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伏发电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208163 阅读:4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基于光伏发电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涉及一种光伏发电和电动汽车充电装置,解决现有充电装置耗费电能大,不环保的问题。该充电装置包括光伏电池组件(A1)、充放电控制器、电动汽车蓄电池(A3)、备用蓄电池(A4)。充放电控制器包括:控制芯片ATmega16(A2)、第一IGBT驱动芯片IR2110(A5)、第二IGBT驱动芯片IR2110(A6)、第一IGBT管(T1)、第二IGBT管(T2)。控制芯片ATmega16用于光伏电池组件电压采样、电动汽车蓄电池电压采样和备用蓄电池电压采样;输出的PWM信号通过IGBT驱动芯片对IGBT管控制。充放电控制器的电源由单片备用蓄电池串联经稳压芯片得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伏发电和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光伏发电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能源的紧缺、石油涨价、城市污染的日益严重,对电动汽车的开发利用越来越被各国政府所重视,从而使电动汽车得到了迅猛发展。电动汽车数量的激增要求一种环保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这种装置不但要实现对电动汽车实现可靠的充电,而且还要具备节能环保的特点。传统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是利用市电或转换为直流电给电动汽车蓄电池充电的。 这大大的耗费了电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充电装置大大的耗费了电能,不环保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光伏发电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基于光伏发电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该充电装置包括光伏电池组件、充放电控制器、电动汽车蓄电池、备用蓄电池。所述的充放电控制器包括控制芯片ATmegal6、第一 IGBT驱动芯片顶2110、第二 IGBT驱动芯片IR2110、第一 IGBT管、第二 IGBT管。所述的控制芯片ATmegaie的ADCO管脚与光伏电池组正电压信号连接,控制芯片 ATmegalB的ADCl管脚与光伏电池组负电压信号连接。所述的控制芯片ATmegaie的ADC2管脚与电动汽车蓄电池正电压信号连接,控制芯片ATmegaie的ADC3管脚与电动汽车蓄电池负电压信号连接。所述的控制芯片ATmegaie的ADC4管脚与备用蓄电池电压信号连接。所述的控制芯片AI~megal6的OCO管脚与第一 IGBT驱动芯片顶2110的HIN管脚连接,第一 IGBT驱动芯片IR2110的VCC管脚接12V,第一 IGBT驱动芯片IR2110的VDD管脚接5V,第一 IGBT驱动芯片顶2110的US管脚接第一 IGBT管的发射极,第一 IGBT驱动芯片顶2110的HO管脚接第一 IGBT管的门极。第一 IGBT管的集电极与电动汽车蓄电池的负极连接;第一 IGBT管的发射极与光伏电池组件负极连接。所述的控制芯片ATmegal6的0C2管脚与第二 IGBT驱动芯片顶2110的HIN管脚连接,第二 IGBT驱动芯片IR2110的VCC管脚接12V,第二 IGBT驱动芯片IR2110的VDD管脚接5V,第二 IGBT驱动芯片顶2110的US管脚接第二 IGBT管的发射极,第二 IGBT驱动芯片顶2110的HO管脚接第二 IGBT管的门极。第二 IGBT管的集电极与备用蓄电池的负极连接;第二 IGBT管的发射极与光伏电池组件负极连接。所述的光伏电池组件的正极与电动汽车蓄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的光伏电池组件的正极与备用蓄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的光伏电池组件的正极与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电动汽车蓄电池的正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备用蓄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的光伏电池组件的正极与负极间并联连接TVS管。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1.整个电动车充电装置的供电部分是太阳能电池组件,节约了电能。2.能有效地实现对电动汽车蓄电池和备用蓄电池充电模式的控制,延长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3.备用蓄电池的接入可以有效地利用能源并且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4.充电方式的智能化,确保了充电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基于光伏发电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方式一的总体示意图;图2为基于光伏发电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方式二的总体示意图;图3为5V直流电源转换模块;图4为12V直流电源转换模块;图5为充放电控制器电路;图6为光伏电池组件电压检测模块;图7为备用蓄电池电压检测模块;图8为电动汽车蓄电池电压检测模块。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方式一基于光伏发电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如图1、图5,该充电装置包括光伏电池组件 Al、充放电控制器、电动汽车蓄电池A3、备用蓄电池A4。所述的充放电控制器包括控制芯片AI~megal6A2、第一 IGBT驱动芯片IR2110A5、 第二 IGBT 驱动芯片 IR2110A6、第一 IGBT 管 Tl、第二 IGBT 管 T2。所述的控制芯片ATmegaie的ADCO管脚与光伏电池组正电压信号连接,控制芯片 ATmegalB的ADCl管脚与光伏电池组负电压信号连接。所述的控制芯片ATmegaie的ADC2管脚与电动汽车蓄电池正电压信号连接,控制芯片ATmegaie的ADC3管脚与电动汽车蓄电池负电压信号连接。所述的控制芯片ATmegaie的ADC4管脚与备用蓄电池电压信号连接。所述的控制芯片AI~megal6的OCO管脚与第一 IGBT驱动芯片顶2110的HIN管脚连接,第一 IGBT驱动芯片IR2110的VCC管脚接12V,第一 IGBT驱动芯片IR2110的VDD管脚接5V,第一 IGBT驱动芯片顶2110的US管脚接第一 IGBT管Tl的发射极,第一 IGBT驱动芯片顶2110的HO管脚接第一 IGBT管Tl的门极。第一 IGBT管Tl的集电极与电动汽车蓄电池A3的负极连接;第一 IGBT管Tl的发射极与光伏电池组件Al负极连接。所述的控制芯片AI~megal6的0C2管脚与第二 IGBT驱动芯片IR2110的HIN管脚连接,第二 IGBT驱动芯片IR2110的VCC管脚接12V,第二 IGBT驱动芯片IR2110的VDD管脚接5V,第二 IGBT驱动芯片顶2110的US管脚接第二 IGBT管T2的发射极,第二 IGBT驱动芯片顶2110的HO管脚接第二 IGBT管T2的门极。第二 IGBT管T2的集电极与备用蓄电池A4的负极连接;第二 IGBT管T2的发射极与光伏电池组件Al负极连接。所述的光伏电池组件的正极与电动汽车蓄电池A3的正极连接;所述的光伏电池组件的正极与备用蓄电池A4的正极连接。实施方式二实施方式二,如图2,与实施方式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光伏电池组件的正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与电动汽车蓄电池A3的正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备用蓄电池A4的正极连接;所述的光伏电池组件的正极与负极间并联连接TVS管Dl。两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 IGBT驱动芯片顶2110的VDD管脚接5V、第一 IGBT驱动芯片顶2110的 VCC管脚接12V、第二 IGBT驱动芯片顶2110的VCC管脚接12V、第二 IGBT驱动芯片顶2110 的VDD管脚接5V,其电源由5V的及12V的直流电源转换模块提供,如图3、图4。5V的直流电源转换模块,如图3,构成该电路的器件包括第一电源转换芯片A7、 第一电容Cl、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 ;第一电源转换芯片A7选用芯片 LM2931-5. 0。所述构成器件之间的连接备用蓄电池的电压Vim与第一电源转换芯片A7的Input管脚连接,第一电容Cl 并联在Input管脚与地之间,第二电容C2的正极与第一电源转换芯片A7的Input管脚连接,第二电容C2的负极与地连接。电源转换芯片A7的Output管脚与第四电容C4的正极连接,第四电容C4的负极与地连接,第三电容C3并接在电源转换芯片A7的Output管脚与地之间;第一电源转换芯片A7的所有GND管脚都与地连接;第一电源转换芯片A7的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光伏发电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充电装置包括光伏电池组件(A1)、充放电控制器、电动汽车蓄电池(A3)、备用蓄电池(A4);所述的充放电控制器包括:控制芯片ATmega16(A2)、第一IGBT驱动芯片IR2110(A5)、第二IGBT驱动芯片IR2110(A6)、第一IGBT管(T1)、第二IGBT管(T2);所述的控制芯片ATmega16的ADC0管脚与光伏电池组正电压信号连接,控制芯片ATmega16的ADC1管脚与光伏电池组负电压信号连接;所述的控制芯片ATmega16的ADC2管脚与电动汽车蓄电池正电压信号连接,控制芯片ATmega16的ADC3管脚与电动汽车蓄电池负电压信号连接;所述的控制芯片ATmega16的ADC4管脚与备用蓄电池电压信号连接;所述的控制芯片ATmega16的OC0管脚与第一IGBT驱动芯片IR2110的HIN管脚连接,第一IGBT驱动芯片IR2110的VCC管脚接12V,第一IGBT驱动芯片IR2110的VDD管脚接5V,第一IGBT驱动芯片IR2110的US管脚接第一IGBT管(T1)的发射极,第一IGBT驱动芯片IR2110的H0管脚接第一IGBT管(T1)的门极;第一IGBT管(T1)的集电极与电动汽车蓄电池(A3)的负极连接;第一IGBT管(T1)的发射极与光伏电池组件(A1)负极连接;所述的控制芯片ATmega16的OC2管脚与第二IGBT驱动芯片IR2110的HIN管脚连接,第二IGBT驱动芯片IR2110的VCC管脚接12V,第二IGBT驱动芯片IR2110的VDD管脚接5V,第二IGBT驱动芯片IR2110的US管脚接第二IGBT管(T2)的发射极,第二IGBT驱动芯片IR2110的H0管脚接第二IGBT管(T2)的门极;第IGBT管(T2)的集电极与备用蓄电池(A4)的负极连接;第IGBT管(T2)的发射极与光伏电池组件(A1)负极连接;所述的光伏电池组件的正极与电动汽车蓄电池(A3)的正极连接;所述的光伏电池组件的正极与备用蓄电池(A4)的正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学业徐文城杨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