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夏桑菊泡腾片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0697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夏枯草、桑叶、野菊花三味中药成分的夏桑菊泡腾片及其制备工艺。本夏桑菊泡腾片的成分包括夏枯草、桑叶和野菊花的浸膏粉、野菊花挥发油和崩解剂、润滑剂,成分中可再添加甜味剂或/和芳香剂;各成分及其配比按质量比一般为:夏桑菊浸膏粉12-18,野菊花挥发油0.03-0.1,崩解剂包括酸剂15-30和碱剂40-60,润滑剂2-5,甜味剂0-10,芳香剂0-5。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水提醇沉、喷雾干燥等工艺,制得夏桑菊浸膏粉和野菊花挥发油,并采用直接粉末压片法将其与其它辅料一起制成夏桑菊泡腾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夏桑菊泡腾片经溶解性试验3分钟内全部泡腾溶解成均匀溶液;它具有便于吞服、生物利用度高、口感好、泡腾感官新奇、各类人群易接受等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夏枯草、桑叶、野菊花三味中药成分的中药制剂夏桑菊泡腾片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泡腾片是一种放入水中后能够迅速产生气泡(即泡腾)而使片剂迅速崩解的供内服或外用的固体制剂。其最大特点为崩解剂是以一种或数种有机酸(酸剂)和一种或数种遇酸可产生CO2的无机盐(碱剂)共同组成,其遇水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放出CO2使片剂崩解。泡腾片作为一种新型制剂,具有以下特点(1)其生产、运输、贮藏是固体形式,故而具有固体制剂剂量准确、质量稳定、生产自动化程度高、成本低、易携带等特点;(2)泡腾片在临用前配成液体服用,故又具有液体制剂易于吞服、生物利用度高,对胃肠道刺激性小等特点;(3)其崩解剂由酸剂和碱剂构成,崩解作用强大,可使药物迅速崩解成细小颗粒而迅速溶解;(4)泡腾片遇水便产生气泡并上下翻腾(即泡腾),有趣味性,满足人们的好奇心理,尤其适用于儿童服用;(5)药液清凉可口,可作清凉饮料;服药如饮甘露,患者更易接受。夏枯草、桑叶、菊花是我国传统的中药。三味药从功能主治到药理临床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夏枯草有降血压、降血糖、抗心肌梗塞及心律失常、抗菌抗炎等作用,清泄肝火,平抑肝阳的作用较强;桑叶、菊花疏散肝热的作用较强,都有较强的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并能增强免疫躯体免疫力。三种药配伍使用,既协同又互补,用于治疗风热外感、目赤肿痛、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等症。目前以夏枯草、桑叶、野菊花三味中药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制剂主要是夏桑菊颗粒冲剂,而尚未见有夏桑菊泡腾片及有关报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携带及服用方便,可作为清凉饮料饮用,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制剂一一夏桑菊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夏桑菊泡腾片的成分包括夏枯草、桑叶和野菊花的浸膏粉(简称夏桑菊浸膏粉)、野菊花挥发油(简称挥发油)和崩解剂、润滑剂;成分中可再添加甜味剂或/和芳香剂,以改善味道和口感。本专利技术夏桑菊泡腾片的各组成成分配比(质量百分比)一般为夏桑菊浸膏粉12-18,挥发油0.03-0.1,崩解剂包括酸剂15-30和碱剂40-60,润滑剂2-5,甜味剂0-10,芳香剂0-5。通常,每100g夏桑菊浸膏粉相当于该三味中药(质量比为夏枯草20-70份,桑叶12-30份,野菊花5-20份)1100-1450g;每0.9g(1ml)挥发油相当于野菊花400-450g。崩解剂由酸剂和碱剂构成;酸剂可选自酒石酸、苹果酸、无水柠檬酸、柠檬酸及柠檬酸一钠盐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碱剂可选自碳酸钠或/和碳酸氢钠。润滑剂可选自聚乙二醇6000或聚乙二醇4000。甜味剂可选自甜蜜素、甜菊糖甙、阿斯巴甜、蛋白糖、蔗糖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芳香剂可选自鲜橙香精、桔子香精、薄荷香精或柠檬香精等。本专利技术夏桑菊泡腾片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具体步骤为(1)经喷雾干燥得到的夏桑菊浸膏粉末密闭保存备用;将酸剂、碱剂于105-120℃干燥2-4小时,粉碎过100--120目筛,密闭保存备用;甜味剂和芳香剂粉碎过100-120目筛,润滑剂粉碎过140-200目筛,干燥器中保存备用;制备过程中控制制剂环境温度与湿度分别在25℃、45%以下;然后按以下步骤进行(2)按所需配比将夏桑菊浸膏粉与酸剂混合,可再加入甜味剂或/和芳香剂混合均匀;(3)将野菊花挥发油用少量的无水乙醇(一般为挥发油体积的3-8倍量)溶解,以雾状喷于(2)所述的混合粉末中,混合均匀,得粉末A;(4)将碱剂混合均匀,得粉末B;(5)将粉末A与粉末B混合,加入润滑剂,充分混匀;(6)将(5)所得混合粉末直接压片,得到所需的夏桑菊泡腾片。上述方法所用的夏桑菊浸膏和野菊花挥发油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1)三味中药配比为夏枯草20-70份,桑叶12-30份,野菊花5-20份;(2)取野菊花加12-15倍量水用多功能提取器加热提取(当野菊花用量大于300g时)或用圆底烧瓶附挥发油提取器回流提取(当野菊花用量小于或等于300g时)4-6小时,收集野菊花挥发油,低温(4℃)保存备用;水提液趁热过滤,得滤液A;(3)将夏枯草、桑叶混合,以水作溶剂用多功能提取器提取两次;第一次加入相当于药材重量18-20倍的水(简称18-20倍量),提取1.5h;第二次加入12-18倍量的水,提取1h;趁热过滤,合并滤液,得滤液B;(4)合并上述所得的滤液A和B;浓缩至药液体积与总药材重量比为1∶1.5~3,将药液于4℃冷藏过夜;(5)将(4)所得冷藏液离心,取上清液,在不断搅拌下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50-60%,于4℃冷藏过夜;(6)将(5)所得冷藏液离心,取上清液,在不断搅拌下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70-75%,于4℃冷藏过夜;(7)将(6)所得冷藏液离心,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药液体积与药材重量比为2-5∶1,用喷雾干燥机干燥,得棕色、膨松的浸膏粉。本专利技术夏桑菊泡腾片的泡腾效果将泡腾片投入室温下250ml饮用水中,其悬浮或落于杯底,并立即放出大量气泡,片剂随之迅速溶解,在3分钟内形成棕色透明溶液。本专利技术的夏桑菊泡腾片具有便于吞服、生物利用度高、口感好、泡腾感官新奇、各类人群易接受等特点。与市售夏桑菊颗粒(冲剂)相比,本专利技术夏桑菊泡腾片有以下的特点(1)两种剂型都需溶解后服用。颗粒剂在室温的水中经搅拌也难于全溶,需开水或温水才可溶解。泡腾片只需室温的水即可溶解;将泡腾片投入水中,其中的崩解剂遇水即刻发生酸碱反应,产生CO2使药物迅速崩解成微粒而溶解。从投入到完全溶解仅需3分钟,无需搅拌。(2)以上特点使泡腾片更方便外出服用,瓶装的矿泉水或纯净水即可达到要求。(3)泡腾片泡腾时产生大量的CO2使片剂上下翻腾,并被气泡团包围,颇具趣味性,可以满足人们的好奇心理,更容易让人接受。(4)味道可口,可作清凉饮料,在服用时消除“药”的概念,更易让人接受。(5)夏桑菊泡腾片中的甜味剂以不产生热量的甜味剂为主,为低糖型药物。而市售夏桑菊颗粒含糖量较高,这对牙齿有损害,且肥胖及糖尿病人不宜服用。具体实施例方式将夏枯草1500g、桑叶525g、放入多功能提取器内,用水提取两次。第一次加入24倍量的水,提取1.5h;第二次加入18倍量的水,提取1h,趁热滤过,滤液合并,得滤液B。合并滤液A和B。将上述混合滤液浓缩至药液体积与药材总质量比为1∶2.5,即920ml。遂将此浓缩药液置冰箱内,4℃冷藏过夜。将所得冷藏液离心,取上清液,在不断搅拌下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55%,4℃冷藏过夜;冷藏液再同法处理至含醇量为75%,4℃冷藏过夜。冷藏液离心,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药液体积与药材重量比为3∶1,即约7000ml,用喷雾干燥机干燥,得棕色、膨松的夏桑菊浸膏粉。共获夏桑菊浸膏粉189g,收率为8.3%;野菊花挥发油0.63ml,收率为或0.263%。2.制备夏桑菊泡腾片酒石酸 67.8g碳酸氢钠86.4g碳酸钠 86.4g夏桑菊浸膏粉63.0gPEG6000 9.0g阿斯巴甜2.9g桔子香精4.8g野菊花挥发油0.06ml制成100片按上述组分配比(1)经喷雾干燥得到的夏桑菊浸膏粉末密闭保存;酒石酸于105℃干燥2小时、碳酸氢钠、碳酸钠于分别于120℃干燥2小时,分别粉碎过100目筛,密闭保存;阿斯巴甜和桔子香精粉碎过100目筛,PEG6000粉碎过140目筛,干燥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夏桑菊泡腾片,其特征是该泡腾片的成分包括夏桑菊浸膏粉、野菊花挥发油、崩解剂和润滑剂。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得坡胡海燕黎颖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