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该滤器支撑脚反勾末端是用可降解材料做成,当滤器回收时,只回收滤器收集血栓的主体部分,而支撑脚反勾末端则留在体内降解。如图所示,该滤器由支撑脚A和支撑脚连接杆B两个部分组成,其中A由A1,A2,A3三个部分组成。A1部分是长杆,其末端有六只反勾脚;A2部分是由可降解材料做成的套筒,主要起连接A1和A3的作用;A3部分属于滤器末端支撑脚,与腔静脉血管相接触,由可降解材料做成。采用上述腔静脉滤器植入体内一段时间需回收时,可以只将滤器捕捉血栓的主体部分取出,而滤器末端反勾脚部分留在体内降解。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滤器因回收取出造成腔静脉血管损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心血管介入器械,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可回收且末端可降解的腔静脉滤器,也就是当滤器置入血管后,支撑在血管上的支撑脚是用可降解的材料做成并且可以同滤器主体部分分离的腔静脉滤器(如附图1所示)。
技术介绍
腔静脉滤器是用来阻止患者深静脉处血栓回流到肺部的一种介入器械,它能有效的防止肺动脉栓塞的发生。当腔静脉滤器置入血管后,堆积在滤器上的血栓会越来越多,导致腔静脉的堵塞,血液无法回流心脏,最后必须进行手术将滤器取出。但是腔静脉滤器长期置入血管后,滤器的支撑脚会因为血栓形成和刺激内皮细胞迁移而与血管内皮粘连在一起,致使滤器很难取出,即使能够取出也会损伤血管,进而引起严重的血栓疾病。虽然现在腔静脉滤器已经发展到可通过导丝送入血管并可回收的微创阶段,但是依然面临着滤器支撑脚与血管粘连在一起,致使取出时损伤血管的问题。如果能设计一种腔静脉滤器,其支撑脚是用可降解的材料来制造,并且支撑脚可同滤器主体部分分离,那么在回收滤器的时候, 就能很便捷的将滤器主体部分取出,而由可降解材料做成的支撑脚则留在静脉里面降解, 这就可以解决因取出滤器而导致的血管损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因腔静脉滤器回收导致血管损伤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可回收且末端可降解的腔静脉滤器,其与血管接触支撑脚是由可降解材料制成,并且该支撑脚与滤器捕捉血栓的主体部分可以分离,从而解决因腔静脉滤器回收而导致的血管损伤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方案是,一种可回收且末端可降解的腔静脉滤器(如附图1所示)。 其特征在于,该腔静脉滤器与血管接触部分的末端支撑脚是由可降解材料制成,并且该支撑脚能够与滤器捕捉血栓的主体部分分离。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腔静脉滤器置入腔静脉一段时间后需要取出时,滤器捕捉血栓的主体部分能在回收导丝的外拉力作用下与可降解材料制成的支撑脚部分分离,主体部分被回收到体外,而支撑脚则留在体内,逐渐被人体降解吸收,从而解决因腔静脉滤器取出而导致血管损伤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A部分的详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仰视图1中所有的部分都是由具有一定直径的细丝组成,且所有的细丝直径都相同, 均在0. 5mm到1. 5mm之间。其中A部分是组成该腔静脉滤器的八只相同的支撑脚之一,由 A1,A2,A3三部分组成,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A部分的八只支撑脚中属于Al部分的一端粘合在一起,属于A3部分一端的支撑脚则撑开,类似圆锥形状。其中8只脚中两只对称脚之间的最大距离在20mm到30mm之间。B部分是连接A部分八只支撑脚中相邻两只脚的连接杆,连接杆长度范围在IOmm到20mm之间。在该滤器中一共有八只完全相同的连接杆,呈圆周对称分布。B部分连接杆从左边一只支撑脚Al部分的二分之一处连接到右边一只支撑脚 Al与A2的交接处,也就是Al的末端。 图2中A部分由A1,A2,A3三个部分组成,其中Al是长为L(范围在IOmm到40mm 之间)的长杆,直径在Imm到1. 5mm之间。其末端有一个小短杆,其直径在0. 6mm到Imm之间,长度在Imm到4mm之间。在短杆的末端有六只反勾脚,它们的直径在0. Imm到0. 3mm之间,在支架撑开时用来连接固定Al和A2 ;而支架回收时,六只反勾的脚能收拢并从A2中抽出。A2是由可降解材料制成的中空圆柱,内径在Imm到2mm之间,能够套住并连接Al和A3。 在A2内部中间位置有一个圆环形状的卡环,内径在0. 6mm到Imm之间。该卡环能够在滤器撑开时卡住Al末端部位的六只反勾脚,并且在滤器回收时方便Al撤出。A3部分是由可降解材料做成的A末端反勾支撑脚,一端与A2连接,一端与腔静脉内皮接触。在滤器回收以后,由可降解材料做成的A3与A2部分则留在腔静脉内,被身体降解吸收。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主要是由A,B两个部分组成的类似圆锥状滤器。A部分具体由Al,A2,A3三个部分组成,其中A2,A3部分是由可降解材料制成,在滤器回收时它们都留在体内,被身体降解吸收。该腔静脉滤器可以通过导丝引导,以微创的方式进入到腔静脉中。经过一段时间放置需回收时,Al部分受到回收导丝向外的拉力,其末端6只反勾脚收拢,使Al与A2部分脱离,滤器捕捉血栓的主体部分与被捕捉的血栓一起回收出去,而滤器的支撑脚(也就是A中的A2与A3部分)则留在体内。由于A2与々3部分都是由可降解材料做成,它们留在体内将会被身体降解吸收。该专利技术能够解决因滤器回收而对腔静脉血管造成损伤的问题,具有很高的临床运用价值。权利要求1.一种腔静脉滤器,其特征是,该滤器中与腔静脉血管接触的滤器支撑脚末端是由可降解材料做成,能够被身体降解吸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腔静脉滤器,其特征是,该滤器是由能置入人体的金属与可降解材料共同制成的腔静脉滤器,并且可降解部分与金属部分容易分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腔静脉滤器,其特征是,该滤器在回收取出时,捕捉血栓的主体部分将会与滤器支撑脚末端分离,主体部分被取出,而由可降解材料做成的滤器末端反勾脚部分则留在体内,被身体降解吸收。全文摘要一种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该滤器支撑脚反勾末端是用可降解材料做成,当滤器回收时,只回收滤器收集血栓的主体部分,而支撑脚反勾末端则留在体内降解。如图所示,该滤器由支撑脚A和支撑脚连接杆B两个部分组成,其中A由A1,A2,A3三个部分组成。A1部分是长杆,其末端有六只反勾脚;A2部分是由可降解材料做成的套筒,主要起连接A1和A3的作用;A3部分属于滤器末端支撑脚,与腔静脉血管相接触,由可降解材料做成。采用上述腔静脉滤器植入体内一段时间需回收时,可以只将滤器捕捉血栓的主体部分取出,而滤器末端反勾脚部分留在体内降解。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滤器因回收取出造成腔静脉血管损伤的问题。文档编号A61F2/01GK102160826SQ20111012116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1日专利技术者樊瑜波, 邓小燕, 陈增胜 申请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腔静脉滤器,其特征是,该滤器中与腔静脉血管接触的滤器支撑脚末端是由可降解材料做成,能够被身体降解吸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增胜,邓小燕,樊瑜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