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端子切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77466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组合端子切刀,包括上切刀组件和下切刀组件,所述上切刀组件包括上铆压线材刀模、上铆压芯线刀模、上带料切刀及上连接块,所述上铆压线材刀模、上铆压芯线刀模从左至右依次固定在所述上连接块上,所述上带料切刀设置在所述上连接块的下底面上;所述下切刀组件包括下带料切刀、下铆压芯线刀模、下铆压线材刀模及下连接块,所述下带料切刀、下铆压芯线刀模、下铆压线材刀模依次从右至左固定在所述下连接块上,所述上、下铆压线材刀模、上、下铆压芯线刀模和上、下带料切刀依次对应设置;在所述下切刀组件的上底部面上设有端子定位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切料干净,不伤端子本体,且易操作、保品质,且具有较高铆压效率的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合端子切刀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端子如图4和图5所示,这类端子一般包括包被部100,用于包紧未剥皮 的电线的外被,包芯部200用于包紧已剥皮的电芯和端子主体300用于与其相应的端子连 接,在端子主体300上设有端子弹片400 (见图2),用于与其它端子相连接时,压紧其它端子 保证两端子接触良好。这种端子在使用之前是由料带500相互连接成条状的,这一方面有 利于储藏和运输,以及有利于下道工序的机械化铆压作业。传统的铆压电线的工艺过程为,送料板的送料爪顶住料带500位置,把端子往前 推到铆压机600的工作位(见图6),然后,用传统矩形切刀700将相邻两端子间的料带500 的两个连接点501和502同时切掉,并且通过另外的压具将最外侧的端子的包被部100和 包芯部200压紧,将电线铆定在端子上。这种用送料板进行自动送料的工艺,针对此类端子而言理论上提高了铆压的速 度,但却是以牺牲产品的品质为代价的,且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率。因为,由于端子的料带 500的宽度较窄且材质软,自动送料时料带500的两连接点501、502处端子有时会歪斜,直 接导致两连接点501、502处的料带500切不干净,或者容易切到端子本体300,和/或引起 端子背面弓形端子弹片400变形。如果采用手动送料,作业员就必须目测端子两连接点502、503是否放到位,而目 测终有误差,所以依然无法保证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此类端子在铆压时料带切不干净、切伤端子本体或弹片下陷及效率低的缺 点,向社会提供一种切料干净,不伤端子本体,且易操作、保品质,且具有较高铆压效率的组 合端子切刀。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组合端子切刀,包括上切刀组件和下切刀组 件,所述上切刀组件包括上铆压线材刀模、上铆压芯线刀模、上带料切刀及上连接块,所述 上铆压线材刀模、上铆压芯线刀模从左至右依次固定在所述上连接块上,所述上带料切刀 设置在所述上连接块的下底面上;所述下切刀组件包括下带料切刀、下铆压芯线刀模、下铆 压线材刀模及下连接块,所述下带料切刀、下铆压芯线刀模、下铆压线材刀模依次从右至左 固定在所述下连接块上,所述上、下铆压线材刀模、上、下铆压芯线刀模和上、下带料切刀依 次对应设置;在所述下切刀组件的上底部面上设有与被加工的端子的形状吻合的端子定位 槽。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在所述上铆压线材刀模下部设有一大体呈倒U字形的 线材部压口,在所述上铆压芯线刀模下部设有一大体呈倒U字形的芯线部压口。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下带料切刀上对应于端子的弓形端子弹3片的位置设有用于容置弓形端子弹片的斜槽。本技术具有切料干净,不伤端子本体,且易操作、保品质,且具有较高铆压效 率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是现有一种端子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传统的端子铆压及切割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1至图2,图1至图2所揭示地是一种组合端子切刀,包括上切刀组件1 和下切刀组件2,所述上切刀组件1包括上铆压线材刀模11、上铆压芯线刀模12、上带料切 刀13及上连接块14,所述上铆压线材刀模11、上铆压芯线刀模12从左至右依次固定在所 述上连接块14上,所述上带料切刀13设置在所述上连接块14的下底面上;所述下切刀组 件2包括下带料切刀21、下铆压芯线刀模22、下铆压线材刀模23及下连接块24,所述下带 料切刀21、下铆压芯线刀模22、下铆压线材刀模23依次从右至左固定在所述下连接块上 24,所述上、下铆压线材刀模11、23,上、下铆压芯线刀模12、22,以及上、下带料切刀13、21 依次对应设置;在所述下切刀组件2的上底部面上设有与被加工的端子3的形状吻合的端 子定位槽4。当上切刀组件向下移动时,可以通过上、下铆压线材刀模11、23将线材铆压在 端子的包被部,通过上、下铆压芯线刀模12、22将芯线铆压在端子的包芯部,通过上、下带 料切刀13、21准确地将多余料带31切除,而不留任何毛边。优先的,在所述上铆压线材刀模11下部设有一大体呈倒U字形的线材部压口 111, 在所述上铆压芯线刀模12下部设有一大体呈倒U字形的芯线部压口 121,这样的结构,可使 线材和芯线被铆压的更好,更结实。另外,在所述下带料切刀2上对应于端子的弓形端子弹 片的位置设有用于容置弓形端子弹片的斜槽25。使用时,人工把端子放置在端子定位槽4内(见图3),将端子定在一个很小的空间 里,这样,在切割时,端子在端子定位槽4内不会左右晃动,因此,就不会产生切割毛边;并 且铆压出来的端子外观、切料部分的外观就能完全达到行业标准。同时,也省去了作业员目 测对端子是否放到位的步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铆切的工作效率。在下带料切刀2设有的斜槽25,其斜槽25的深度和斜坡倾斜角度依据端子实际的 弓形端子弹片形状为准的。如此,可以保护端子的弓形端子弹片在送料和铆压的过程中不 会变形。本技术适用于此形状的所有端子,用于2000型端子机上,不论铆压什么线号 均可以。权利要求一种组合端子切刀,包括上切刀组件和下切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切刀组件包括上铆压线材刀模、上铆压芯线刀模、上带料切刀及上连接块,所述上铆压线材刀模、上铆压芯线刀模从左至右依次固定在所述上连接块上,所述上带料切刀设置在所述上连接块的下底面上;所述下切刀组件包括下带料切刀、下铆压芯线刀模、下铆压线材刀模及下连接块,所述下带料切刀、下铆压芯线刀模、下铆压线材刀模依次从右至左固定在所述下连接块上,所述上、下铆压线材刀模、上、下铆压芯线刀模和上、下带料切刀依次对应设置;在所述下切刀组件的上底部面上设有与被加工的端子的形状吻合的端子定位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端子切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铆压线材刀模下部设 有一大体呈倒U字形的线材部压口,在所述上铆压芯线刀模下部设有一大体呈倒U字形的 芯线部压口。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端子切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带料切刀上对应 于端子的弓形端子弹片的位置设有用于容置弓形端子弹片的斜槽。专利摘要一种组合端子切刀,包括上切刀组件和下切刀组件,所述上切刀组件包括上铆压线材刀模、上铆压芯线刀模、上带料切刀及上连接块,所述上铆压线材刀模、上铆压芯线刀模从左至右依次固定在所述上连接块上,所述上带料切刀设置在所述上连接块的下底面上;所述下切刀组件包括下带料切刀、下铆压芯线刀模、下铆压线材刀模及下连接块,所述下带料切刀、下铆压芯线刀模、下铆压线材刀模依次从右至左固定在所述下连接块上,所述上、下铆压线材刀模、上、下铆压芯线刀模和上、下带料切刀依次对应设置;在所述下切刀组件的上底部面上设有端子定位槽。本技术具有切料干净,不伤端子本体,且易操作、保品质,且具有较高铆压效率的优点。文档编号H01R43/20GK201690106SQ20102017991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8日专利技术者陈声治 申请人:翔耀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端子切刀,包括上切刀组件和下切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切刀组件包括上铆压线材刀模、上铆压芯线刀模、上带料切刀及上连接块,所述上铆压线材刀模、上铆压芯线刀模从左至右依次固定在所述上连接块上,所述上带料切刀设置在所述上连接块的下底面上;所述下切刀组件包括下带料切刀、下铆压芯线刀模、下铆压线材刀模及下连接块,所述下带料切刀、下铆压芯线刀模、下铆压线材刀模依次从右至左固定在所述下连接块上,所述上、下铆压线材刀模、上、下铆压芯线刀模和上、下带料切刀依次对应设置;在所述下切刀组件的上底部面上设有与被加工的端子的形状吻合的端子定位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声治
申请(专利权)人:翔耀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