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式金属扭剪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18979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结构减震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墙式金属扭剪阻尼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剪切金属块1、转动板2、前后盖板3,其主要特征在于:前后盖板3分别扣在转动板2的两个表面上,前后盖板3内侧开设圆环形凹槽并形成剪切键4,剪切键4相对于整个圆环可忽略其面积,转动板2相应位置开设贯通槽,剪切金属块1穿过转动板2并嵌入盖板3的凹槽中,紧固螺栓6固定盖板3并预压紧转动板2、剪切金属块1。当发成层间相对变位时,转动板2将发生绕转轴14的转动,剪切键4对金属块1产生剪切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满足了工程上对于金属剪切阻尼器较大行程的需要,实现了金属阻尼器的壁式设置,提高了建筑空间利用效率,美观实用,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结构减震控制
,涉及一种墙式金属扭剪阻尼器
技术介绍
铅阻尼器是一类利用铅的塑性变形耗散地震能量的一种减震控制装置。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8年7月23日公布了一种“剪切型铅阻尼器”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该阻尼器包括上下两个盖板1,滑动板2和剪切铅块3,将铅块放置在盖板1和滑动板 2间的凹槽内,利用铅块的剪切耗能,解决了常规铅剪切阻尼器铅块与上下盖板连接困难的问题,但不能满足工程上对于铅剪切阻尼器大行程的需要。同时,现有铅剪切阻尼器大多采用斜撑式布设方式,占用建筑空间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的实用性和美观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铅剪切阻尼器难以满足工程上对于阻尼器大行程的需要,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墙式金属扭剪阻尼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方案如下墙式金属扭剪阻尼器,包括剪切金属块 1、转动板2、前后盖板3、其特征在于前后盖板3分别扣在转动板2的两个表面上,前后盖板3内侧开设圆环形布置的凹槽,凹槽之间的盖板形成剪切键4,转动板2与前后盖板3上凹槽相对的位置开设贯通槽,剪切金属块1穿过转动板2上的贯通槽并嵌入盖板3的凹槽中,转轴(14)穿过盖板C3)及转动板O),紧固螺栓6固定盖板3并预压紧转动板2、剪切金属块1。前后盖板3直接与结构楼层梁一 13连接,转动板2通过连接销钉9与连接钢板 7上的连接耳板8相连,连接钢板7直接与结构楼层梁二 12连接。在竖向上剪切金属块1 位于整个耗能构件的顶端。当发成层间相对变位时,滑动板2将发生绕转轴14的转动,剪切键4对金属块1产生剪切作用,通过剪切铅块的塑性变形消耗地震能量。剪切键4相对于圆环形凹槽可忽略其面积。所述的剪切金属块1为具有常温下再结晶特性的铅。在所述连接耳板8上可设滑槽。在所述连接钢板7外侧沿两边设置稳定角钢10,稳定角钢10与连接钢板7通过连接螺栓11连接。所述前后盖板3之间设置辅助夹板5。在阻尼器周围采用纤维复合隔墙条板等复合轻质板材与钢筋网片进行围护,室内设置可用装卸式薄壁隔音保温墙板进行防护,围护结构需满足阻尼器转动变形的要求。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和益处在于,简化了铅阻尼器的加工工艺的同时满足了工程上对于铅剪切阻尼器大行程的需要,壁式布设方式提高了建筑空间的利用效率,对于铅阻尼器的应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附图说明附图1是墙式金属扭剪阻尼器。图中,1-剪切金属块,2-转动板,3-盖板,4-剪切键,5-辅助夹板,6_紧固螺栓, 7-连接钢板,8-连接耳板,9-连接销钉,10-稳定角钢,11-连接螺栓,12-结构楼层梁, 13-结构楼层梁,14-转轴。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具体技术方案和附图详细叙述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转动型壁式剪切阻尼器如图1所示,包括剪切金属块1、转动板2、前后盖板3、其特征在于前后盖板3分别扣在转动板2的两个表面上,前后盖板3内侧开设圆环形布置的凹槽,凹槽之间的盖板形成剪切键4,转动板2与前后盖板3上凹槽相对的位置开设贯通槽,剪切金属块1穿过转动板2上的贯通槽并嵌入盖板3的凹槽中,转轴(14)穿过盖板(3)及滑动板(2),紧固螺栓6固定盖板3并预压紧转动板2、剪切金属块1。前后盖板3直接与结构楼层梁一 13连接,转动板2通过连接销钉9与连接钢板7上的连接耳板8相连,连接钢板7直接与结构楼层梁二 12连接。在竖向上剪切金属块1位于整个耗能构件的顶端。当发成层间相对变位时,滑动板2将发生绕转轴14的转动,剪切键4对金属块1产生剪切作用,通过剪切铅块的塑性变形消耗地震能量。在阻尼器周围采用纤维复合隔墙条板等复合轻质板材与钢筋网片进行围护,室内设置可用装卸式薄壁隔音保温墙板进行防护,围护结构需满足阻尼器转动变形的要求。权利要求1.墙式金属扭剪阻尼器,包括剪切金属块(1)、转动板( 、前后盖板(3),其特征在于 前后盖板C3)分别扣在转动板O)的两个表面上,前后盖C3)板(3)内侧开设圆环形布置的凹槽,凹槽之间的盖板形成剪切键G),转动板( 与前后盖板C3)上凹槽相对的位置开设贯通槽,剪切金属块(1)穿过转动板(2)上的贯通槽并嵌入盖板(3)的凹槽中,转轴(14) 穿过盖板C3)及滑动板O),紧固螺栓(6)固定盖板(3)并预压紧转动板O)、剪切金属块 (1);前后盖板(3)直接与结构楼层梁一(13)连接,转动板(2)通过连接销钉(9)与连接钢板(7)上的连接耳板(8)相连,连接钢板(7)直接与结构楼层梁二(1 连接;在竖向上剪切金属块(1)位于整个耗能构件的顶端;当发成层间相对变位时,滑动板(2)将发生绕转轴 (14)的转动,剪切键(4)对金属块(1)产生剪切作用,通过剪切铅块的塑性变形消耗地震能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式金属扭剪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剪切金属块(1) 为具有常温下再结晶特性的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式金属扭剪阻尼器,其特征在于连接耳板(8)上开设滑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式金属扭剪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钢板(7)外侧沿两边设置稳定角钢(10),稳定角钢(10)与连接钢板(7)通过连接螺栓(11)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式金属扭剪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盖板(3)之间设置辅助夹板(5)。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结构减震控制
,涉及一种墙式金属扭剪阻尼器。本专利技术包括剪切金属块1、转动板2、前后盖板3,其主要特征在于前后盖板3分别扣在转动板2的两个表面上,前后盖板3内侧开设圆环形凹槽并形成剪切键4,剪切键4相对于整个圆环可忽略其面积,转动板2相应位置开设贯通槽,剪切金属块1穿过转动板2并嵌入盖板3的凹槽中,紧固螺栓6固定盖板3并预压紧转动板2、剪切金属块1。当发成层间相对变位时,转动板2将发生绕转轴14的转动,剪切键4对金属块1产生剪切作用。本专利技术满足了工程上对于金属剪切阻尼器较大行程的需要,实现了金属阻尼器的壁式设置,提高了建筑空间利用效率,美观实用,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文档编号E04B1/98GK102155056SQ201110082778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日专利技术者付仰强, 滕飞, 纪金豹, 赵堃宇, 闫维明 申请人:北京工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墙式金属扭剪阻尼器,包括剪切金属块(1)、转动板(2)、前后盖板(3),其特征在于:前后盖板(3)分别扣在转动板(2)的两个表面上,前后盖(3)板(3)内侧开设圆环形布置的凹槽,凹槽之间的盖板形成剪切键(4),转动板(2)与前后盖板(3)上凹槽相对的位置开设贯通槽,剪切金属块(1)穿过转动板(2)上的贯通槽并嵌入盖板(3)的凹槽中,转轴(14)穿过盖板(3)及滑动板(2),紧固螺栓(6)固定盖板(3)并预压紧转动板(2)、剪切金属块(1);前后盖板(3)直接与结构楼层梁一(13)连接,转动板(2)通过连接销钉(9)与连接钢板(7)上的连接耳板(8)相连,连接钢板(7)直接与结构楼层梁二(12)连接;在竖向上剪切金属块(1)位于整个耗能构件的顶端;当发成层间相对变位时,滑动板(2)将发生绕转轴(14)的转动,剪切键(4)对金属块(1)产生剪切作用,通过剪切铅块的塑性变形消耗地震能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维明付仰强纪金豹赵堃宇滕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