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辛贵有专利>正文

含有川楝素的组合物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1710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有川楝素的组合物杀虫剂,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川楝子50~70、雷公藤35~55、皂角30~50、狼毒35~55、烟叶30~50、乌头25~40、马钱子30~55、苦参30~55。本发明专利技术杀虫剂入水流散性好,常量喷雾法使用在作物上,温润展着性良好,可防治果树、蔬菜、花卉以及粮作物等多种害虫,具有光谱性,稀释至1000~1500倍,72小时内的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杀虫剂成本低、效果好,低毒无残留,对人畜无危害,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杀虫剂,特别涉及一种含有川楝素的农用生物 杀虫剂。
技术介绍
随着农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类对农药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 农药的概念,特别是杀虫剂的概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今天, 我们并不注重杀死而是注重调节。公众心目中理想的杀虫剂应是生物合理杀虫剂(Biorationl insecticides),即对害虫高效,对环 境、对非靶标生物安全的杀虫剂。杀虫剂的发展经过了下列几个阶段低效(无机农药,如砷制 剂、汞制剂);安全低效(天然杀虫剂,持效期短,对环境安全,但 有些品种对哺乳动物高毒);高效高残留(有机氯杀虫剂,高残留, 不易代谢);高效低残留(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杀虫剂,在环境中易 代谢降解,但对大多数哺乳动物有高的急性毒性);高效低毒低残留 (大多为类天然产物杀虫剂,如类除虫菊酯、类烟碱杀虫剂等,以 及一些偶然合成筛选出的与天然产物作用机制相同的杀虫剂);高效 高选择性低毒低残留(昆虫生长调节剂,不但对哺乳动物安全,对 天敌亦有选择性)。可见,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的加强以 及昆虫抗药性的发展,都 一直需求不断更新杀虫剂品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杀虫剂。 本专利技术杀虫剂以中草药为原料,提取其有效成分制备成杀虫剂。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杀虫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川楝子50~70、 雷公藤35 55、皂角30 50、狼毒35 55、烟叶30 50、乌头25 40、马钱子30 55、苦参30 55。优选为川楝子60、雷公藤45、皂角 40、狼毒45、烟叶40、乌头32、马钱子43、苦参43。本专利技术杀虫剂由上述原料的提取液制备而成。其中优选川楝素占 提取液干重的0.8 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备所述杀虫剂的方法,其包括步骤称取 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切碎成粗粉,按原料总重量的2 4倍加入有 机溶剂循环提取2 4次,每次2 3小时,得提取液。所得提取液可 进一步纯化,或者直接使用。优选加入适当增效剂,如加入提取液 重量5 15%的OP-10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以及适量表面活性剂, 如加入取液重量5 15%的BS-12,加入增效剂以及表面活性剂后搅 拌均匀,即得本专利技术的杀虫剂。检测pH为4.0~5.2,波美度为35 38, 其中川楝素含量可达1.2%(重量)。其中,所述有机溶剂的用量可 为乙醇、二甲苯,或者它们的混合物,优选为乙醇60 90%、 二甲苯 10 40%的复配物作为提取溶剂。本专利技术杀虫剂入水流散性好,常量喷雾法使用在作物上,温润展 着性良好,可防治果树、蔬菜、花卉以及粮作物等多种害虫,具有 光谱性,稀释至1000 1500倍,72小时内的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本专利技术杀虫剂成本底、效果好,低毒无残留,对人畜无危害,具有 良好的应用前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当理解,这些实 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能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l原料川楝子60g、雷公藤45g、皂角40g、狼毒45g、烟叶40g、 乌头32g、马钱子43g、苦参43g。取上述原料,粉碎成粗粉,加入85%的乙醇1000ml和二甲苯 300ml,循环提取3次,每次2 3小时,得提取液。加入130g增效剂OP-10 (壬基酴聚氧乙烯醚),以及120g表面活性剂BS-12,搅拌 均匀,即得本专利技术的杀虫剂。检测pH为4.4,波美度为36.5,其中 川楝素含量达1.2% (占干重)。实施例2原料川楝子70g、雷公藤35g、皂角50g、狼毒35g、烟叶30g、 乌头40g、马钱子30g、苦参55g。取上述原料,粉碎成粗粉,加入90%乙醇1700ml,循环提取4 次,每次2 3小时,得提取液。加入90g增效剂OP-10 (壬基酚聚 氧乙烯醚),以及100g表面活性剂BS-12,搅拌均匀,即得本专利技术 的杀虫剂。检测pH为6,波美度为39,其中川楝素含量达1.0%(占 干重)。实施例3原料川楝子50g、雷公藤55g、皂角30g、狼毒55g、烟叶50g、 乌头25g、马钱子55g、苦参30g。取上述原料,粉碎成粗粉,加入工业乙醇1400ml、 二甲苯300ml, 循环提取2次,每次2 3小时,得提取液。加入13g增效剂OP-10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以及卯g表面活性剂BS-12,搅拌均匀,即 得本专利技术的杀虫剂。检测pH为4,波美度为35,其中川楝素含量达 0.86% (占干重)。实施例4药效实验实验一、参试植物舉树。参试虫类造桥虫、舉步曲、棉铃虫、绿盲椿象、红蜘蛛。 实验方法实验株10株,对照2株,同等实验条件下单株单独管理。取实施例l杀虫剂,稀释1000倍,釆用喷雾方法,在花期以及果期对实验株分别喷施一次,对照不喷施。结果表明,喷施72小时后观察实验株杀虫率达到100%,而对照株虫害严重,此外,相对于对照株,实验株光合强度增加30%,果品质量高30%,增产35%。实验二、试验对象梨树抗药性梨木虱实验方法实施例1杀虫剂分别稀释800倍和稀释1000倍按两 个处理,不设对照。每个处理一棵盛果期鸭梨树,喷药一次,同等 实验条件下单株单独管理。每棵定点标记,施药前查出虫口基数, 施药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调查活虫数,计算防治效果。结 果如表1所示。表1本专利技术杀虫剂对梨木虱的防治效果原虫数24小时后效果48小时后效果72小时后效果稀释倍数残虫数防治%残虫数防治%残虫数防治%10001531152531801491800126卯261985697从上表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杀虫剂72小时的防治效果达到90%以 上,适当提供使用浓度可以进一步提高使用效果。本专利技术药物使用 12小时后,若虫粘液消失,对作物安全,无公害,可作为防治梨木 虱药剂应用推广。实施例5毒性实验实验一、急性毒性试验实验动物昆明种小鼠,体重18 22g实验方法将昆明种小鼠40只分为4组,每组10只,雌雄各 半。按霍思氏法设四个剂量,分别为1000mg/kg、 2150mg/kg、 4640mg/kg和10000mg/kg,给相应组别动物一次性灌胃,观察7天。 结果各组动物均为见死亡及中毒症状,LD50>10000mg/kg。 实验二、皮肤刺激实验实验动物大耳白兔,体重2 3kg实验方法取大耳白兔四只,实验前24小时用脱毛剂脱去脊柱 两侧背毛,面积约2.5cmx2.5cm,取实施例1杀虫剂0.5ml涂于一侧皮肤上,对侧皮肤作为对照,染毒24小时后用水冲洗,分别于清洗 后l、 24、 48小时观察双侧皮肤反应情况。结果未发现皮肤刺激反应,说明本品对皮肤无刺激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物杀虫剂,其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川楝子50~70、雷公藤35~55、皂角30~50、狼毒35~55、烟叶30~50、乌头25~40、马钱子30~55、苦参30~5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物杀虫剂,其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川楝子50~70、雷公藤35~55、皂角30~50、狼毒35~55、烟叶30~50、乌头25~40、马钱子30~55、苦参30~55。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杀虫剂,其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川楝子60、雷公藤45、皂角40、狼毒45、烟叶40、乌头32、马钱 子43、苦参43。3、 如权利要求l或2所述的杀虫剂,其为所述原料的提取液制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虫剂,其中所述川楝素占提取液干重 的0.8 1.2%。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虫剂,其还含有5~15%的增效剂和/ 或5~15%的表面活性剂。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贵有
申请(专利权)人:辛贵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