片检测部件的电路连接原理图。其中,附图标记1 上盖11 德标孔型12 国标两扁孔型13 国标三扁孔型2 底壳3 组合插套31 L极插套32 N极插套33 德标孔套34 国标两扁孔套35 国标三扁孔套4检测显示装置41金属簧片检测部件411金属弹性接触片4111 第一簧片41111 德标插头接触面41112 国标两扁插头接触面41113 导引面41114第二连接面4112 第二簧片41121国标三扁插头接触面41122 导引面4113指示电路连接面41131 电路连接焊接点4114第一连接面412非金属固定座4121 卡舌结构4122超声波焊线42指示电路421 指示灯422 限流电阻器423整流二极管5 德标插头6 国标两扁插头7 国标三扁插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参见图1 图9,图1为本技术的转换器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 的转换器上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金属弹性接触片结构示意图,图4 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金属簧片检测部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金 属簧片检测部件与组合插套连接示意图,图6为图5的右视图,图7为另一实施例的金属 簧片检测部件与组合插套连接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转换器内部结构示意 图,图9为图8的后视图。本技术的带有即插即亮功能的转换器,包括上盖1、底壳2及 组合插套3,图1中的转换器为由6个单片转换器组合而成,实践中也可根据需要选择单片 或者任意多片组合,以下实施例及附图均以单片转换器结构为例予以说明,多片组合的转 换器中的每个单元的内部结构与之相同,而其组合方式为较成熟的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做 赘述。所述组合插套3包括N极插套32和L极插套31,所述组合插套3容置于所述上盖1 与所述下壳2共同围合成的容置空间内,本实施例中的组合插套3由德标孔套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即插即亮功能的转换器,包括上盖、底壳及组合插套,所述组合插套包括N极插套和L极插套,所述组合插套容置于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共同围合成的容置空间内,所述上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组合插套适配的组合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器还包括用于检测电源插头与所述组合插套是否插接到位的检测显示装置,所述检测显示装置设置在所述L极插套或N极插套下面,所述L极插套或N极插套与所述检测显示装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带有即插即亮功能的转换器,包括上盖、底壳及组合插套,所述组合插套包括N极插套和L极插套,所述组合插套容置于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共同围合成的容置空间内,所述上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组合插套适配的组合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器还包括用于检测电源插头与所述组合插套是否插接到位的检测显示装置,所述检测显示装置设置在所述L极插套或N极插套下面,所述L极插套或N极插套与所述检测显示装置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显示装置包括金属簧片检测部 件与指示电路,所述指示电路中设置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电路的一端与所述金属簧片检测 部件连接,所述指示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L极插套或N极插套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插孔包括德标孔型、国标两扁孔 型和国标三扁孔型,所述德标孔型设置在所述国标两扁孔型外侧并与所述国标两扁孔型连 通,所述国标三扁孔型的对称轴线与所述国标两扁孔型的对称轴线重合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簧片检测部件包括金属弹性接 触片与非金属固定座,所述金属弹性接触片包括第一簧片、第二簧片、指示电路连接面及第 一连接面,所述第一簧片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德标孔型及所述国标两扁孔型适配的德标插 头接触面及国标两扁插头接触面,所述德标插头接触面与所述国标两扁插头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海音丁瑞军张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突破雪花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