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6吨钢锭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08011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冶金铸造、浇注模具,具体涉及一种6吨钢锭模具,它包括模身和保温帽,模身上部设有保温帽,模身由外壳1和内腔构成,模身外壳轴向截面呈“U”字形的锥形圆台,模身内腔断面呈圆形,其内腔直径φ=630~760mm,内腔锥度α=3.3~3.5%,模身内腔底部呈球台形,并设置底孔,模身外壳上设置吊耳,在上端面设置保温帽定位圆环;保温帽内腔主体结构为圆直筒形,外壳上设置吊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直接锻造较大断面锻件产品,生产的锻件产品能够满足品种规格要求的质量。(*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冶金铸造、浇注模具,具体涉及一种6吨钢锭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冶金企业锻造用钢锭有5. 8吨、8. 4吨、9. 6吨,这三种锭型的断面尺寸较大, 不能在径锻机上直接轧制,在利用径锻机锻造之前,需要利用开坯轧机分割成断面尺寸较 小的锭坯,才能在径锻机上进行轧制。开坯后的锭坯断面尺寸较小,经锻造后生产的锻件产 品达不到品种规格要求的质量,而且许多较大断面尺寸的锻件产品无法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以满足生产较大断面锻件产品的一种6吨钢锭模具。本技术包括模身和保温帽,模身上部设有保温帽,模身由外壳和内腔构成,模 身外壳轴向截面呈“U”字形的锥形圆台,模身内腔断面呈圆形,其内腔直径Φ = 630 760mm,内腔锥度α = 3. 3 3. 5%,模身内腔底部呈球台形,并设置底孔,模身外壳上设置 吊耳,在上端面设置保温帽定位圆环;保温帽内腔主体结构为圆直筒形,外壳上设置吊耳。本技术可以直接锻造较大断面锻件产品,生产的锻件产品能够满足品种规格 要求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模身的主视结构图(纵向剖面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保温帽的主视图(纵向剖面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图3的左视图。图中1、外壳 2、吊耳 3、底孔 4、帽口定位环5、模身上端面 6、模身内腔底 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模身、保温帽,模身上部设有 保温帽,模身由外壳1和内腔构成,外壳为1轴向截面呈“U”字形的锥形圆台,内腔断面呈 圆形,其内腔直径Φ = 630 760mm,即由下腔到上腔的腔体内径从630 760mm平滑过 渡,内腔锥度α =3.5%,内腔底部6呈球台形并设有底孔3;模身外壳整体高度为2150mm 并设置吊耳2,在模身上端面5设有一高度为15mm,厚度为40mm的保温帽定位圆环4。保温帽内腔主体结构为圆直筒形,其内腔断面直径为720mm。权利要求一种6吨钢锭模具,包括模身和保温帽,其特征是模身上部设有保温帽,模身由外壳和内腔构成,模身外壳轴向截面呈“U”字形的锥形圆台,模身内腔断面呈圆形,其内腔直径φ=630~760mm,内腔锥度α=3.3~3.5%,模身内腔底部呈球台形,并设置底孔,模身外壳上设置吊耳,在上端面设置保温帽定位圆环;保温帽内腔主体结构为圆直筒形,外壳上设置吊耳。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冶金铸造、浇注模具,具体涉及一种6吨钢锭模具,它包括模身和保温帽,模身上部设有保温帽,模身由外壳1和内腔构成,模身外壳轴向截面呈“U”字形的锥形圆台,模身内腔断面呈圆形,其内腔直径φ=630~760mm,内腔锥度α=3.3~3.5%,模身内腔底部呈球台形,并设置底孔,模身外壳上设置吊耳,在上端面设置保温帽定位圆环;保温帽内腔主体结构为圆直筒形,外壳上设置吊耳。本技术可以直接锻造较大断面锻件产品,生产的锻件产品能够满足品种规格要求的质量。文档编号B22D7/06GK201669384SQ201020193028公开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1日专利技术者张永亮, 段建平, 王仲伦 申请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6吨钢锭模具,包括模身和保温帽,其特征是模身上部设有保温帽,模身由外壳和内腔构成,模身外壳轴向截面呈“U”字形的锥形圆台,模身内腔断面呈圆形,其内腔直径φ=630~760mm,内腔锥度α=3.3~3.5%,模身内腔底部呈球台形,并设置底孔,模身外壳上设置吊耳,在上端面设置保温帽定位圆环;保温帽内腔主体结构为圆直筒形,外壳上设置吊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建平张永亮王仲伦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