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水蒸汽推动水循环流动传热的取暖用热水循环垫。包括垫体、进水连接软管、膨胀水箱、回水连接管、启始单向阀、加热筒、电加热器、蒸汽管、出水连接软管,电加热器与加热筒相结合,垫体内设有水通道,其特征在于:加热筒与蒸汽管一端相连通,蒸汽管另一端与出水连接软管一端相连通,出水连接软管另一端与水通道一端相连通,水通道另一端与进水连接软管一端相连通,进水连接软管另一端与膨胀水箱相连通,膨胀水箱又与回水连接管一端相连通,回水连接管另一端与加热筒相连通,在膨胀水箱和加热筒之间的回水连接管上任意位置设启始单向阀,形成循环通路。本发明专利技术因采用上述结构,实现热水循环传热,所以,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易于推广普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水蒸汽推动水循环流动传热的取暖用热水循环垫,包括床 垫、沙发垫、地垫、坐垫、脚垫、腰垫。
技术介绍
以往热水循环垫都是采用水泵循环热水传热,水泵的噪音大、寿命短、成本高等问 题,阻碍了该产品的推广、普及。后来本人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专利号为200510129300.0公 开号为CN1806723A,公开日为2006. 7. 26的水热毯,以及申请号为200810093136. 6公开号 为CN101558946A,公开日为2009. 10. 21的取暖用热水循环垫,采用水蒸汽推动水流动传 热,解决了此问题。但以上两个专利还应继续完善,优化结构、提高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性能更高的取暖用热水循环垫。本专利技术提出两种技术方案。第一种技术方案包括垫体、进水连接软管、膨胀水箱、回水连接管、启始单向阀、 加热筒、电加热器、蒸汽管、出水连接软管,电加热器与加热筒相结合,垫体内设有水通道, 其特征在于加热筒与蒸汽管一端相连通,蒸汽管另一端与出水连接软管一端相连通,出水 连接软管另一端与水通道一端相连通,水通道另一端与进水连接软管一端相连通,进水连 接软管另一端与膨胀水箱相连通,膨胀水箱又与回水连接管一端相连通,回水连接管另一 端与加热筒相连通,在膨胀水箱和加热筒之间的回水连接管上任意位置设启始单向阀,形 成循环通路。工作时,加热筒内的水被加热产生水蒸汽并上升,同时启始单向阀关闭,水蒸汽推 动加热筒内的水进入蒸汽管,当加热筒内的水位低于蒸汽管口时水蒸汽也进入蒸汽管且推 动该蒸汽管、出水连接软管、水通道、进水连接软管内的水向膨胀水箱内流动,热水在水通 道内散热,水蒸汽在蒸汽管散热,水蒸汽体积变小,产生负压,由于出水连接软管和水通道 以及进水连接软管的阻力远远大于回水连接管的阻力,在此作用下使启始单向阀开启,将 膨胀水箱内的水通过回水连接管向加热筒和蒸汽管内吸入,实现循环传热过程。为进一步完善本专利技术第一种技术方案,设有控电装置并与电加热器的电路相连。 所述控电装置可以是温度、压力、液位、时间控制。当电加热器通电将加热筒内的水加热,温 度升高,产生水蒸汽时,随温度、压力、液位、时间的变化,该控电装置可控制电加热器的电 路通、断,实现更好循环。为进一步完善本专利技术第一种技术方案,在蒸汽管或出水连接软管或水通道、进水 连接软管上任意位置设末端单项阀,末端单项阀和启始单向阀方向一致。在上述启始单向 阀和末端单项阀共同作用下循环效果更好。为进一步完善本专利技术第一种技术方案,在所述的蒸汽管与膨胀水箱之间设前回水 管且在该前回水管上设前回水单向阀。因膨胀水箱内的水通过前回水管直接进入蒸汽管内,所以,出水温度低、流速快、更易回水。为进一步完善本专利技术第一种技术方案,设蒸汽室并与加热筒、蒸汽管相连通。这 样,可容纳更多水蒸汽,使每次水循环量更大。为进一步完善本专利技术第一种技术方案,在所述的蒸汽管或加热筒或蒸汽室或出水 连接软管上设安全分路且在该安全分路上设压力阀并与大气相通。当垫体内的水通道、出 水连接软管、进水连接软管受阻或阻断时,水流可通过该安全分路、压力阀向外界排出,使 用更安全。第二种技术方案包括垫体、进水连接软管、加热筒、电加热器、蒸汽管、末端单向 阀、膨胀水箱、出水连接软管,电加热器与加热筒相结合,垫体内设有水通道,其特征在于 加热筒与蒸汽管一端相连通,蒸汽管另一端与膨胀水箱相连通,膨胀水箱又与出水连接软 管一端相连通,出水连接软管另一端与水通道一端相连通,水通道另一端与进水连接软管 一端相连通,进水连接软管另一端与加热筒相连通,在蒸汽管上设末端单向阀,形成循环通 路。工作时,当加热筒内的水被加热产生水蒸汽并上升,由于出水连接软管和水通道 以及进水连接软管的阻力远远大于蒸汽管的阻力,在此作用下,末端单项阀开启,水蒸汽推 动加热筒内的水进入蒸汽管,当水位降至蒸汽管口时水蒸汽也进入蒸汽管且推动蒸汽管内 的热水向膨胀水箱内流动,水蒸汽在蒸汽管和加热筒散热,体积变小,产生负压,在此作用 下使末端单项阀关闭,将进水连接软管、水通道、出水连接软管、膨胀水箱内的水向加热筒 和蒸汽管内吸入,实现循环传热。在上述循环传热过程中水蒸汽进入蒸汽管,还可继续进入 膨胀水箱内,也可不进入膨胀水箱内。为进一步完善本专利技术第二种技术方案,设有控电装置并与电加热器的电路相连。 所述控电装置可以是温度、压力、液位、时间控制。当温度、压力、液位、时间变化时该控电装 置可控制电加热器的电路通、断,实现更好循环。为进一步完善本专利技术第二种技术方案,在出水连接软管、水通道、进水连接软管上 任意位置设启始单向阀,启始单向阀和末端单项阀方向一致。在上述启始单向阀和末端单 项阀共同作用下循环效果更好。为进一步完善本专利技术第二种技术方案,设蒸汽室并与加热筒、蒸汽管相连通。这 样,可容纳更多水蒸汽,使每次吸水量更大,温度变低。本专利技术因采用上述结构,实现热水循环传热,所以,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易于推广普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技术方案基本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技术方案另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技术方案另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技术方案另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技术方案另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种技术方案基本结构原理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种技术方案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种技术方案另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垫体内水通道一种排布结构图。图1-10中1.垫体;2.水通道;3.进水连接软管;4.膨胀水箱;5.回水连接管; 6.起始单向阀;7.加热筒;8.电加热器;9.蒸汽管;10.出水连接软管;11.盖;12.排气孔; 13.末端单向阀;14.蒸汽室;15.前回水管;16.前回水单向阀;17.安全分路;18.压力阀; 19.换热器;20.控电装置;21.密封盖;22.第二控电装置。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第一种技术方案基本结构、原理如图1、10所示,包括垫体1、进水连接软管 3、膨胀水箱4、回水连接管5、启始单向阀6、加热筒7、电加热器8、蒸汽管9、出水连接软管 10,电加热器8与加热筒7相结合,垫体1内设有水通道2,其特征在于加热筒7与蒸汽管 9 一端相连通,蒸汽管9另一端与出水连接软管10 —端相连通,出水连接软管10另一端与 水通道2 —端相连通,水通道2另一端与进水连接软管3 —端相连通,进水连接软管3另一 端与膨胀水箱4相连通,膨胀水箱4又与回水连接管5 —端连接通,回水连接管5另一端与 加热筒7相连通,在回水连接管5上任意位置设启始单向阀6,形成循环通路;也可,膨胀水 箱4与加热筒7相靠,连通,形成通孔(不用回水连接管幻,代替回水连接管5,且在该通孔 设启始单向阀6,形成循环通路,此结构可视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变形,也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中。工作时,加热筒7内的水被加热产生水蒸汽并上升,同时启始单向阀6关闭,水蒸 汽推动加热筒7内的水进入蒸汽管9内,当加热筒7内的水位降至蒸汽管9 口时水蒸汽也 进入蒸汽管9内且推动蒸汽管9、出水连接软管10、水通道2、进水连接软管3内的水向膨 胀水箱4内流动,热水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取暖用热水循环垫,包括垫体(1)、进水连接软管(3)、膨胀水箱(4)、回水连接管(5)、启始单向阀(6)、加热筒(7)、电加热器(8)、蒸汽管(9)、出水连接软管(10),电加热器(8)与加热筒(7)相结合,垫体(1)内设有水通道(2),其特征在于:加热筒(7)与蒸汽管(9)一端相连通,蒸汽管(9)另一端与出水连接软管(10)一端相连通,出水连接软管(10)另一端与水通道(2)一端相连通,水通道(2)另一端与进水连接软管(3)一端相连通,进水连接软管(3)另一端与膨胀水箱(4)相连通,膨胀水箱(4)又与回水连接管(5)一端相连通,回水连接管(5)另一端与加热筒(7)相连通,在回水连接管(5)上任意位置设启始单向阀(6),形成循环通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彤宇,
申请(专利权)人:王彤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