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骨性关节炎(OA)的复方中药新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白及、土鳖虫、煅自然铜、鹿角霜、肉桂、补骨脂、骨碎补、狗脊、续断、乌药、怀牛膝、丹皮、生地、法半夏、当归身、炒杜仲、鸡血藤、木瓜、元胡、川芎、桃仁、红花、乳香、没药、泽兰、苏木、降香、水蛭、青皮、天麻、地龙、生黄芪、丹参、牛蒡子、天虫、白芥子、浙贝母、焦白术、苍术、焦神曲、焦山楂、焦麦芽、冰片、片姜黄、桂枝。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病、证、药结合研究与临床疗效密切联系的研究思路,吸收总结中医药理论及治疗实践之精华,提供了一种治疗骨性关节炎(OA)的纯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且疗效确切、安全、低毒,对胃肠道无刺激性,扶正祛邪,整体治疗,以治本为主。(*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复方新制剂,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骨性关节炎复方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骨性关节炎属非特异性关节炎的一种,英文称Osteoarthritis,骨性关节炎(简称OA)的发病率居所有风湿性疾病之首位,55岁的人群中,发病率高于80%,并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骨性关节炎又称增生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骨关节病或骨质增生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是由于关节软骨变性和关节遭慢性损伤所致。原发性骨性关节炎,多发生于中年以后,发病部位多在负重大、活动多的关节。如髋、膝、踝、颈、腰椎关节。男性略多于女性。骨性关节炎发病缓慢,早期关节软骨变黄、粗糙、失去光泽,继之出现裂隙,软化或剥脱,软骨下骨暴露,以后软骨组织周围骨质反应性增生,骨赘形成,软骨下骨致密,疼痛持续,关节肥大,关节积液,畸形和运动受限。X线表明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致密,骨小梁断裂,随之囊性变,关节边缘唇样骨质增生,有时可见关节内游离体,退行性骨关节病。脊柱骨性关节炎除有局部疼痛和活动受限外有时因骨赘压迫神经根、脊髓而引起肢体感觉和运动障碍。感觉障碍以痛觉减弱或消失为常见,少数病人下肢本体觉和震动觉消失。肌肉萎缩,四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可引起病理反射。髌阵挛,踝阵挛也常出现。部分病人出现胸或腹部束带感。大便失禁,排尿困难,或尿急、尿频等。运动障碍出现肌无力、跛行、行走笨掘、麻木、甚至不能站立行走。继发性可继发于先天或后天关节畸形、损伤和炎症之后。如关节内创伤;有关节病或关节畸形病史,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血友病骨关节病、先天性臗关节畸形;原有内分泌失调性或代谢性病,如大骨节病、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痛风、糖尿病;关节内反复注入肾上腺皮质类因醇类药物;关节结构失去平衡或异常;饮食习惯、种族都与继发性OA的发生有关。因此,骨性关节炎(OA)是复杂的全身性多方面因素所致的疾病。由于现代医学对骨性关节炎(OA)的病因尚未明了,发病机理尚未清楚,因此治疗采用解除患者对致残的过分忧虑;指导患者进行适当功能锻炼;减轻体重;使用手杖以减轻关节负荷;与职业性损伤有关者需更换职业;理疗(可短期缓解关节疼痛及僵硬)针灸等。治疗药物分为改善关节肿痛症状药物和缓解病情发展药物两类。前者包括非甾体抗类药、糖皮质激素、及透明质酸(关节腔注射)等。有一定的镇痛及消肿作用,但非甾体抗类药对胃肠粘膜损伤明显,尤其是有消化道溃疡史的病人及老年人,在服用时务必注意胃溃肠、胃出血、胃穿孔的可能。后者如葡萄糖安聚糖、一些细胞因子受体拮抗剂、某些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现已发现但在研究中。手术治疗(OA)病情严重者)包括清除游离骨、关节成形、关节置换等。介于骨性关炎(OA)的发病率在全世界呈上升趋势及其低龄化对人类健康构成的危害,世界卫生组织将2001-2010年定为骨和关节的十年,要求减少其预期的致残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骨性关节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病、证、药结合研究与临床疗效密切联系的研究思路,吸收总结中医药理论及治疗实践之精华,结合自己的研究体会,研制专利技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低毒,对胃肠道无刺激性,扶正祛邪,整体治疗,以治本为主的治疗骨性关节炎(OA)的纯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中医治疗骨性关节炎(OA)的理论基础骨性关节炎(OA)属中医“痹证”“痿证”范畴。本专利技术研究认为机体衰老,肝肾不足为骨性关节炎(OA)的发生构成了必要条件;骨性关节炎(OA)所致的神经压迫和损伤、肌痿缩应用补肾中药可得到医治;痰瘀互结是骨性关节炎(OA)难愈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实脾即强壮脾胃法在治疗OA全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益气活血化瘀同实脾理肝化瘀并用提高了骨性关节炎(OA)的治疗效果。其研究根据如下中医理论认为“夫诸关节病,一为外伤劳损;二为肾阳不足,精气衰微,筋脉失养三为风寒湿邪杂致,合而为痹,流注经络,经络困阻,气血凝滞,经络不通,不通则痛”。当骨关节发生病变时,可导致人体气血经络失调,故治疗应从整体出发,辩证论治,治病求本而最终治愈疾病。复方中药制剂在治疗该类病时,通过临床实践取得了显著疗效。在生理解剖方面骨关节由骨,筋、肉、(血)脉等组成,尤其是筋骨是维持一定的体位、资势和产生运动的主要素材。如《灵枢经脉》谓“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众所周知,骨为肾所主,骨端为节,节与节相关称关。筋附于骨节,即关节结构的组织如滑膜、韧带、椎间盘,软组织等为肝所主。骨节可据其位置和形态而产生相应的功能和特性。如《灵枢.骨度》指出“先度其关节大小广狭长短,而脉度定矣”。“筋”主要起骨与骨之间的连接、连络作用。属十二经筋的范围,为经络系统的联系部分,经筋并分刚柔,刚的能束骨,柔的互相交接维系,以维持躯体肢节活动。“骨”的作用是支持人体躯干,保护体内脏器的正常功能活动和免受外力的损害。人体的筋健都附于骨上,大筋联络关节,小筋附于骨外而相互联系。肢体的运动虽为筋骨的作用,而筋骨关节韧强滑利,动作灵活,又有赖于气血的濡养。如《灵枢.本藏第四十七》谓“血和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与《素向.五脏生成篇》“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等记载都说明筋骨关节离不开气血的濡养。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机体衰老,骨筋均发生退行性改变。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称女子“六七三阳脉衰于上”,“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丈夫“五八肾气衰”,“六八阳气衰竭于上”,“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等。肾主骨生髓,肾气衰,故发生骨枯髓减。肝主筋又为罢极之本。肝气衰则疲乏无力,甚至筋不能动。老年人由于“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表现为“身体重,行步不正”《素问.上古天真论》。在病因病机方面《素问.痿论》曰“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髓减,发为骨痿”。肝气热和肾气热之“热”,应理解为肝肾之精血不足所造成的阴虚火旺之“热”象,并非实热。因“热”而致“干”,“干”乃精血亏少,筋骨失于濡养,滋荣的病理现象。不通则痛,不荣亦痛,故有疼痛、酸、不仁(麻木)不温等感觉障碍和症状,相关组织器官亦产生一系列症侯,同时,又反过来对筋骨予以影响;加剧病情的发展。说明骨、筋、脉等因衰老而出现不适应或不平衡状态是其必然趋势。机体衰老和肝肾不足为骨关节病变构成了必要条件,若因外伤或风寒湿等外因所触发,则促使本病的发病和发展。临床上,大凡损伤日久,内损于肾,或素有肾亏之人,多伴有腰痛、肢体痛、骨软,骨折、佝偻畸形,随着肾病的好转或痊愈,这些症状也相应地减轻和消失。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近年来国内外医家发现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动脉硬化,同种肾移植后以及其它凡能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往往可引起骨发生营养不良,称之为“肾性骨病”。这一理论为中医从肾(肝)论治骨关节病找到了根据。肾藏精,主骨,肝藏血,主筋,骨关节病的病损主要在筋骨。脊柱又是骨关节病的好发部位。脊属足少阴肾经、督脉之会。督脉循行脊背。“督脉乃阳脉之海,其脉起于肾下胞中”(《难经》),且八脉隶于肝肾。八脉虚证,多由肝肾亏损所致,乙癸同源,肝肾精血相生,精能化血,血能生精,故肝与肾,精与血,盛则同盛,衰则同衰,肝肾双方之证甚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复方中药新制剂,是由多种中药按剂量配制成口服用制剂如:片剂、口服液、冲剂、胶囊、汤剂或丸剂、散剂等,其特征在于:全方由45味中药组成,其药物包括:白及、土鳖虫、煅自然铜、鹿角霜、肉桂、补骨脂、骨碎补、狗脊、续断、乌药、怀牛膝、丹皮、生地、法半夏、当归身、炒杜仲、鸡血藤、木瓜、元胡、川芎、桃仁、红花、乳香、没药、泽兰、苏木、降香、水蛭、青皮、天麻、地龙、生黄芪、丹参、牛蒡子、天虫、白芥子、浙贝母、焦白术、苍术、焦神曲、焦山查、焦麦芽、冰片、片姜黄、桂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永生,
申请(专利权)人:卫永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