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O/A/O工艺。本工艺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曝气池、缺氧池以及第二曝气池,所述的第一曝气池也即O1段反应池,缺氧池也即A段反应池,第二曝气池也即O2段反应池。本工艺自成体系,与两级A/O工艺相比,简化了流程,减少了设备及操作环节,同时保留了两级A/O工艺的去除效果。本工艺适应于不同行业、不同成分的高浓度难处理废水,尤其针对化肥行业的氨氮废水处理,具有独特的去除效果。根据处理工艺的要求,本工艺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多种处理单元配套,处理具有复杂成份的难降解废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0/A/0工 艺。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十分贫乏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资源量1/4,居 世界第88位。同时我国又是一个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的国家,人均用水量是先进国家的5 6倍。长期的低用水率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也造成了有限水资源的污染,使优质水源 日趋短缺和锐减,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据资料表明,我国每天流入湖泊的污水量为(600 1000) X 104m3,约全国废水总 量的6%,其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总磷和有机物。现有1/3的水不适宜鱼类等水生物生存,有 1/4的水体不适宜农作物灌溉,有1/2城镇饮用水源不符合标准。由此可见,水资源的严重 匮乏和水污染的加剧,像一把双刃剑,给我国经济、文化、生活与发展构成巨大威胁。在水污染加剧的严峻形势下,突出的问题是水体或水资源的保护,含氮废水的处 理及处理工艺的创新与发展是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措施。现有的氨氮废水处理技术均具有 较大的选择性和局限性,特别是对于处理高浓度、难降解的工业废水,一般装置投资较大, 运行费用较高,生产厂家难以承受,迫切需要新的技术取代老的技术,新的工艺更新传统工 艺,从而降低投资,降低成本,来确保氨氮废水的达标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0/A/0工艺,本工艺具有流程简 单、耐冲击性强、稳定达标排放等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0/A/ O工艺,其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曝气池、缺氧池以及第二曝气池,具体步骤如下1)、含氨氮废水经预处理后,或不经预处理而由输送泵直接送入第一曝气池以去 除C0D ,并发生氨化和硝化反应,将氨氮转化成硝酸盐氮;2)、经过第一曝气池处理的废水自流进入缺氧池,缺氧池中有来自第二曝气池的 回流混合液以及外加碳源,废水中的硝酸根氮在缺氧池中的反硝化菌的作用下进行反硝化 反应,生成氮气排出缺氧池并消耗含碳有机物;3)、经过缺氧池处理的废水自流进入第二曝气池,进一步去除C0D ,并继续发生氨 化和硝化反应;第二曝气池的出水设有回流到缺氧池的混合液,以将剩余的硝酸盐氮再次 反硝化;其余经过第二曝气池处理的废水进入后续处理工艺以达标排放。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得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含氨氮废水经吹脱塔预处理后送入第一曝气池处理,以防止超高浓度的 NH3-N对本工艺的冲击,从而保证进第一曝气池不受高浓度NH3-N的影响,同时降低了本工 艺的碳源补充量。所述的第一曝气池、缺氧池以及第二曝气池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且彼此相邻贴靠 在一起,以节省占地面积,降低造价。所述的混合液通过回流管道自缺氧池回流至第二曝气池,所述的回流管道与缺氧 池的池体成一体化结构,不但流量大,阻力小,不占用有效空间,而且调节幅度大,外观效果 好。所述的经过第二曝气池处理的废水自流进入沉淀池,沉淀池底部设有通向第一曝 气池进水处的污泥回流管道以及多余污泥排放管。所述的第一曝气池以及第二曝气池采用射流曝气法溶氧,溶氧效果好,不堵塞,无 噪声,设备故障率低。本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工艺可处理较高浓度含氮或氨氮废水,传统生化工艺耐氨氮冲击浓度仅限 于150mg/L,而本工艺可达300mg/L。2)、流程简单,设备布置紧凑,池容小,可轻易实现设备一体化,比其他工艺节约投 资 15% 25%。3)、可利用原废水中含碳有机物作碳源获得较理想的C/N比,不仅减少碳源的补 充量,又可同时去除有机污染物,运行费用比其他工艺低15%左右。4)、本工艺适应于不同行业、不同成分的高浓度难处理废水,尤其针对化肥行业的 氨氮废水处理,具有独特的去除效果。根据处理工艺的要求,本工艺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多 种处理单元配套,处理具有复杂成份的难降解废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0/A/0工艺,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曝气池、 缺氧池以及第二曝气池,所述的第一曝气池也即O1段反应池,缺氧池也即A段反应池,第二 曝气池也即O2段反应池。高浓度含氨氮((300mg/L)废水自前处理工序(或输送泵)输入O1段反应池, O1段反应池设有供氧曝气装置,废水在曝气过程中,含氮化合物和部分有机物在多种细菌 的作用下,发生氨化和硝化反应,同时大部分污染物得到有效地去除。然后废水从O1段反应池自流到A段反应池,在A段反应池中,废水中的硝酸根氮 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基本完全转化为氮气而被排出A段反应池,同时还去除了大量的含 碳有机物。随后废水再从A段反应池自流到&段反应池,通过&段反应池的好氧曝气,将剩 余含氮化合物硝化及其他污染物作进一步的去除,从而实现达标排放。为维持O1段反应池和A段反应池的正常运行,并确保废水处理达标,O2段反应池 的出口设置了混合液回流和调节措施,通过混合液回流量调节和必要时外来碳源的加入, 从而为化段反应池和A段反应池的反应创造条件。所述的外来碳源也即补C,外来碳源通常为甲醇。沉淀池底部设有污泥回流管路和多余污泥排放管,保证各段反应所需的污泥浓 度,多余的污泥送往污泥处理工序处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如图2所示,安徽某化工有限公司是生产合成氨和氮肥的化工企业,废水总量为 1000m3/d,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浓度为COD :500mg/L NH3-N :300mg/L ss :200mg/LS2- :2. Omg/L C『2. Omg/L PH :6 9设计出水水质指标如下CODcr ≤ 300mg/L NH3-N ≤ 15mg/L ss≤ 50mg/LCN-≤ 0. 5mg/L s2-≤1. Omg/L PH :6 9根据上述水质特点及出水要求,设计废水处理流程如图2所示。图2中的处理流程是以本专利技术中的工艺为主线的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工艺。为防 止超高浓度的NH3-N对系统的冲击,在O1段反应池之前设置了吹脱塔,从而保证O1段反应 池中的反应不受高浓度NH3-N的影响,同时降低了废水处理系统中的碳源补充量。对于一般浓度((300mg/L)的氨氮废水可不设吹脱塔。经运行测试,主要污染因子达到如下去除效果,如表1所示表1 (单位:mg/L (PH 除外))权利要求1.一种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0/A/0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曝气池、 缺氧池以及第二曝气池,具体步骤如下1)、含氨氮废水经预处理后或不经预处理,由输送泵直接送入第一曝气池以去除C0D , 并发生氨化和硝化反应;2)、经过第一曝气池处理的废水自流进入缺氧池,缺氧池中有来自第二曝气池的回流 混合液以及外加碳源,废水中的硝酸根氮在缺氧池中的反硝化菌的作用下进行反硝化反 应,生成氮气排出缺氧池并消耗含碳有机物;3)、经过缺氧池处理的废水自流进入第二曝气池,进一步去除COD。并继续发生氨化和 硝化反应;第二曝气池的出水设有回流到缺氧池的混合液,以将剩余的硝酸盐氮再次反硝 化;其余经过第二曝气池处理的废水进入后续处理工艺以达标排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0/A/0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 氨氮废水经吹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O/A/O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曝气池、缺氧池以及第二曝气池,具体步骤如下:1)、含氨氮废水经预处理后或不经预处理,由输送泵直接送入第一曝气池以去除CODcr,并发生氨化和硝化反应;2)、经过第一曝气池处理的废水自流进入缺氧池,缺氧池中有来自第二曝气池的回流混合液以及外加碳源,废水中的硝酸根氮在缺氧池中的反硝化菌的作用下进行反硝化反应,生成氮气排出缺氧池并消耗含碳有机物;3)、经过缺氧池处理的废水自流进入第二曝气池,进一步去除COD。并继续发生氨化和硝化反应;第二曝气池的出水设有回流到缺氧池的混合液,以将剩余的硝酸盐氮再次反硝化;其余经过第二曝气池处理的废水进入后续处理工艺以达标排放。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廷非,韩厚强,刘庆臣,胡方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南风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