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登平专利>正文

一种起重机工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119348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大型起重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起重机工装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水平面内设有两根相互平行的导轨,导轨上对称且水平设有与其轨长方向垂直的工装端梁,工装端梁上设有支承待加工的起重机端梁的移动工作台,导轨的中段上方设有支承待加工的起重机主梁的工装支撑梁。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工装支撑梁与工装端梁均位于水平方向,调节工装支撑梁的高度,确保待加工的起重机的主梁与端梁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从而实现待加工的起重机的主梁与端梁在焊接过程中焊缝位置的对应,避免材料变形现象的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型起重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起重机工装装置
技术介绍
桥(门)式起重机是现代工业生产和起重运输中实现实现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 化得重要工具和设备,桥式起重机横架于车间、仓库和料场上空进行物料吊运的起重设备。 桥(门)式起重机的桥架沿铺设在两侧高架上的轨道纵向运行,可以充分利用桥架下面的 空间吊运物料,不受地面设备的阻碍,所以桥(门)式起重机在室内外工矿企业、钢铁化工、 铁路交通、港口码头以及物流周转等部门和场所均得到广泛的运用。然而,由于桥(门)式 起重机的体积大,重量重,在其端梁和主梁的拼装、焊接过程中,端梁与主梁难以保证水平 造成端梁与主梁之间的焊缝的位置不对齐,甚至引起材料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起重机工装装置,能够确保端梁与主梁的中心线始终保持 水平,避免端梁与主梁在焊接过程中焊缝的位置不对齐以及引起的材料变形现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起重机工装装置,水平面内设有 两根相互平行的导轨,导轨上对称且水平设有与其轨长方向垂直的工装端梁,工装端梁上 设有支承待加工的起重机端梁的移动工作台,导轨的中段上方设有支承待加工的起重机主 梁的工装支撑梁。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工装支撑梁与工装端梁均位于水平方向,调节工装支撑梁的 高度,确保待加工的起重机的主梁与端梁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从而实现待加工的 起重机的主梁与端梁在焊接过程中焊缝位置的对应,避免材料变形现象的出现。附图说明图1是该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该装置的侧视图;图3是该装置的端面剖视图;图4是图1的A-A方向视图;图5是图1的B-B局部放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起重机工装装置,水平面内设有两根相互平行的导轨10,导轨10上对称且水 平设有与其轨长方向垂直的工装端梁20,工装端梁20上设有支承待加工的起重机端梁的 移动工作台30,导轨10的中段上方设有支承待加工的起重机主梁的工装支撑梁40。工装 支撑梁40主要用于支撑待加工的起重机的主梁,当待加工的起重机的主梁位置调定后,根 据待加工的起重机主梁的长度,调节工装端梁20的位置,使待加工的起重机端梁与待加工的起重机主梁的位置相吻合。移动工作台30可以在工装端梁20上移动,根据待加工的起 重机端梁的长度,调节移动工作台30的位置。其中,工装端梁20的移动方向与工装端梁20 上移动工作台30的移动方向刚好垂直,这样才可以满足待加工的起重机的端梁和主梁的 工装要求。进一步的,为了使移动工作台可以方便的在工装端梁20上移动,工装端梁20上设 有与其梁长方向一致的滑轨50,移动工作台30设于滑轨50上,二者构成滚动或者滑动配合。更进一步的,移动工作台30以工装端梁20的中心对称分布,工装端梁20,移动工 作台30与工装端梁20中部的动力机构之间设有第一丝杆螺母机构60。动力机构一般选用 电动机,通过电动机带动第一丝杆螺母机构60的转动,实现移动工作台30保持相向或者相 背离的运动。所述的移动工作台30的台面上设有竖直的挡板31,挡板31位于移动工作台30靠 近导轨10 —侧的台面的边缘处。这样,移动工作台30在支承待加工的起重机端梁的同时, 挡板31可以夹紧待加工的起重机端梁的端部,防止其移动。所述的工装支撑梁40位于水平面内且与工装端梁20平行,工装支撑梁40架设设 在可竖直升降的推杆42上,工装支撑梁40的的梁长大于两导轨10之间的宽度。由于待加 工的起重机主梁跨度大,重量大,因此当待加工的起重机主梁吊装到工装支撑梁40上后, 需要推杆42将其托举到一定高度,保持与工装端梁20的高度一致,从而保证待加工的起重 机的工装要求。同时,为了确保起重机主梁之间与端梁的位置关系的对应,工装支撑梁40 的的梁长应大于两导轨10之间的宽度。进一步的,推杆42有两根,对称设置于靠近导轨10的内侧,推杆42之间设有第二 丝杆螺母机构80,第二丝杆螺母机构80与动力机构相连。同上所述,动力机构选用电动机, 通过第二丝杆螺母机构80带动推杆42同步垂直升降,两根推杆42对称设置于靠近导轨10 的内侧能够均勻地承受主梁的重量。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横梁40的两端设有限位导向机构60,支撑横梁40的外端 和限位导向机构60的内端分别设有滑块41、61,滑块41的端部开有槽口,滑块61设于该槽 口内,二者构成滑动配合。这样,就可以确保支撑横梁40在竖直方向运动,防止待加工的起 重机主梁的倾斜。为方便移动工装端梁20,所述的工装端梁20的下部设有小车21,小车21的滚轮 与导轨10构成滚动配合,工装端梁20的两端设有固定支撑台90。固定支撑台90可用于最 大规格桥(门)式起重机双梁起重机端梁的工装。本技术方案不仅可以用于双梁桥(门)式起重机的工装,还可以用于单梁桥(门) 式起重机的工装。在工装过程中,只需要在工装支撑梁40上标定一根主梁的位置并与工装 端梁20上的端梁位置相对应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起重机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平面内设有两根相互平行的导轨(10),导轨 (10)上对称且水平设有与其轨长方向垂直的工装端梁(20),工装端梁00)上设有支承待 加工的起重机端梁的移动工作台(30),导轨(30)的中段上方设有支承待加工的起重机主 梁的工装支撑梁GO)。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机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工装端梁00)上设有与 其梁长方向一致的滑轨(50),移动工作台(30)设于滑轨(50)上,二者构成滚动或者滑动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机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工作台(30) 以工装端梁00)的中心对称分布,移动工作台(30)与工装端梁00)中部的动力机构之间 设有第一丝杆螺母机构(7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机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工作台(30) 的台面上设有竖直的挡板(31),挡板(31)位于移动工作台(30)上靠近导轨(10) —侧的台 面的边缘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机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装支撑梁GO) 位于水平面内且与工装端梁00)平行,工装支撑梁GO)架设设在可竖直升降的推杆G2) 上,工装支撑梁GO)的的梁长大于两导轨(10)之间的宽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机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杆0 有两 根,对称设置于靠近导轨(10)的内侧,两推杆0 之间设有第二丝杆螺母机构(80),第二 丝杆螺母机构(80)与动力机构相连。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机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装支撑横梁 (40)的两端设有限位导向机构(60),支撑横梁00)的外端和限位导向机构(60)的内端分 别设有滑块G1)、(61),滑块Gl)的端部开有槽口,滑块(61)设于该槽口内,二者构成滑 动配合。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机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装端梁00)的 下部设有小车(21),小车的滚轮与导轨(10)构成滚动配合。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机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装端梁00)的 两端设有固定支撑台(90)。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大型起重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起重机工装装置。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水平面内设有两根相互平行的导轨,导轨上对称且水平设有与其轨长方向垂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起重机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平面内设有两根相互平行的导轨(10),导轨(10)上对称且水平设有与其轨长方向垂直的工装端梁(20),工装端梁(20)上设有支承待加工的起重机端梁的移动工作台(30),导轨(30)的中段上方设有支承待加工的起重机主梁的工装支撑梁(4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登平
申请(专利权)人:李登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