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文聪专利>正文

鼓齿角向挠性联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30669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传动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鼓齿角向挠性联轴器。该联轴器包括主、被动机端半联轴节和鼓齿联轴器半联轴节,鼓齿联轴器半联轴节套设于被动机端半联轴节上且两者通过内、外齿相啮合,该联轴器还包括角向器、膜片组和两个对接盘,角向器的一侧由内向外依次连接有膜片组、对接盘I和主动机端半联轴节,角向器的另一侧由内向外依次连接有对接盘II、鼓齿联轴器半联轴节和被动机端半联轴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联轴器不但可以自动调整、控制及补偿主、被动机的轴向移动和角向偏移,使齿轮面的磨损程度降低到最低;还可以减少主动机与被动机传动产生的振动、降低噪音、增加鼓齿的使用寿命,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传动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鼓齿角向挠性联轴器
技术介绍
鼓齿型联轴器是一种轴径粗,靠齿咬合联接主动机与被动机,中间传动功率特别大的联轴器。由于鼓齿型联轴器是齿轮咬合转动,且具有轴径粗、功率大的特点,所以在工作时会出现振动很大,噪音特别响的弊端。当齿轮连接转动时,由于功率大、振动力大,往往发现主动机与被动机的轴,出现轴向移动的现象,由于齿轮转动是钢性硬件接触磨合,当主动机与被动机的轴,任何一方出现轴向移动,都会使轴向移动一面的齿轮受力,加快磨损, 使齿轮联轴器的使用寿命降低。鼓齿型联轴器虽然具有使用年限短、振动力大、噪音高等弊端,但由于其具有轴径粗、传递功率大等特点,又是大型设备中不可缺少的结构之一,因此,鼓齿型联轴器的缺陷仍是摆在全世界重大设备装配中需要克服的一大难题。针对上述情况,迫切的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开发出一种可以弥补现有鼓齿联轴器不足的新型联轴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鼓齿角向挠性联轴器,该联轴器能够自动调整、控制及补偿主、被动机的轴向移动和角向偏移,使齿轮面的磨损程度降低到最低。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种鼓齿角向挠性联轴器,该联轴器包括主、被动机端半联轴节和鼓齿联轴器半联轴节,所述鼓齿联轴器半联轴节套设于被动机端半联轴节上且两者通过内、外齿相啮合, 其特征在于该联轴器还包括角向器、膜片组和两个对接盘,所述角向器的一侧由内向外依次连接有膜片组、对接盘I和主动机端半联轴节,角向器的另一侧由内向外依次连接有对接盘II、鼓齿联轴器半联轴节和被动机端半联轴节。其中,所述角向器包括十字轴和两个连接盘;所述十字轴包括注油嘴和对称设在注油嘴四端的四个空心轴,四个空心轴与注油嘴构成十字形结构,四个空心轴的端部分别套设有滚针轴承;所述两个连接盘的相对一面上分别设有两个凸耳,四个凸耳分别对应着套设于空心轴端部的四个滚针轴承上;通过注油嘴向四个空心轴中注油,以此对空心轴端部的各滚针轴承进行润滑。其中,所述每个滚针轴承的外侧分别通过挡片和弹簧挡圈进行密封。其中,所述主动机端半联轴节包括轴连接套和设置在轴连接套一侧的法兰盘,所述膜片组和对接盘I通过螺栓I、螺母I与角向器的一个连接盘相连接,所述对接盘I与主动机端半联轴节的法兰盘II通过内六角螺栓相连接。其中,所述螺栓I上套设有一缓冲套。其中,所述鼓齿联轴器半联轴节包括轴连接套和设置在轴连接套一侧的法兰盘, 所述对接盘II与角向器的另一连接盘通过内六角螺栓相连接,所述对接盘II通过螺栓II、 螺母II与鼓齿联轴器半联轴节的法兰盘相连接。其中,所述被动机端半联轴节包括轴连接套,该轴连接套的外壁设有外齿,所述鼓齿联轴器半联轴节的轴连接套内壁设有与外齿相配合的内齿,并通过该内齿与外齿相啮合。其中,所述膜片组为重叠膜片组,其是由双面铆钉将各弹性薄片穿接,再由液力冲压制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为了延长鼓齿型联轴器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加入了膜片组的结构,可使主动机和被动机在运行中自动调整两轴之间的距离,能补偿运行中产生的轴向移动和角向偏移, 运转更稳定、可靠。特别是该膜片组采用重叠膜片组时,使联轴器在轴径相同的情况下,额定扭矩比其它膜片联轴器高50 %,传递功率扭矩大,降低启动电流功率,无振动,无噪音,使用寿命可延长4-5倍。2、由于现有鼓齿联轴器的角向偏移度为3°,但膜片组的角向偏移度为1°,为了使膜片组可以应用到鼓齿联轴器中,本专利技术增加了角向器的结构(其角向偏移度为3° ), 通过该角向器可以补偿鼓齿联轴器与膜片组之间的差额,使膜片组可以顺利的应用于本专利技术中。3、本专利技术的联轴器不但可以自动调整、控制及补偿主、被动机的轴向移动和角向偏移,使齿轮面的磨损程度降低到最低;还可以减少主动机与被动机传动产生的振动,从而起到降低噪音、增加鼓齿使用寿命的作用,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联轴器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右视图(即从被动机端半联轴节的方向观看的正投影视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即本专利技术联轴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联轴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中,1-被动机端半联轴节,101-被动机端半联轴节的轴连接套,2-主动机端半联轴节,201-主动机端半联轴节的轴连接套,202-主动机端半联轴节的法兰盘,3-角向器, 301-十字轴,302-连接盘,303-注油嘴,304-空心轴,305-滚针轴承,306-凸耳,307-挡片,308-弹簧挡圈,4-重叠膜片组,5-缓冲套,6-螺栓I,7-螺母I,8-垫圈I,9-对接盘I, 10-对接盘II,11-内六角螺栓,12-垫圈III,13-螺母II,14-螺母II,15-垫圈II,16-鼓齿联轴器半联轴节,161-鼓齿联轴器半联轴节的轴连接套,162-鼓齿联轴器半联轴节的法兰盘。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鼓齿角向挠性联轴器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联轴器包括被动机端半联轴节1、主动机端半联轴节2、角向器3、膜片组4、鼓齿联轴器半联轴节16和两个对接盘。角向器3的左侧由内向外依次连接有膜片组4、对接盘19和主动机端半联轴节2,角向器3的右侧由内向外依次连接有对接盘1110、鼓齿联轴器半联轴节16和被动机端半联轴节1。如图4所示,角向器3包括十字轴301和两个连接盘302,十字轴301包括注油嘴 303和四个空心轴304,注油嘴303呈立方体结构、其上下左右四个面上分别设有向空心轴传输润滑油的输油孔;四个空心轴304分别固接在注油嘴带有输油孔的四个面上、并与注油嘴303构成十字形结构。四个空心轴304的端部分别套设两个滚针轴承305,两个连接盘的相对一面上分别设有两个凸耳306,四个凸耳306分别套设于空心轴304端部的滚针轴承 305上;通过注油嘴303向四个空心轴304中注油,用来对空心轴端部的各滚针轴承进行润滑。每个滚针轴承305的外侧分别设有一挡片307,再通过弹簧挡圈308将挡片307密封在滚针轴承上,挡片和弹簧挡圈的设计用于防止润滑油外漏。膜片组为重叠膜片组4,其采用双面铆钉将几十片弹性薄片在两端分别穿入,再安上两个铆帽,用液力分两次冲压制成。主动机端半联轴节2包括一轴连接套201和设置在轴连接套201 —侧的法兰盘202,鼓齿联轴器半联轴节16包括一轴连接套161和设置在轴连接套一侧的法兰盘162,被动机端半联轴节1包括一轴连接套101。对接盘19、膜片组4和角向器3的一个连接盘302上均设有轴向贯穿的安装孔,用螺栓16穿过上述各部件的安装孔,将对接盘19、膜片组4安装在角向器的一个连接盘302上,为了使膜片组4在轴向移动时,对其轴向和角向的偏移起到缓冲作用,在螺栓16的外面套接有一缓冲套5,为了使上述各部件连接更紧固,在螺栓6的尾部套接有一垫圈18,然后用螺母17旋紧。主动机端半联轴节2的法兰盘和对接盘19上均设有轴向贯穿的安装孔,二者通过内六角螺栓11和垫圈 III12进行固接。鼓齿联轴器半联轴节的轴连接套161套在被动机端半联轴节的轴连接套 101上、且被动机端半联轴节的轴连接套101的端部顶在鼓齿联轴器半联轴节的法兰盘162 上,被动机端半联轴节的轴连接套101外壁设有外齿,鼓齿联轴器半联轴节的轴连接套161 内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鼓齿角向挠性联轴器,该联轴器包括主、被动机端半联轴节和鼓齿联轴器半联轴节,所述鼓齿联轴器半联轴节套设于被动机端半联轴节上且两者通过内、外齿相啮合,其特征在于:该联轴器还包括角向器、膜片组和两个对接盘,所述角向器的一侧由内向外依次连接有膜片组、对接盘I和主动机端半联轴节,角向器的另一侧由内向外依次连接有对接盘II、鼓齿联轴器半联轴节和被动机端半联轴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聪
申请(专利权)人:李文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