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军彪专利>正文

保险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93448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保险柜及同类产品的一种保险柜,是针对解决现有同类保险装置在外观及防盗可靠性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的技术问题而设计的。该保险柜包括柜体和柜门,其设计要点在于:柜体由截面呈L形的顶前板、截面呈U形的围板以及后板构成,顶前板的顶板与前板是个连体,顶板与前板的相交处为圆弧过渡,围板两侧的拐角为圆弧过渡;柜体内部设有内箱和隐藏式内盒,柜体内部还设有与内盒形状相匹配的内盒槽,内盒置于内盒槽内构成隐藏结构;柜门内侧设有暗箱,所述暗箱设为排列各异的储物盒。其结构较为巧妙,使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较高,采用隐蔽的开锁及储藏方式实现更为有效的防盗,适合作为防盗保险装置推广使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保险柜及同类产品。
技术介绍
保险柜是保存贵重物品或机密文件的一种装置,可防火、防盗、防磁、防水及耐腐 蚀等。保险柜、包括保险箱根据其功能分为防火保险柜和防盗保险柜,防磁保险柜,防火防 磁保险柜及化学品安全柜等。市面上的保险柜多为前两种。现有的保险柜在防盗锁的设计 上大都是采用机械密码锁以及电子锁两种,其中机械密码锁包括旋转式机械密码锁和钥匙 锁,在开启保险柜时,上述的这些防盗锁无一定的开启顺序,只需将防盗锁全部打开即可开 启保险柜。如有些保险柜同时设有多个机械密码锁或电子锁,虽然以该种方式可增加小偷 的开锁难度,但过多的机械密码锁或电子锁也造成使用者开锁不便,而且影响保险柜的整 体美观。所以现有保险柜大都采用两种方式的开锁装置,即一种为电子锁,另一种为机械密 码锁,通过两种锁都打开实现保险柜的开启。在上述类型的保险柜中,已能较好起到防盗作 用。但是面对盗窃技术在不断改进,相应的保险柜在防盗的方式上也要做相应的调整,以提 高人们的安全防范意识。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技术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保险柜,使其解决现有同类产 品结构与功能进一步改进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保险柜,包括保险箱,这种保险柜包括柜体和柜门,其要点在于所述柜体由 截面呈L形的顶前板、截面呈U形的围板以及后板构成,顶前板的顶板与前板是个连体,所 述顶板与前板的相交处为圆弧过渡,围板两侧的拐角为圆弧过渡;所述的顶前板L形的两 边与U形的围板连接,所述顶前板的后边与后板连接。上述结构连接较为可靠,外形较为美 观。结构一一种保险柜,包括保险箱,这种保险柜包括柜体和柜门,其要点在于所 述柜体内部设有内箱和隐藏式内盒,柜体内部还设有与内盒形状相匹配的内盒槽,内盒置 于内盒槽内构成隐藏结构。该隐藏结构不易被发现,从而起到进一步防盗的作用。结构二 一种保险柜,包括保险箱,这种保险柜包括柜体和柜门,其要点还在于 所述柜门内侧设有暗箱,所述暗箱设为排列各异的储物盒。暗箱内可存放文件、公章等常用 物品。所述内盒由盒体和翻盖构成,内盒与翻盖旋转连接,所述翻盖与内盒槽的槽口齐 平。所述内箱和内盒分别设有锁装置,增强安全性。本技术的结构较为巧妙,使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较高,采用隐蔽的开锁及储 藏方式实现更为深层的防盗技术,适合作为防盗、防火的保险装置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柜门打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内部省略了内盒及内箱。图4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内部安装了内盒及内箱。图5是本技术的内盒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顶前板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围板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后板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柜体板面组合的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 图8中的名称为顶前板1,围板 2,内盒槽201,装饰架3,柜门4,把手锁5,把手6,保险柜锁7,面板8,把手槽801,内箱9,内 盒10,翻盖1001,盒体1002,暗箱11,后板12。该保险柜包括柜体和柜门4,柜体由顶前板1、围板2、后板11焊接构成,其具体的 连接方式及结构为顶前板由顶板和前板呈90°C垂直连接,且两板相交处以圆角过渡,顶 前板整体的截面呈L形。围板是由三块板呈U形连接构成,且各板相交处也为圆角过渡,围 板的中间板为柜体的底板,底板上设有内盒槽201,该底板下端面连接滚轮架和滚轮,滚轮 架外围连接由三个框条插接构成的装饰架3,使柜体较为美观。将上述顶前板与围板进行交 叉焊接,再将后板与顶前板、围板焊接即构成该保险柜的柜体。柜体的结构特点包括柜体 内部连接内箱9,柜体底部的内盒槽连接内盒10构成隐藏结构,内盒由翻盖1001旋转连接 盒体1002构成,内箱和内盒分别设有锁装置。柜体顶前板的前板连接柜门,柜门连接面板 8,面板通过把手槽801连接把手6,在柜门的内侧设有暗箱11,暗箱为敞口式的储物盒。本技术防盗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因内盒为置于柜体内部的内盒槽内,且内盒 的翻盖与内盒槽的槽口齐平,使得柜体内的底部较为平整,不易被小偷发现,如果想进一步 的防盗,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是,在柜体内的底部粘贴一块垫毯,让垫毯遮掩由内盒 槽口与内盒形成的缝隙;另一种是,在内盒槽口与内盒形成的缝隙处进行喷漆操作,从而遮 掩缝隙,起到隐蔽的效果。这两种方式可做到完全的隐蔽。当然,上述两种方式决定了取物 时必须破坏原有的隐蔽效果,所以在使用上述方式时,首先要确定该保藏的物品不会在短 时间内取出使用。现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开锁方法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在柜门上设有保险柜锁7。其保险柜的打开方法为首先开启保险柜 锁,然后将把手从面板的把手槽内扳出,再将把手顺时针旋转90°,即可打开保险柜。该种 方式是一种较为简单的开锁方式,其特点就在于把手的操作。实施例二 在柜门上设有把手锁5,把手锁为把手的开锁机构。其保险柜的打开方 法为只有先开启把手锁,方可将把手从面板的把手槽内扳出。即开启把手锁,把手由原先 的锁定状态转变为可操作的状态,再按照实施例一的方式操作把手,即可打开保险柜。实施例三结合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二,在柜门上设有把手锁和保险柜锁,把手锁作为第一级开锁机构,保险柜锁作为第二级开锁机构,其中保险柜锁设为暗锁。其保险柜的 打开方法为首先开启把手锁,方可将把手从面板的把手槽内扳出,只有将把手顺时针旋转 90°,方可进行下一步的保险柜锁操作。即开启把手锁,把手转变为可操作状态,将把手从 把手槽内扳出并顺时针旋转90°,保险柜锁的暗锁口打开,开启保险柜锁打开柜门。该方式 的特点在于由前一级的开锁机构限制后一级的开锁机构,防盗可靠性更高。权利要求1.一种保险柜,包括保险箱,这种保险柜包括柜体和柜门(4),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由截面呈L形的顶前板(1)、截面呈U形的围板(2)以及后板(12)构成,顶前 板的顶板与前板是个连体,所述顶板与前板的相交处为圆弧过渡,围板两侧的拐角为圆弧 过渡;所述的顶前板(I)L形的两边与U形的围板连接,所述顶前板的后边与后板(1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保险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内部设有内箱(9)和隐藏式内盒 (10),柜体内部还设有与内盒(10)形状相匹配的内盒槽(201),内盒置于内盒槽内构成隐藏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保险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门(4)内侧设有暗箱(11),所述暗 箱设为排列各异的储物盒。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保险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盒由盒体(1002)和翻盖(1001)构 成,内盒与翻盖旋转连接,所述翻盖(1001)与内盒槽(201)的槽口齐平。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保险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箱(9)和内盒(10)分别设有锁装置。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保险柜及同类产品的一种保险柜,是针对解决现有同类保险装置在外观及防盗可靠性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的技术问题而设计的。该保险柜包括柜体和柜门,其设计要点在于柜体由截面呈L形的顶前板、截面呈U形的围板以及后板构成,顶前板的顶板与前板是个连体,顶板与前板的相交处为圆弧过渡,围板两侧的拐角为圆弧过渡;柜体内部设有内箱和隐藏式内盒,柜体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险柜,包括保险箱,这种保险柜包括柜体和柜门(4),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由截面呈L形的顶前板(1)、截面呈U形的围板(2)以及后板(12)构成,顶前板的顶板与前板是个连体,所述顶板与前板的相交处为圆弧过渡,围板两侧的拐角为圆弧过渡;所述的顶前板(1)L形的两边与U形的围板连接,所述顶前板的后边与后板(1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军彪
申请(专利权)人:陈军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