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垂直式蚀刻机的直排轮式输送装置,主要由两列相近竖立对夹电路板的辗送轮柱、从第一列辗送轮柱顶传入转动动力的一动力传入齿轮组、于两列辗送轮柱底传送动力到第二列辗送轮柱的齿轮基架组,竖设于两列辗送轮柱外,连通蚀刻液管路的蚀刻液喷管,及一箱壳构成,动力传入齿轮组除了最先接受外界动力机组传来动力的第一级齿轮组外,所有构件均封入箱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箱壳顶板开设穿轴透孔缝数,提高构件包入箱壳密度,减少喷蚀液向箱顶外渗耗,使箱内洗蚀液量存量能更精密掌控,洗蚀浓度变化的修正计算能更加精确,易维持操作出良好的洗蚀质量,使落尘穿隙污染箱内污染蚀刻液的机率降低,提升蚀刻质量。(*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垂直式蚀刻机的直排轮式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现今的电子技术已快速地向微微米甚或纳米尺寸开发前进,因此产生的产品在单件精密小巧之余,也同时越来越能挤入多任务功能,使各种电子产品内部粘着电子组件的电路板镀铜面,必须洗蚀出更精细的电路线条,且洗蚀作业的清洁质量,及蚀刻液在作业中的质量维护要求要更严,减少微尘对蚀刻作业的影响,才能胜任现今对体积越往微小发展的电子产品内电路要求,也因此有解决水平运送电路板蚀洗时,因蚀刻液容易积留在电路板顶过久,过量蚀刻问题的垂送电路板蚀刻输送装置出现。 此类垂送电路板蚀刻输送装置,主要由两列相近竖立对夹电路板的辗送轮柱、从每列辗送轮柱顶传入转动动力的一动力传入齿轮组,竖设于两列辗送轮柱外连通蚀刻液管路的蚀刻液喷管,及一箱壳所构成,虽然有很多的构件都已装入箱壳,但其动力传入齿轮组从最先接受外界动力机组传来动力的第一级齿轮组,及其各级齿轮都在单一水平高度上进行转向的传递变化,而使动力传入齿轮组须全露出箱壳顶板,连接外界动力机组传来的动力,使箱壳顶板必须一一对应第一列辗送轮柱顶各柱顶开孔,才能让各个柱顶皆能穿出箱壳顶板,插接动力传入齿轮组对应的动力传出齿轮。 如此一来,箱壳顶板因至少须开设出一整列对应柱顶数目的透孔,使喷蚀液洗蚀作业中,四处喷溅的洗蚀液很容易从箱顶多处贯穿柱顶的透孔孔缝往外渗耗,造成箱内洗蚀液量存量无法精密掌控,很难保证一批批连续制程下来,对洗蚀浓度变化的修正计算不会错离误差值太多,且喷出箱壳顶板的蚀刻液不易立即完全擦除回收利用,只能隔一段时间才能方便清理的情况下,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纵使此污染很些微, 也会不利于蚀刻电路板产业力行环保的形象,另外,箱壳外的细微落尘也因有多处透孔孔缝可坠挤入箱内,污染喷蚀液,使喷蚀作业质量更不理想。 有鉴于现有垂送电路板蚀刻输送装置,存在上述种种缺点,因而,本创作人乃积极研究改进之道,终于研制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垂直式蚀刻机的直排轮式输送装置,其减少箱壳顶板开设穿轴透孔缝数,提高构件包入箱壳密度,减少喷蚀液向箱顶外渗耗,使箱内洗蚀液量存量能更精密掌控,洗蚀浓度变化的修正计算能更加精确,易维持操作出良好的洗蚀质量,使落尘穿隙污染箱内污染蚀刻液的机率降低,提升蚀刻质量。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技术即旨在提供一种垂直式蚀刻机的直排轮式输送装置,主要由两列相近竖立对夹电路板的辗送轮柱、从第一列辗送轮柱顶传入转动动力的一动力传入齿轮组、于-->两列辗送轮柱底传送动力到第二列辗送轮柱的齿轮基架组,竖设于两列辗送轮柱外,连通蚀刻液管路的蚀刻液喷管,及一箱壳所构成,特别于动力传入齿轮组除了最先接受外界动力机组传来动力的第一级齿轮组外,所有构件均封入箱壳。由此比现有垂送电路板蚀刻输送装置,更减少箱壳顶板开设穿轴透孔缝数,提高构件包入箱壳密度,减少喷蚀液向箱顶外渗耗,使箱内洗蚀液量存量能更精密掌控,于一批批连续制程下来,洗蚀浓度变化的修正计算能更加精确,易维持操作出良好的洗蚀质量。 前述的垂直式蚀刻机的直排轮式输送装置,其中箱壳的箱壳顶板上端,每隔一定直线距离架设一组第一级齿轮组,该些第一级齿轮组为串接外界动力机组输出轴的主动伞齿轮,垂向啮接被动伞齿轮所构成,而箱壳对应被动伞齿轮的轮毂处,开设供轮毂贯穿的透孔,又于动力传入齿轮组中,每对应到轮毂毂孔的每只主动齿轮轮心,竖伸出插接轮毂毂孔的扭转轮轴,且每只主动齿轮平行第一列辗送轮柱排列延展方向,啮接数只互啮的被动齿轮,且该些被动齿轮当中数只被动齿轮转排放到第 一列辗送轮柱顶位置,固套在第一列辗送轮柱上。 前述的垂直式蚀刻机的直排轮式输送装置,其中箱壳的箱壳顶板朝向箱内的板面,垂直对应每一辗送轮柱顶,嵌设一只套住辗送轮柱柱顶尖的柱轴承座,且箱壳顶板朝向箱内的板面,垂直对应辗送轮柱周围的被动齿轮轮心,嵌设一只垂插入被动齿轮轮心的固定轴。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减少箱壳顶板开设穿轴透孔缝数,提高构件包入箱壳密度,减少喷蚀液向箱顶外渗耗,使箱内洗蚀液量存量能更精密掌控,洗蚀浓度变化的修正计算能更加精确,易维持操作出良好的洗蚀质量,更由于减少箱壳顶板开设齿轮轴孔缝数,使落尘穿隙污染箱内污染蚀刻液的机率降低,提升蚀刻质量。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技术垂直式蚀刻机的直排轮式输送装置的整体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垂直式蚀刻机的直排轮式输送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技术垂直式蚀刻机的直排轮式输送装置的另一视角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技术垂直式蚀刻机的直排轮式输送装置的结构主视图。 图7是本技术垂直式蚀刻机的直排轮式输送装置的抽离蚀刻液喷管的结构侧视图。 图8是本技术垂直式蚀刻机的直排轮式输送装置的抽离蚀刻液喷管的结构俯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11、12、20、21、22....辗送轮柱 30....动力传入齿轮组 31....第一级齿轮组--> 32....主动伞齿轮 33....被动伞齿轮 33A....轮毂 34B....扭转轮轴 34....主动齿轮 35、36、37....被动齿轮 38....固定轴 40、41、42....齿轮基架组 50、51....蚀刻液喷管 52....透孔 60....箱壳 61....箱壳顶板 62、63、64....柱轴承座 70....蚀刻液管路 80....动力机组 81....动力机组输出轴 90....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垂直式蚀刻机的直排轮式输送装置,主要由两列相近竖立对夹电路板的辗送轮柱10、11、12、20、21、22、从第一列辗送轮柱10、11、12顶传入转动动力的一动力传入齿轮组30、于两列辗送轮柱10、11、12、20、21、22底传送动力到第二列辗送轮柱20、21、22的齿轮基架组40、41、42,竖设于两列辗送轮柱10、20外连通蚀刻液管路70的蚀刻液喷管50、51,及一箱壳60所构成,特别于动力传入齿轮组30除了最先接受外界动力机组80传来动力的第一级齿轮组31外,所有构件均封入箱壳60。 具体构成,如图3所示,于箱壳顶板61上端,每隔一定直线距离(约一公尺)架设一组第一级齿轮组31,该些第一级齿轮组31为串接外界动力机组输出轴81的主动伞齿轮32,垂向啮接被动伞齿轮33所构成,而箱壳60对应被动伞齿轮33的轮毂33A处,开设供轮毂33A贯穿的透孔52,又于动力传入齿轮组30中,每对应到轮毂33A毂孔的每只主动齿轮34轮心,竖 伸出插接轮毂33A毂孔的扭转轮轴34B,且每只主动齿轮34平行第一列辗送轮柱10、11、12排列延展方向,啮接数只互啮的被动齿轮35、36、37,且该些被动齿轮35、36、37当中数只被动齿轮36、37转排放到第一列辗送轮柱10、11、12顶位置,固套在第一列辗送轮柱10、11、12上,以形成带转第一列辗送轮柱10、11、12的各级齿轮传动,由此整套动力传入齿轮组30的第一级齿轮组31与其它级齿轮传动不在同一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垂直式蚀刻机的直排轮式输送装置,主要由两列相近竖立对夹电路板的辗送轮柱、从第一列辗送轮柱顶传入转动动力的一动力传入齿轮组、于两列辗送轮柱底传送动力到第二列辗送轮柱的齿轮基架组,竖设于两列辗送轮柱外,连通蚀刻液管路的蚀刻液喷管,及一箱壳构成,其特征在于:动力传入齿轮组除了最先接受外界动力机组传来动力的第一级齿轮组外,所有构件均封入箱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垂直式蚀刻机的直排轮式输送装置,主要由两列相近竖立对夹电路板的辗送轮柱、从第一列辗送轮柱顶传入转动动力的一动力传入齿轮组、于两列辗送轮柱底传送动力到第二列辗送轮柱的齿轮基架组,竖设于两列辗送轮柱外,连通蚀刻液管路的蚀刻液喷管,及一箱壳构成,其特征在于:动力传入齿轮组除了最先接受外界动力机组传来动力的第一级齿轮组外,所有构件均封入箱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式蚀刻机的直排轮式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壳的箱壳顶板上端,每隔一定直线距离架设一组第一级齿轮组,该些第一级齿轮组为串接外界动力机组输出轴的主动伞齿轮,垂向啮接被动伞齿轮所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明宏,
申请(专利权)人:郭明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