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转向动力缸的自动卸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60222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转向动力缸的自动卸荷结构,属汽车动力转向器领域。它由活塞、缸底座、缸盖、顶杆A、顶杆B、支撑管等构成,活塞的两端分别设有缸底座和缸盖,缸底座和缸盖内分别装有导杆A和导杆B,导杆A和导杆B上分别装有顶杆A和顶杆B,活塞内设有泄压孔,泄压孔内装有支撑管,支撑管两端分别通过弹簧装有钢球A和钢球B,钢球A和钢球B通过泄压孔分别与顶杆A和顶杆B活动链接。该卸荷结构是将通常由动力转向器配置的两个卸荷阀改由动力转向器和转向动力缸分别承担,使得转向系统里的动力转向器只要有一套卸荷阀即可满足转向系统的两路卸荷要求,简化了动力转向器的结构设计及转向器的外形尺寸,提高了动力转向器的可靠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转向动力缸的自动卸荷结构,属汽车动力转向器领域。技术背景现有汽车转向动力缸均不带卸荷阀,其卸荷行程由动力转向器内部自带的卸荷阀 决定。当一个转向系统需要配备两路卸荷系统时,如果仍然由转向器提供卸荷功能的话,就 会使动力转向器的设计很复杂,在整车上布置时也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转向系统需要配备两路卸荷阀时,将通常由 动力转向器配置的两个卸荷阀改由动力转向器和转向动力缸分别承担,即可以简化动力转 向器的结构设计,又能减小动力转向器的外形尺寸,并提高动力转向器的可靠性,便于动力 转向器在整车上布置的用于转向动力缸的自动卸荷结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用于转向动力缸的自动卸荷结构,它由活塞、缸底座、缸盖、导杆A、导杆B、顶 杆A、顶杆B、支撑管、钢球A、钢球B构成,其特征在于活塞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缸底座和缸 盖,缸底座和缸盖内分别通过0形密封圈安装有导杆A和导杆B,导杆A和导杆B上分别装 有顶杆A和顶杆B,活塞内部设置有泄压孔,泄压孔一端的端口内侧设置有小螺母,泄压孔 内装有支撑管,支撑管两端分别通过弹簧装有钢球A和钢球B,所述的钢球A和钢球B通过 泄压孔分别与顶杆A和顶杆B活动链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卸荷结构由泄压和顶杆两部分组成,其中泄压部分由弹簧、钢球、小螺母、支撑 管组成,顶杆部分由顶杆、导杆和密封圈组成。泄压部分安装在活塞上,在缸盖和缸底座上 分别安装一套顶杆,该卸荷结构是将通常由动力转向器配置的两个卸荷阀改由动力转向器 和转向动力缸分别承担,使得转向系统里的动力转向器不用设计两套卸荷阀,只要有一套 卸荷阀即可满足转向系统的两路卸荷要求,简化了动力转向器的结构设计及转向器的外形 尺寸,提高了动力转向器的可靠性,同时便于动力转向器在整车上的布置。附图说明附图为用于转向动力缸的自动卸荷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中1、缸底座,2、0形密封圈,3、导杆A,4、顶杆A,5、小螺母,6、钢球A,7、弹簧,8、 支撑管,9、活塞,10、缸盖,11、导杆B, 12、顶杆B, 13、钢球B, 14、泄压孔。具体实施方式该用于转向动力缸的自动卸荷结构由活塞9、缸底座1、缸盖10、导杆A3、导杆Bl 1、 顶杆A4、顶杆B12、支撑管8、钢球A6、钢球B19构成,活塞9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缸底座1和缸盖10,缸底座1和缸盖10内分别通过0形密封圈2安装有导杆A3和导杆B11,导杆A3 和导杆Bll上分别装有顶杆A4和顶杆B12。活塞9内部设置有泄压孔14,泄压孔14 一端的端口内侧设置有小螺母5,泄压孔 14内装有支撑管8,支撑管8两端分别通过弹簧7装有钢球A6和钢球B13,钢球A6和钢球 B13通过泄压孔14分别与顶杆A4和顶杆B12活动链接。该用于转向动力缸的自动卸荷结装配时,将钢球B13、弹簧7和支撑管8及钢球A6 依次装入活塞泄压孔14中,再将小螺母5拧紧。然后将顶杆A4和顶杆B12分别压入到导 杆A3和导杆Bll上,压入深度按设计要求,在导杆上安装好0形密封圈2后,再分别装配到 动力缸缸底座1和缸盖10上即可。该卸荷结构是将通常由动力转向器配置的两个卸荷阀改由动力转向器和转向动 力缸分别承担,使得转向系统里的动力转向器不用设计两套卸荷阀,只要有一套卸荷阀即 可满足转向系统的两路卸荷要求,工作时,活塞9在油压作用下向左移动,此时动力缸右腔 带压,液压油将活塞9右端的钢球B13打开,左端的钢球A6将液压油密封,动力缸正常工 作,当活塞9运行到指定的行程后,左边的顶杆A4将钢球A6顶开,使动力缸的左右腔油液 相通,从而使转向动力缸自动卸荷,反之亦然。该卸荷结构适用于需要两路卸荷阀的转向系 统,转向动力缸自带卸荷阀后,可以简化转向系统中的转向器的结构设计,便于动力转向器 在整车上的布置,同时也提高了转向系统的可靠性。权利要求1. 一种用于转向动力缸的自动卸荷结构,它由活塞(9)、缸底座(1)、缸盖(10)、导杆 八(3)、导杆8(11)、顶杆^4)、顶杆8(12)、支撑管(8)、钢球A(6)、钢球B(13)构成,其特征在 于活塞(9)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缸底座⑴和缸盖(10),缸底座⑴和缸盖(10)内分别通 过0形密封圈(2)安装有导杆A(3)和导杆B(Il),导杆A(3)和导杆B(Il)上分别装有顶 杆A(4)和顶杆B(12),活塞(9)内部设置有泄压孔(14),泄压孔(14) 一端的端口内侧设置 有小螺母(5),泄压孔(14)内装有支撑管(8),支撑管(8)两端分别通过弹簧(7)装有钢球 A (6)和钢球B (13),所述的钢球A (6)和钢球B (13)通过泄压孔(14)分别与顶杆A (4)和顶 杆B(12)活动链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转向动力缸的自动卸荷结构,属汽车动力转向器领域。它由活塞、缸底座、缸盖、顶杆A、顶杆B、支撑管等构成,活塞的两端分别设有缸底座和缸盖,缸底座和缸盖内分别装有导杆A和导杆B,导杆A和导杆B上分别装有顶杆A和顶杆B,活塞内设有泄压孔,泄压孔内装有支撑管,支撑管两端分别通过弹簧装有钢球A和钢球B,钢球A和钢球B通过泄压孔分别与顶杆A和顶杆B活动链接。该卸荷结构是将通常由动力转向器配置的两个卸荷阀改由动力转向器和转向动力缸分别承担,使得转向系统里的动力转向器只要有一套卸荷阀即可满足转向系统的两路卸荷要求,简化了动力转向器的结构设计及转向器的外形尺寸,提高了动力转向器的可靠性。文档编号F15B15/20GK201914311SQ20102068638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5日专利技术者傅早清 申请人:沙市久隆汽车动力转向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转向动力缸的自动卸荷结构,它由活塞(9)、缸底座(1)、缸盖(10)、导杆A(3)、导杆B(11)、顶杆A(4)、顶杆B(12)、支撑管(8)、钢球A(6)、钢球B(13)构成,其特征在于:活塞(9)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缸底座(1)和缸盖(10),缸底座(1)和缸盖(10)内分别通过O形密封圈(2)安装有导杆A(3)和导杆B(11),导杆A(3)和导杆B(11)上分别装有顶杆A(4)和顶杆B(12),活塞(9)内部设置有泄压孔(14),泄压孔(14)一端的端口内侧设置有小螺母(5),泄压孔(14)内装有支撑管(8),支撑管(8)两端分别通过弹簧(7)装有钢球A(6)和钢球B(13),所述的钢球A(6)和钢球B(13)通过泄压孔(14)分别与顶杆A(4)和顶杆B(12)活动链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早清
申请(专利权)人:沙市久隆汽车动力转向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