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以鱼藤酮与抑食肼为主要原料进行混配的农药制剂,由重量百分比为0.05~70%的鱼藤酮、重量百分比为1~70%的抑食肼和余量的助剂混配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鱼藤酮活性成分与抑食肼间的增效作用,达到弥补单剂农药的自身不足,克服害虫的抗药性,提高药剂效果,并扩大药剂的使用范围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
,具体涉及一种鱼藤酮与抑食肼混配农 药制剂。
技术介绍
由于长期单一依赖于使用某一类型的杀虫剂,害虫容易产生抗药 性,致使化学杀虫剂的用药量急剧增加,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 大量杀灭害虫的天敌和污染环境,导致害虫的猖獗危害。鱼藤酮是一种来自植物鱼藤根或灰毛豆叶片中的化合物,具有优 良的杀虫活性,对大部分农业害虫都有效,用量低,在环境中很快降 解,不伤害天敌及其它非靶标生物,是一种优秀的生物杀虫剂,其缺 点是不稳定。本申请人经过大量实验研究期望对鱼藤酮和抑食肼进行合理的 混配后,获得可以克服害虫抗药性,扩大杀虫谱,降低用量,具有多 种剂型的鱼藤酮混配杀虫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填补现有技术的空白,提供一种安全、高效的鱼 藤酮与抑食肼混配农药制剂,通过鱼藤酮与抑食肼之间的合理混配, 扩大杀虫谱,提高药效,降低用药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鱼藤酮与抑食肼混配农药制剂,由鱼藤酮按重量计0.05 70%、抑食肼按重量计1 70%和余量的助剂 混配而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鱼藤酮与抑食肼混配农药制剂由鱼藤酮按重量计0.5% 50%,抑食肼按重量计2 50%,其余为助剂。。 所述鱼藤酮可以是鱼藤酮原药、含有鱼藤酮的植物提取物或鱼藤 酮制剂的一种或多种,在使用多种时,总使用量不能大于所占重量百 分比的最大值。所述抑食肼可以是原药和/或制剂,在使用多种时,总使用量不 能大于所占重量百分比的最大值。所述的抑食肼可以是原药或制剂,在使用多种时,总使用量不能 大于份量的最大值。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 鱼藤酮与抑食肼混配后,可以克服抑食肼容易产生抗性的缺 点,能拓宽药剂的使用范围,提高药效。对害虫的抗性治理有着重要 的作用。2. 鱼藤酮与抑食肼混配后,不仅保持了植物性杀虫剂的众多优点,而且混剂的用药量降低,药效大幅度提高,该混剂对天然杀虫剂 的开发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3. 由于制备该类杀虫剂所需各物质的配伍及配比合理,可极大 地减轻对各种害虫天敌的毒害作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小,有利于保 护人畜安全。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专利技术的实质,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详细 说明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但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不局限于此。实施例l: 2.5%鱼藤酮+抑食肼乳油的配制,各组分重量配比是: 鱼藤酮为0.05%; 抑食肼为2.45%;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为15%; 助溶剂甲醇为15%; 防光解剂蓖麻油为1%; 稳定剂环氧化豆油为17%; 穿透剂月桂氮卓酮为12%; 有机溶剂二甲苯补至100%。 将各组分放入调制釜中调匀即得产品。 实施例2: 3%鱼藤酮+抑食肼乳油的配制,各组分重量配比是 鱼藤酮为2%; 抑食肼为1%;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为15%; 助溶剂甲醇为15%; 防光解剂蓖麻油为1 % , 稳定剂环氧化豆油为17%; 穿透剂月桂氮卓酮为12%; 有机溶剂二甲苯补至100%。 将各组分放入调制釜中调匀即得产品。 实施例3: 3%鱼藤酮+抑食肼乳油的配制,各组分重量配比是-鱼藤酮为1%;抑食肼为2%;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为15%; 助溶剂甲醇为15%; 防光解剂蓖麻油为1%; 稳定剂环氧化豆油为17%; 穿透剂月桂氮卓酮为12%; 有机溶剂二甲苯补至100%。 将各组分放入调制釜中调匀即得产品。实施例4: 3%鱼藤酮+抑食肼乳油的配制,各组分重量配比是 鱼藤酮为0.3%; 抑食肼为2.7%;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为15%; 助溶剂甲醇为15%; 防光解剂蓖麻油为1 稳定剂环氧化豆油为17%; 穿透剂月桂氮卓酮为12%; 有机溶剂二甲苯补至100%。 将各组分放入调制釜中调匀即得产品。实施例5: 75%鱼藤酮+抑食肼可湿性粉剂的配制,各组分重量配比是: 鱼藤酮为70%;抑食肼为5%;湿润剂月桂醇基硫酸钠为5%;分散剂烷基磺酸盐为10%; 载体高岭土补至100%。将各组分干燥、冷却、混合、磨细即得产品。 实施例6: 75%鱼藤酮+抑食肼可湿性粉剂的配制,各组分重量配比是: 鱼藤酮为5%; 抑食肼为70%;湿润剂月桂醇基硫酸钠为5%; 分散剂垸基磺酸盐为10%; 载体高岭土补至100%。将各组分干燥、冷却、混合、磨细即得产品。 实施例7: 10%鱼藤酮+抑食肼可湿性粉剂的配制,各组分重量配比是: 鱼藤酮为0.5%; 抑食肼为9.5%;湿润剂月桂醇基硫酸钠为25%; 分散剂烷基磺酸盐为22%; 载体高岭土补至100%。将各组分干燥、冷却、混合、磨细即得产品。 实施例8: 30%鱼藤酮+抑食肼油悬浮剂的配制,各组分重量配比是: 鱼藤酮为10%; 抑食肼为20%;分散剂木质素磺酸钠为10%; 增粘剂膨润土为3%;稳定剂黄原酸胶为2%; 消泡剂有机硅酮为5%; 溶剂蓖麻油补至100免。将各组分放入砂磨釜内研磨后送入均质混合器内混匀即得产品。实施例9: 18%鱼藤酮+抑食肼微乳剂的配制,各组分重量配比是 鱼藤酮为6%; 抑食肼为12%;乳化剂烷基苯磺酸钙盐为20%; 稳定剂甲苯基縮水甘油醚为13%; 溶剂丁酮为20%; 防冻剂山梨醇为5%; 去离子水补至100%。将混合物在搅拌器中搅拌,加热转相即得产品。实施例10: 50%鱼藤酮+抑食肼水分散性粒剂的配制,各组分重量配 比是鱼藤酮为20%;抑食肼为30%;湿润剂木质素磺酸钠为8%; 粘结剂聚醋酸乙烯酯为9%; 崩解剂尿素为15%; 载体活性白土补至100%。将混合物进行超细粉碎后造粒、干燥、筛分即得产品。实施例11: 40%鱼藤酮+抑食肼水分散性粒剂的配制,各组分重量配 比是鱼藤酮为20%;抑食肼为20%;湿润剂木质素磺酸钠为8%; 粘结剂聚醋酸乙烯酯为9%; 崩解剂尿素为15%; 载体活性白土补至100%。将混合物进行超细粉碎后造粒、干燥、筛分即得产品。 实施例12: 50%鱼藤酮+抑食肼水分散性粒剂的配制,各组分重量配 比是鱼藤酮为8%;抑食肼为42%;湿润剂木质素磺酸钠为8%; 粘结剂聚醋酸乙烯酯为9%; 崩解剂尿素为15%; 载体活性白土补至100%。将混合物进行超细粉碎后造粒、干燥、筛分即得产品。 实施例13: 25%鱼藤酮+抑食肼微胶囊剂的配制,各组分重量配比是: 鱼藤酮为5%; 抑食肼为20%; 分散剂聚乙烯醇为10%;囊壁材料白明胶补至100%。将各组分混合高速搅拌2小时,盐析分离出聚合物,加温形成微 囊,再冷冻干燥即得产品。上述实施例制备的混配农药按照实验室常规毒力实验与单剂农 药对比结果见表l。表l各混配药剂对小菜蛾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药剂稀释倍数死亡率2.5%鱼藤酮乳油100035.1%20%抑食肼悬浮剂200054.6%0.05%鱼藤酮+2.45%抑食肼乳油150073.4%2%鱼藤酮+1%抑食肼乳油200081.8%1%鱼藤酮+2%抑食肼乳油200082.9%0.3%鱼藤酮+2.7%抑食肼乳油200090.1%70%鱼藤酮+5%抑食肼可湿性粉剂10000100%5%鱼藤酮+70%抑食肼可湿性粉剂10000100%0.5%鱼藤酮+9.5%抑食肼可湿性粉剂400089.9%10%鱼藤酮+20%抑食肼油悬浮剂600091.2%6%鱼藤酮+12%抑食肼微乳剂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鱼藤酮与抑食肼混配农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鱼藤酮按重量计0.05~70%、抑食肼按重量计1~70%和余量的助剂混配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藤酮与抑食肼混配农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鱼藤酮按重量计0.05~70%、抑食肼按重量计1~70%和余量的助剂混配而成。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鱼藤酮与抑食肼混配农药制剂,其特征 在于由鱼藤酮按重量计0.5% 50%,抑食肼按重量计2 50%,其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汉虹,江定心,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