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兰茜专利>正文

高浓度离子和低浓度臭氧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68520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高浓度离子和低浓度臭氧发生器,涉及一种离子和臭氧发生器。提供一种工作电流小,负离子浓度高,臭氧浓度低,抗电磁干扰,工作性能稳定的高浓度离子和低浓度臭氧发生器。设有电源整流滤波电路、升压振荡电路、高压整流电路、正负离子及臭氧产生辅助装置;升压振荡电路输入端接电源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端,高压整流电路输入端接升压振荡电路输出端,高压整流电路输出端接正负离子及臭氧产生辅助装置。电源整流滤波电路设有整流管和滤波电容,整流管输入端外接输入电源,整流管输出端接滤波电容;正负离子及臭氧产生辅助装置设有高压线和发射头固定架。(*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离子和臭氧发生器。
技术介绍
离子发生器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将低电压通过升压电路升至正高压及负高压,利用 正高压及负高压电离空气(主要是氧气)产生大量的正离子及负离子,负离子的数量大于 正离子的数量(负离子的数量大约为正离子数量的1. 5倍)。同时产生的正离子与负离子 在空气中进行正负电荷中和的瞬间产生巨大的能量释放,从而导致其周围细菌结构的改变 或能量的转换,从而致使细菌死亡,实现其杀菌的作用。由于负离子的数量大于正离子的 数量,因此多余的负离子仍然飘浮在空气中,可以达到消烟、除尘、消除异味、改善空气的品 质,以提升对冰箱内食品的保鲜作用。臭氧可通过高压放电、电晕放电,使空气中的部分氧气分解后聚合为臭氧,是氧的 同素异形转变的一种过程。臭氧的分子式为03。臭氧的灭菌原理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灭 菌过程属生物化学氧化反应。O3灭菌有以下3种形式1)臭氧能氧化分解细菌内部葡萄糖 所需的酶,使细菌死亡。2)直接与细菌、病毒作用,破坏它们的细胞器和DNA、RNA,使细菌的 新陈代谢受到破坏,导致细菌死亡。3)透过细胞膜组织,侵入细胞内,作用于外膜的脂蛋白 和内部的脂多糖,使细菌发生通透性畸变而溶解死亡。臭氧灭菌的优点臭氧灭菌为溶菌级 方法,杀菌彻底,无残留,杀菌广谱,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芽孢、病毒、真菌等,并可破坏肉毒 杆菌毒素。另外,O3对霉菌也有极强的杀灭作用。O3由于稳定性差,很快会自行分解为氧气 或单个氧原子,而单个氧原子能自行结合成氧分子,不存在任何有毒残留物,因此,O3是一 种无污染的消毒剂。O3为气体,能迅速弥漫到整个灭菌空间,灭菌无死角。近年来,冰箱行业的“保鲜”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冰箱“保鲜”的方式多样,保鲜的效 果如何?经过调查,许多消费者半信半疑,原因是“保鲜”的新技术还未成熟,才导致许多消 费者在购买“保鲜”冰箱时,被各种“保鲜”新概念弄得晕头转向而无从下手。各种“保鲜” 冰箱让人看了眼花缭乱。目前,国内同类的离子发生器采用12V/DC工作电流是彡50mA,能 产生负离子浓度300万个/S/cm3,臭氧浓度50ppb,没有抗电磁干扰(EMC)的报道。公告号为CN2249747的技术专利提供一种高效臭氧离子发生器,由相互平行 的内电极板和外电极板组成至少一组以上的放电单元,内电极板包括绝缘板和密封在绝缘 板内的金属板,将金属网固定在绝缘板表面制成外电极板,各金属板和金属网都通过高压 导线分别与变压器的高压输出端相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电流小,负离子浓度高,臭氧浓度低,抗电磁 干扰,工作性能稳定的高浓度离子和低浓度臭氧发生器。本技术设有电源整流滤波电路、升压振荡电路、高压整流电路、正负离子及臭 氧产生辅助装置;升压振荡电路输入端接电源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端,高压整流电路输入端3接升压振荡电路输出端,高压整流电路输出端接正负离子及臭氧产生辅助装置。电源整流 滤波电路设有整流管和滤波电容,整流管输入端外接输入电源,整流管输出端接滤波电容; 正负离子及臭氧产生辅助装置设有高压线和发射头固定架。与现有的离子和臭氧发生器相比,本技术的突出优点是1)工作电压采用12V直流电压,不仅适用于小家电,而且适用于不同地区的市电 供应。2)离子浓度较高,可提高杀菌与净化空气效果,更好地保鲜食品。3)臭氧浓度较低,适用于除臭和消毒冰箱内的空气与食品后,其余量较小,其臭氧 的产生和消亡趋于平衡,保证使用者的安全。4)抗电磁干扰能力较强,电磁兼容性(EMC)好,能在一定的电磁环境下正常工作, 自身产生的电磁騷扰不会对其他电子产品产生过大的影响。测试表明,电磁兼容传导干扰 符合EMC标准,即抗电磁干扰性能不错。5)具备负离子发生器和等离子发生器的双重功能,可同时产生负离子、等离子及 少量臭氧,功能强大,结构简单,低价位,体积小,可配套于冰箱等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原理组成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设有电源整流滤波电路、升压振荡电路、高压整流电路、正负离子及臭 氧产生辅助装置;升压振荡电路输入端接电源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端,高压整流电路输入端 接升压振荡电路输出端,高压整流电路输出端接正负离子及臭氧产生辅助装置。电源整流 滤波电路设有整流管和滤波电容,整流管输入端外接输入电源,整流管输出端接滤波电容; 正负离子及臭氧产生辅助装置设有高压线和发射头固定架。图1给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原理组成图,当电路接通电源时,+12V经保险 丝、整流管0工、滤波电容C1、电感N2、电容C2、电阻&和三极管Q的基极得到电流,另一路电流 经变压器初级N1流向集电极,产生感应电压,N1上的感应电压为上“ + ”下“-”,N2为上“-”, 下“ + ”,使三极管Q和N1上的电流增加,从而引起正反馈,使三极管Q很快饱和,形成输出脉 冲的前沿。三极管Q饱和后,正反馈过程结束,三极管Q随时间线性增加,N2感应电压极性及 大小不变,并经发射结给电容C2充电,三极管Q基极电流不断减小,一直减小到三极管Q退 出饱和又开始下一轮的正反馈。三极管Q集电极电流减小,在N1上感应出上“_”,下“ + ”,的电压,经耦合到L2上 “+”下“_”,使三极管Q基极端为“_”,三极管Q由导通到截止的时间短,因而流过电感N1的 电流变化很大,故在N1上感应出很高的反冲压,耦合到N3升压。经高压二极管D2、D3和高 压电容C5、C6 二倍压整流输出3kV以上的负高压,另一路经高压二极管D4正极和高压电容 整流形成2kV以上的正高压,两路高压分别经R4、R5限流输出。三极管Q截止后,电容C2电压左“ + ”右“_”,使三极管基极反偏,维持截止同时电 容C2放电,由于R1和C2值比较大,故放电电流变化相对比较慢,N2上感应电压极小,可忽略不计,使三极管Q基极电压上升,进入放大区,又引起正反馈,如此正反馈,周而复始,形成 自激振荡。电路具体连接方法如下,电源处理电路包括电流保险丝、整流管Dp电容C1 ;升压 振荡电路包括电阻礼、R2与电容C2、C3、C4和三极管Q ;升压变压器包括初级线圈N1、反馈线 圈N2、次级线圈N3 ;高压整流电路包括电阻R3、R4、R5、高压电容C5、C6、C7、高压硅堆D2、D3、D4 ; 电源正极接保险丝,保险丝另一端接整流管D1的A极,整流管D1的K极接电容(^的正极端 及升压变压器的初级N1、反馈N2的公共端,初级m的另一端接三极管的C极及电容C4的一 脚,反馈N2的另一端接电阻R1与电容C2并联的一端,电阻R1与电容C2并联的另一端电阻 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接电容C3的一脚和三极管的B极,电容Cp C3、C4的另一脚全部 接在电源的负极端,升压变压器的次级N3接高压硅堆D2的K极及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 另一端接电源的负极端,高压硅堆D2的A极接高压电容C5的一脚及高压硅堆D3的K极,高 压硅堆D3的A极接高压电容C6的一脚及电阻R4的一端,高压电容C6的另一脚接高压硅堆 D2的K极,电阻R4的另一端接负离子放电极,次级N3的另一端接高压硅堆D4的A极及高压 电容C5的一脚,高压硅堆D4的K极接高压电容C7的一脚及电阻R5的一端,C7的另一脚接 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高浓度离子和低浓度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设有电源整流滤波电路、升压振荡电路、高压整流电路、正负离子及臭氧产生辅助装置;升压振荡电路输入端接电源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端,高压整流电路输入端接升压振荡电路输出端,高压整流电路输出端接正负离子及臭氧产生辅助装置,电源整流滤波电路设有整流管和滤波电容,整流管输入端外接输入电源,整流管输出端接滤波电容;正负离子及臭氧产生辅助装置设有高压线和发射头固定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兰茜
申请(专利权)人:张兰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