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刚专利>正文

天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19467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天窗,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天窗在窗扇和窗框的结合处设置了许多沟渠结构,不但增加了天窗的成本和重量,还降低了天窗的可靠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要点是:窗扇与窗框的结合面呈坡形配合,该结合面位于窗框的上面、窗扇的下面,所说的坡形为内高外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途是:设置在阳光房坡形房顶,用于换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天窗
技术介绍
天窗多应用于坡屋顶阳光房的房顶。因排水需要,坡屋顶阳光房的房顶都倾斜的。 天窗一般是由窗框、窗扇和铰链构成,其中窗框口呈台阶形,窗扇落在窗框口的一圈台阶 上,窗扇与窗框的结合面为台阶。天窗的基本要求是开启时自如,关闭时密封,所说的密封 主要是指气密和水密,所说的水密,一方面是指外面的雨水绝对不能渗入室内,另一方面是 指室内的结露在窗扇的水滴也不能掉入室内。外面的渗水多是从窗框和窗扇之间的结合部 进入的。由于台阶的宽度较窄(大大小于窗框的宽度),因此二者的结合面即密封面的面积 较小,密封效果有限;其次台阶位于窗框的里侧,且低于窗框,天窗外面的雨水很容易从窗 框进入密封面。为解决该问题,目前市场上的天窗,在窗扇和窗框的结合处设置了许多沟渠 结构,在这些沟渠中,有的沟渠用于排水,有的沟渠用于密封,十分复杂。复杂的窗扇和窗框 结构,不但增加了天窗的成本和重量,还降低了天窗的可靠性。这是因为,有一个部件或结 构产生偏差,就要影响整个天窗的性能。部件或结构越多,出现偏差的可能性就越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扇与窗框呈坡形配合的天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有窗扇和窗框,其特征是窗扇与窗框的结合面 呈坡形配合,该结合面位于窗框的上面、窗扇的下面,所说的坡形为内高外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当窗扇落在窗框上时,其结合面即密封 面的宽度为窗框的宽度,再加上窗框的密封面呈坡形,使得密封面的面积显著地扩大,大大 提高了密封效果;2、由于斜坡结合,归位容易,且一旦变形或尺寸出现偏差,能自动补偿,密 封效果好;3、由于斜坡内高外低,天窗(窗框)外面的雨水不可能进入天窗内;4、结露在窗扇 的水滴还能从斜坡流出天窗外;5、取消了所有的沟渠,使窗扇与窗框的结构大大简化,不但 方便了加工、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天窗的可靠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是天窗关闭时的示意图。图2是天窗开启时的示意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天窗由窗框2、窗扇3和铰链1构成,所说的窗扇3由带副框的玻璃31和主框32组成,带副框的玻璃是玻璃311镶在副框312上,带副框的玻璃31安装在主框32的上面, 安装方式是在副框312和主框32的对应处各向外伸出一个直角连接边3121和321,直角 连接边3121与副框312构成一个槽形,直角连接边321与主框32构成另一个槽形,U形连 接件7的两个边分别插入上述两个槽里,U形连接件与槽为紧配合。所说的结合面位于窗扇3的下面,具体是指主框32的下面,即窗扇的主框32与窗 框2的结合面呈坡形配合,该结合面即密封面位于窗框的上面、窗扇的主框的下面。为使 密封面间隙更小,且不影响窗扇开启与关闭,将坡形设计成圆弧状坡形,即窗框的上端线21 和主框32的下端线322为同圆心的圆弧线,该圆弧线的圆心与铰链轴的圆心重合。导水板 6的一端固定在窗框坡形的最高端,导水板的另一端伸向室内。当带副框的玻璃上有结露的 水滴时,会落入导水板上,经坡形导入室外。参见图3,所说的铰链1为通长铰链,由轴11、内套12和轴套13组成,且铰链的两 端均长于窗框2、窗扇3,轴套和内套的断面呈蜗牛状圆弧线(即半径连续变化的曲线)到外 端,轴套的里端呈S形,S形的上圆弧与轴铰接,内套的里端插入S形的下圆弧。参见图1, 当窗扇落在窗框上时,内套圆弧线完全贴在轴套圆弧线的内壁(二者曲率相同);L形连接 件4 一端固定到内套12的外端,另一端固定到窗框2上;Y形连接件5 —端与轴套13的外 端连接,一端固定到窗扇3的副框312上,一端固定到窗扇的主框32上。铰链的长度长于 窗框、窗扇的长度,使铰链在窗框、窗扇的两端能够多出5-lOcm,这样一来,L形和Y形连接 件将天窗的铰链侧完全档住,Y形连接件还形成的排水沟。参见图2,当窗扇按逆时针开启 时,铰链中的轴套按逆时针旋转,轴套里端的S形的下圆弧也随着逆时针旋转,S形的下圆 弧逐渐脱离内套的里端,轴套和内套有一部分圆弧线分开。由于铰链为通长铰链,所以该铰 链的同轴度好,载荷大,使得窗扇开关自如。以上所涉及的部件均为型材,最好为铝型材。8是隔热条,镶在窗框2和主框32的室内侧。本实施例的隔热条选择木材。权利要求1.一种天窗,它有窗扇和窗框,其特征是窗扇与窗框的结合面呈坡形配合,该结合面 位于窗框的上面、窗扇的下面,所说的坡形为内高外低。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窗,其特征是所说的窗扇由带副框的玻璃和主框组成, 带副框的玻璃安装在主框的上面,具体是在副框和主框的对应处各向外伸出一个直角连接 边,一个直角连接边与副框构成一个槽形,另一个直角连接边与主框构成另一个槽形,U形 连接件的两个边分别插入上述两个槽里,U形连接件与槽为紧配合;所说的结合面位于主 框的下面。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窗,其特征是所说的坡形为圆弧状坡形,即窗框的上端线 和窗扇的下端线为同圆心的圆弧线,该圆弧线的圆心与铰链轴的圆心重合。4.按照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天窗,其特征是导水板的一端固定在窗框坡形的 最高端,导水板的另一端伸向室内。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天窗,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天窗在窗扇和窗框的结合处设置了许多沟渠结构,不但增加了天窗的成本和重量,还降低了天窗的可靠性。本专利技术的要点是窗扇与窗框的结合面呈坡形配合,该结合面位于窗框的上面、窗扇的下面,所说的坡形为内高外低。本专利技术的用途是设置在阳光房坡形房顶,用于换气。文档编号E04D13/03GK102127951SQ20111008304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日专利技术者李刚 申请人:李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窗,它有窗扇和窗框,其特征是:窗扇与窗框的结合面呈坡形配合,该结合面位于窗框的上面、窗扇的下面,所说的坡形为内高外低。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
申请(专利权)人:李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