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工位扭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36167 阅读:3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三工位扭簧机构,包括壳体、L型转动座、转动轴、U型转动座、扭簧,L型转动座一端固定在转动轴的中部,另一端靠在U型转动座的下面,U型转动座一侧套在转动轴中部处,U型转动座的另一侧悬空且设置一个操作轴和一个操作孔;扭簧套在转动轴后部,扭簧的两端同时卡在L型转动座和U型转动座上;壳体上沿一个圆周间隔固定套有转动轮的六个销轴;在L型转动座设置两个由一根弹簧支撑在下部可转动的定位块,两个定位块活动端各设置一根销轴;转动轴穿过壳体后部并使两个定位块活动端顶在所述的两个转动轮上,两个定位块活动端的销轴卡在U型转动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转动轴切换位置时速度快,与操作者的操作力大小、快慢无关且能自动限位。(*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系统隔离开关设备
,尤其是一种驱动隔离开关刀闸转动的三个工位扭簧机构。
技术介绍
在电力系统隔离开关设备
中,隔离开关要实现合闸、隔离等工作状态的切换,需要隔离开关刀闸转动改变位置来实现,而刀闸是通过一个转动主轴来驱动的,传统的隔离开关驱动刀闸的转动主轴一般要由人工借助简单工具来使转动主轴转动带动刀闸转动改变位置实现隔离开关的合闸、隔离等工作状态的切换;这种操作方式受人的力气大小、操作经验影响较大,有时一次合不到位,还要靠人力加速度冲击到位,操作到位后又要用插销把转动主轴固定防止刀闸移位,因此操作较困难,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三工位扭簧机构,其转动轴切换位置时速度快,与操作者的操作力大小、快慢无关且能自动限位。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工位扭簧机构,包括壳体、L 型转动座、转动轴、U型转动座、扭簧,L型转动座一端固定在转动轴的中部,另一端靠在U 型转动座的下面;U型转动座一侧套在转动轴靠近中部处,U型转动座的另一侧悬空,U型转动座悬空的一侧设置一个操作轴和一个与操作轴间隔的操作孔;扭簧套在转动轴后部并处于U型转动座的中间,扭簧的两端同时卡在L型转动座和U型转动座上;壳体后部中间设置一个通孔,在壳体后部以通孔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间隔固定六个销轴,有六个转动轮套在所述的销轴上;在L型转动座与转动轴相固定一端设置两个可转动的定位块,两个定位块下部支撑一根弹簧使两个定位块常处于向外展开状态,两个定位块活动端各设置一根轴线与转动轴轴线相平行的销轴;转动轴穿过壳体后部中间通孔并使两个可转动的定位块活动端顶在所述六个转动轮其中的两个转动轮上,两个定位块活动端的销轴卡在U型转动座与转动轴相连接的一侧并以U型转动座转动时所述定位块活动端销轴向转动轴中心轴线移动的方式相连接。进一步,所述的壳体内的两侧各装有一个行程开关,在转动轴顺时针转动到位或逆时针转动到位同时使其中一个行程开关动作,与其他电器形成互锁。进一步,上述的三工位扭簧机构,壳体上还装有一个带拨块的插销和回位弹簧,所述的插销上的拨块与U型转动座相接触,当本扭簧机构应用于隔离开关时,壳体上的插销能使隔离开关处于某一状态如合闸时控制柜的门无法打开,确保安全。进一步,壳体上还设置一个面板,面板中间设置有一个通孔,面板上还设置与面板通孔间隔的圆弧形通孔,U型转动座悬空一侧的操作轴穿过面板中间的通孔,U型转动座悬空一侧操作孔中心落在面板圆弧形通孔中心线上。本技术利用U型转动座悬空的一侧设置一个操作轴和一个与操作轴间隔的操作孔用工具手动可转动U型转动座,由于扭簧的两端同时卡在L型转动座和U型转动座上,L型转动座与转动轴相固定一端又设置两个可转动的定位块,两个定位块活动端设置的销轴卡在U型转动座上,同时定位块活动端顶在转动轮上,U型转动座转动时一边使扭簧储能,一边又使定位块活动端销轴向转动轴中心轴线移动,这时定位块活动端也向转动轴中心轴线移动,一旦定位块的活动端脱离转动轮,扭簧储备能量就能通过其末端迅速带动L 型转动座转动同时带动转动轴转动,直到定位块的活动端在弹簧作用下卡到下一个转动轮停止,因此转动轴切换位置的转动是由扭簧储备能量迅速带动的,其切换位置时速度快,与操作者的操作力大小、快慢无关,转动轴到位后由于定位块和转动轮的作用自动限位,扭簧储备能量也释放完毕。在壳体上设置六个转动轮,转动轴切换一个位置时,L型转动座与转动轴相固定一端设置两个可转动的定位块活动端同时顶在所述六个转动轮其中的两个转动轮上,因此转动轴可切换三个位置,本技术能实现三个工位,当本技术与隔离开关刀闸的转动主轴相连接时,就能带动隔离开关刀闸转动三个工位。本技术与隔离开关的其它机构配合进一步提高隔离开关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操作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前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左视图。图4是本技术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隐藏壳体后部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三工位扭簧机构,包括壳体1、L型转动座2、 转动轴3、U型转动座4、扭簧5 ;L型转动座2 —端21固定在转动轴3的中部,另一端22靠在U型转动座4的下U型转动座4 一侧41套在转动轴3靠近中部处,U型转动座4的另一侧42悬空, U型转动座4悬空的一侧42设置一个操作轴421和一个与操作轴421间隔的操作孔422 ;扭簧5套在转动轴3后部并处于U型转动座4的中间,扭簧5的两端同时卡在L 型转动座2和U型转动座4上;壳体1后部中间设置一个通孔,在壳体1后部以通孔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间隔固定六个销轴6,有六个转动轮7套在所述的销轴6上;在L型转动座2与转动轴3相固定一端21设置两个可转动的定位块8,两个定位块8下部支撑一根弹簧9使两个定位块8常处于向外展开状态,两个定位块8活动端均设置一根轴线与转动轴3轴线相平行的销轴81 ;转动轴3穿过壳体1后部中间通孔并使两个可转动的定位块8活动端顶在所述六个转动轮7其中的两个转动轮上,两个定位块8活动端的销轴81卡在U型转动座4与转动轴3相连接的一侧41并以U型转动座4转动时所述定位块8销轴81向转动轴3中心轴线移动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的壳体1内的两侧各装有一个行程开关10。壳体1上还装有一个带拨块111的插销11和回位弹簧12,所述的插销11的拨块 111与U型转动座4相接触。壳体1上还设置一个面板12,面板12中间设置有一个通孔121,面板12上还设置与面板通孔121间隔的圆弧形通孔122,U型转动座4悬空一侧42的操作轴421穿过面板 12中间的通孔121,U型转动座4悬空一侧42操作孔422中心落在面板12圆弧形通孔122 中心线上。本技术使用时用一根带有套管和插销的工具,套管套在U型转动座4悬空一侧42的操作轴421上,同时插销插在U型转动座4悬空一侧42操作孔422上,转动U型转动座4使扭簧5储能,由于定位块8的销轴81卡在U型转动座4上,又由于U型转动座4 转动过程中定位块8的销轴81向转动轴3的轴线移动,定位块8的活动端也向转动轴3的轴线移动,一旦定位块8的活动端脱离转动轮7,扭簧5储备能量就通过其末端迅速带动L 型转动座2转动同时带动转动轴3转动,直到定位块8的活动端在弹簧9作用下卡到下一个转动轮7停止,扭簧5储备能量也释放完毕,因此转动轴3切换位置时迅速,到位后能自动限位。以上仅是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按权利要求作等同的改变都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三工位扭簧机构,包括壳体、L型转动座、转动轴、U型转动座、扭簧,其特征在于L型转动座一端固定在转动轴的中部,另一端靠在U型转动座的下面;U型转动座一侧套在转动轴靠近中部处,U型转动座的另一侧悬空,U型转动座悬空的一侧设置一个操作轴和一个与操作轴间隔的操作孔;扭簧套在转动轴后部并处于U型转动座的中间,扭簧的两端同时卡在L型转动座和U 型转动座上;壳体后部中间设置一个通孔,在壳体后部以通孔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间隔固定六个销轴,有六个转动轮套在所述的销轴上;在L型转动座与转动轴相固定一端设置两个可转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工位扭簧机构,包括壳体、L型转动座、转动轴、U型转动座、扭簧,其特征在于:L型转动座一端固定在转动轴的中部,另一端靠在U型转动座的下面;U型转动座一侧套在转动轴靠近中部处,U型转动座的另一侧悬空,U型转动座悬空的一侧设置一个操作轴和一个与操作轴间隔的操作孔;扭簧套在转动轴后部并处于U型转动座的中间,扭簧的两端同时卡在L型转动座和U型转动座上;壳体后部中间设置一个通孔,在壳体后部以通孔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间隔固定六个销轴,有六个转动轮套在所述的销轴上;在L型转动座与转动轴相固定一端设置两个可转动的定位块,两个定位块下部支撑一根弹簧使两个定位块常处于向外展开状态,两个定位块活动端各设置一根轴线与转动轴轴线相平行的销轴;转动轴穿过壳体后部中间通孔并使两个可转动的定位块活动端顶在所述六个转动轮其中的两个转动轮上,两个定位块活动端的销轴卡在U型转动座与转动轴相连接的一侧并以U型转动座转动时所述定位块活动端销轴向转动轴中心轴线移动的方式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宝根蒋余建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科力特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