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延缓花生衰老的方法,其内容包括:用适当浓度的杀菌剂烯唑醇作为花生生长抑制剂,在花生株高30~35cm时开始喷施1次;根据生长情况,再喷施1~2次,每次间隔7~10天。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花生地上部营养体的生长,防止花生徒长倒伏,而且具有防治叶部病害并且延缓衰老的作用,实现了同步防止花生徒长和早衰,并可以提高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延缓花生衰老的方法,尤其是将烯唑醇作为生长抑制 剂使用,延缓花生生育后期早衰现象的发生。
技术介绍
烯唑醇(diniconazole)属三唑类广谱性内吸杀菌剂,其他中文名 速保利,分子式C15H17C12N30, CA登记证号:83657-24-3,农药类别杀菌剂,化学分类唑类,作用方式保护、治疗和内吸,化学名称(E) - (RS) -1- (2, 4-二氯苯基)-4, 4-二甲基-2- (1H-1, 2, 4-三唑-l-基)戊-l 烯-3-醇。烯唑醇由H. Takano等报道,Sumitomo Chemical Co.和Valent 开发。烯唑醇作用机理是抑制麦角甾醇生物合成中的脱甲基化作用,具有 保护和治疗作用。对白粉病菌、锈菌、腥黑穗病菌、黑粉病菌、黑星病菌 等有效,另外对叶斑病菌、尾孢霉菌、球腔菌、核盘菌、禾生喙孢菌、青 霉菌、丝核菌、串孢盘菌、黑腐菌等亦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叶面喷雾主要 用于防治禾谷类白粉病、叶锈病、条锈病、小麦颖枯病、叶斑病、叶斑枯 病、大麦网斑病,葡萄白粉病和黑腐病,苹果、梨黑星病和白粉病,花生 叶斑病以及香蕉叶斑病等。种子处理用于防治禾谷类作物的腥黑穗病、黑 穗病和条纹病。多效唑,英文通称Paclobutrazol,其它名称PP333,氯丁唑,化学名 称(2RS,3RS)-l-(4-氯苯基)-4,4-二甲基-2-(lH-l,2,4-三唑-l-基)戊-3-醇。多效唑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延缓植物生长,抑制茎杆伸长,縮短节 间,促进植物分蘖、增加植物抗逆性能,提高产量等效果。适用于花生、 水稻、麦类、果树、烟草、油菜、大豆、花卉、草坪等作(植)物,使用 效果显著。作物生长化学控制技术是花生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目前花 生使用的生长抑制剂一般为多效唑,但其存在一定程度的副作用,最突出的不足之处在于,其能够引起花生生育后期叶部病害加重、植株早衰,叶片脱落加速,并影响荚果产量和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延缓花生衰老的方法,既能有 效抑制花生植株地上部徒长倒伏,又可有效避免常规生长抑制剂(如多效 唑)所带来的副作用,解决一直困扰花生生产中难以同步防止徒长和早衰 的问题,并且提高产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将杀菌剂烯唑醇用作花生生长抑制剂, 用以延缓花生衰老。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延缓花生衰老的方法,其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a、 用适当浓度的杀菌剂烯唑醇作为花生生长抑制剂;b、 株高30~35cm时开始喷施1次;c、 根据生长情况,再喷施1 2次,每次间隔7 10天。其中,步骤a所述适当浓度为杀菌剂烯唑醇纯药的700 900倍稀释液。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为,步骤a所述杀菌剂烯唑醇的浓度为纯药的800 倍稀释液。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式为,利用上述方法,株高35cm时开始喷施1 次,共喷施3次,每次间隔8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方式为,利用上述方法,株高35cm时开始喷施1 次,共喷施2次,每次间隔10天。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本领域一直只被作为杀 菌剂使用多年的烯唑醇,其对花生还具有生长抑制剂的作用,并且可以有 效地延缓花生衰老,提高产量。同时,本专利技术的研究人员还总结研究出了 一种方案成熟、科学可靠的方法,即用对花生具有生长抑制功能的杀菌剂 烯唑醇代替常规的纯生长抑制剂,并将施用时期由常规的株高45cm左右 时喷施1次,改为喷施时间提前到株高30 35cm时开始使用,以后根据生 长情况,再喷施1 2次,间隔7 10天。应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花生地上部营养体的生长, 防止花生徒长倒伏,而且具有防治叶部病害并且延缓衰老的作用。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后花生生育后期LAI和有效LAI、叶片膜 脂保护酶和Pr等显著提高,有效地延缓花生衰老。更重要的还有,本专利技术 对提高荚果产量作用显著,比不喷任何生长抑制剂的增产18.3%~19.6%, 比喷常规抑制剂(多效唑)进行处理的增产9.9 11.5%。使用本专利技术所述 的方法,实现了同步防止花生徒长和早衰,并可以提高产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列内容并不能 被理解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实施例1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与常规方法,进行花生大田对照试验,其中本专利技术-烯唑醇800倍稀释液,在株高35cm开始喷施,连喷3次,每次间隔8天; 常规技术多效唑120mg/kg,在株高45cm喷施1次;Ck (清水)用清 水代替药剂进行喷洒。其结果如下1、延缓花生叶片衰老的效果表l不同生长调节剂对花生叶片Pr、 SOD、 POD、 CAT、 MDA的影响<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水)__表l所列结果表明,应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后,花生生育后期LAI和 有效LAI、叶片膜脂保护酶活性(S0D、 P0D、 CAT)和Pr含量等显著提高, MDA显著减少。其中对比喷清水的处理方式,LAI和有效LAI增加42%以上, 比单喷多效唑的处理方式增加70%以上;膜脂保护酶活力(除POD外)比 喷清水的提高15%以上,比单喷多效唑的提高34%以上;Pr含量比喷清水 和多效唑分别提高38. 1%和87. 1%;而MDA含量比喷清水和多效唑分别降低18.9%和24.8%。上述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可以显著延缓花生衰老。 2、产量效果表2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对花生植株营养体生长有明显的抑制效 果,可使花生株高降低10cm以上,效果好于多效唑。同时本专利技术在提高单 株结果数、饱果率和荚果产量等方面显著优于多效唑,其中荚果产量较喷 多效唑增产9. 9%,比喷清水增产19. 6%。表2对花生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花生所试验站)处理 SI~单株结果饱果率出米率~荚果产 (cm) 数(个/株)(%)(%) 量(kg/_亩)本专利技术~~45. 3c 12. la 76. 4a 72. 4a 486. 3a 常规技46. 6b 11.5ab 70.5b 71.6a 442. 5b 术Ck (清55. 8a 10. 3b 68.9b 69. 4b 408,4c 水)__实施例2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与常规方法,进行花生大田对照试验,其中本专利技术烯唑醇800倍稀释液,株高35cm开始喷施,连喷2次,间隔10d;常规技 术多效唑120mg/kg,株高45cm喷施l次;Ck (清水)用清水代替药剂进行喷洒。其结果如下1、延缓花生叶片衰老的效果表3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可显著提高花生生育后期LAI和有效LAI、叶片膜脂保护酶活性(SOD、 P0D、 CAT)和Pr含量等,降低MDA含量。其中比喷清水的处理LAI和有效LAI增加27%以上,比单喷多效唑增加41%以上;膜脂保护酶活力,比喷清水的提高21%以上,比单喷多效唑提高36%以上(SOD除外);Pr含量比喷清水和单喷多效唑分别提高19. 2%和34.8%;而MDA含量比喷清水和单喷多效唑分别降低7. 3%和15.4%。表明本专利技术可以显著延缓花生的衰老。表3对花生叶片SOD、 POD、 CAT活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将杀菌剂烯唑醇用作花生生长抑制剂,延缓花生衰老。
【技术特征摘要】
1、将杀菌剂烯唑醇用作花生生长抑制剂,延缓花生衰老。2、 一种延缓花生衰老的方法,其包括下列内容a、 用适当浓度的杀菌剂烯唑醇作为花生生长抑制剂;b、 株高30~35cm时开始喷施1次;c、 根据生长情况,再喷施1 2次,每次间隔7 10天。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适当浓度的烯唑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才斌,孙学武,郑亚萍,刘云峰,万书波,冯昊,孙秀山,孙奎香,吴正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