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关金华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9380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是以荆三棱,五灵脂,血竭,蒲黄,鸡内金,神曲,砂仁,青皮,干姜,丁香,吴茱萸,沉香,海螵蛸为原料,按一定的重量份配制而成,有效率达96%,治愈率达86%,解除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所致的症状迅速,具有标本兼治的作用,且无毒副作用,服用方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是一种纯中药制作而成的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制作而成的药物荆三棱6-10、五灵脂10-15、血竭6-12、蒲黄5-15、鸡内金5-15、神曲6-15、砂仁3-6、青皮3-10、干姜3-10、丁香2-4、吴茱萸1-5、沉香0.2-1、海螵蛸1.5-3。以上诸药物洗净晾干后,共同粉碎成末,混合均匀后过120目细筛装胶囊或蜜制成丸,每次口服4.5g,每日三次,饭后半小时温开水送服。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方案后,具有如下临床效果1、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有显著疗效,有效率达96%,治愈率达86%。2、解除临床症状迅速,标本兼治。3、纯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使用方便。本专利技术为纯中药制作而成,药理研究证明荆三棱性味辛、苦、平,归肝、脾经,功擅行气,消积止痛,治气滞腹痛症瘕,食物积聚。五灵脂性味咸、温,归肝、胃、脾、心、大肠经,功擅行血,止血,散瘀止痛。血竭性味甘、咸、平,归心、肝经,功擅止血生肌,散瘀定痛。蒲黄性味甘平,入肝、心经,功效收敛,具有活血,消瘀定痛的作用。鸡内金性味甘平;神曲性味甘辛温,两者均为消食健胃药,主治消化不良,饮食停滞,脘腹胀痛,食欲不振等症。砂仁性味辛,温,归脾、胃经。青皮性味,苦、辛,温,归肝、胆、胃经。两者均为理气药,均具有疏肝行气,散积消滞的作用,两药合用能治各种病因所致之消化不良,食积腹胀不舒,呃逆呕吐等症状。干姜性味辛,热,归脾、胃、心、肺经;丁香性味辛,温,归脾、胃、肾经;吴茱萸性味辛、苦,热,归肝、脾、胃经;三者均有温里散寒的作用,三药相须,能治各种胃寒呕吐,胃脘冷痛、呕吐清水等疾患症状。沉香性味辛、苦、温,归脾、胃、肾经,更有“通天彻地”理气之功,对慢性胃炎所致的痉挛胃痛,呕吐清水,腹冷怕寒,四肢不温等具有神奇效果。海螵蛸味甘、涩、咸、性微温,入肝胃经,具有收敛制酸,止痛止血,保护胃肠的作用。诸药合用共奏暖胃健脾,和胃止酸,活血化瘀,祛腐生肌之功,达到治愈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目的。(参考书目《实用中草药大全》、《山东中药手册》、《本草纲目》)为验证本专利技术的治疗效果,本专利技术于1999-2001年在山东省阳谷县第二人民医院进行了如下临床实验取166例年龄、性别、病程、病情不同的患者,根据患者病情分别服用本药7-21天,观察期为一疗程,症状较重者加服一个疗程,疗效分析如下1、基本情况A、共166例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其中男性96人,女性70人B、 C、患者病期 2、疗效标准A、本专利技术治疗期为三个疗程,7天为一疗程。B、一个疗程有明减轻者为显效。C、治疗后症状消失,但又复发者为有效。D、症状消失,至今未复发者为痊愈。3、疗效情况 上述实验证明本专利技术可有效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消除临床症状迅速,有效率,治愈率较高,疗效颇为理想。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所用药物及配比为荆三棱6g、五灵脂10g、血竭6g、蒲黄5g、鸡内金5g、神曲6g、砂仁3g、青皮3g、干姜3g、丁香2g、吴茱萸2g、沉香0.5g、海螵蛸1.5g。将上述药物洗净晾干后,共同粉碎成末,混合均匀后过120目细筛装胶囊或蜜制成丸。每次口服4.5g,每日三次,主治慢性胃炎。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所用药物及配比为荆三棱8g、五灵脂9g、血竭9g、蒲黄6g、鸡内金9g、神曲9g、砂仁3.5g、青皮6g、干姜6g、丁香3.5g、吴茱萸5g、沉香1g、海螵蛸3g。将上述药物洗净晾干后,共同粉碎成末,混合均匀后过120目细筛装胶囊或蜜制成丸。每次口服4.5g,每日三次,主治消化性溃疡。下面为利用本专利技术药物治疗的具体病例例1、马××,男,65岁,因上腹隐痛,食后饱胀,暖气等症状时轻时重,持续两年余而无减轻,而于1999年8月27日来我门诊接受治疗。查体上腹部有轻度压痛,常规X线检查可见胃窦和体部,黏膜略粗,紊乱,可见表浅小溃疡,壁柔软有不规则紊缩波及局部压痛。结合体诊、问诊及实验室综合检查,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用实施例一所制成的丸剂,每次口服4.5g,每日三次,饭后半小时服用,一个疗程后,临床症状消失,二个疗程,X线提示,病征消失,随访至今未复发。例2、单××,男36岁,因上腹部饱胀不适,胃痛四年余而近期又发现黑便,于2000年7月29日来我门诊接受治疗,纤维胃镜检查表现①黏膜颜色红白相间,以白为主,境界不明显。②黏膜下血管透见,大血管如树枝状呈暗红色。③有糜烂灶,诊断慢性重度萎缩性胃炎。治疗用实施例一所制成的丸剂,每次口服4.5g,每日三次,饭后半小时服用。一个疗程后,自我感觉症状减轻;连服五个疗程后,胃镜复查病症消失,遂停用药物,至今未复发。例3、李××,女,43岁,因近期上腹部剑突下偏左处疼痛难忍,于2000年5月10日来我处就诊。患者主诉①病程已达七年。②周期性发作。③节律性,腹痛与进食有明显关系,常在饭后1h内发作。X线钡餐检查诊为中度胃溃疡。治疗用实施例二所制而成的丸剂,每次口服4.5g,每日三次,饭后半小时服用。一个疗程后疼痛发作时间间隔增大,症状减轻;二疗程后,症状消失;三疗程后,胃镜提示溃疡愈合。随访至今未复发。例4、王××,男,40岁,因近期出现腹痛、呕血,黑便等症状而于2001年3月7日来我处就诊。诊断问诊①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虽经多次治疗但一直未愈。②腹痛特点三餐之间发生。结合X线钡餐,诊为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用实施例二所制而成的丸剂,每次口服4.5g,每日三次,饭后半小时服用。一个疗程后,一切症状消失;三个疗程后,复查提示溃疡消失。随访至今未复发。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配制而成荆三棱6-10、五灵脂10-15、血竭6-12、蒲黄5-15、鸡内金5-15、神曲6-15、砂仁3-6、青皮3-10、干姜3-10 丁香2-4、吴茱萸1-5、沉香0.2-1、海螵蛸1.5-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配制而成荆三棱6、五灵脂10、血竭6、蒲黄5、鸡内金5、袖曲6、砂仁3、青皮3、干姜3、丁香2、吴茱萸2、沉香0.5、海螵蛸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配制而成荆三棱8、五灵脂9、血竭9、蒲黄6、鸡内金9、神曲9、砂仁3.5、青皮6、干姜6、丁香3.5、吴茱萸5、沉香1、海螵蛸3。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是以荆三棱,五灵脂,血竭,蒲黄,鸡内金,神曲,砂仁,青皮,干姜,丁香,吴茱萸,沉香,海螵蛸为原料,按一定的重量份配制而成,有效率达96%,治愈率达86%,解除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所致的症状迅速,具有标本兼治的作用,且无毒副作用,服用方便。文档编号A61P1/04GK1440789SQ03111999公开日2003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17日专利技术者关金华 申请人:关金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配制而成:荆三棱6-10、五灵脂10-15、血竭6-12、蒲黄5-15、鸡内金5-15、神曲6-15、砂仁3-6、青皮3-10、干姜3-10 丁香2-4、吴茱萸1-5、沉香0.2-1、海螵蛸1.5-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金华
申请(专利权)人:关金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