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纯天然植物药材为主要药用成分的具有解毒消痤、祛斑功效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药物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蒲公英40-1000、千里光50-1100、侧柏叶50-1100、大血藤50-1100、柴胡50-1100、川木通40-1000、白芷50-1100、皂角刺10-360。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药物主要功能主治为:祛风清热、解毒消痤,用于风热逆上所致的痤疮、黄褐斑,并有明显的抗菌、清热解毒、祛痘润肤、润肠通便及抗炎消肿之作用。临床试验结果还表明,对异常舌象、脉象均有一定疗效。可适用于中医辩证属肝肾阴虚、血滞血瘀的特发性、继发性黄褐斑患者以及粉刺、丘疹、脓疱表现为主的Ⅰ度、Ⅱ度痤疮,中医辩证属肺经风热、肠胃湿热型的粉刺患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纯天然植物药材为主要药用成分的具有解毒消痤、祛斑功效的药物组合物。
技术介绍
黄褐斑为皮肤科常见的色素性皮肤病,《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决》认为其“原于忧思抑郁,血弱不华,火燥结滞而生于面上,妇女多有之”。肝肾阴虚、阴虚火旺、气滞血瘀是黄褐斑的主要病因病机。痤疮是皮肤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面部,多因肺经风热、肠胃湿热所致,临床上多以清热凉血、清热化湿通腑为治法。从传统医学中寻找有价值的线索,增加治疗手段已成为治疗痤疮、黄褐斑的一种重要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对各种痤疮、黄褐斑具有较好治疗作用的药物组合物。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治疗痤疮、黄褐斑的药物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蒲公英40-1000、千里光50-1100、侧柏叶50-1100、大血藤50-1100、柴胡50-1100、川木通40-1000、白芷50-1100、皂角刺10-360。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基于中国传统医学中的傣医学对痤疮、黄褐斑发病机理的认识及治疗原则,参考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从祖国医学宝库中筛选出的治疗方案。本专利技术以双向调节、双重滋润为总治疗原则。作用机体的体内大循环系统,调理机体气血、供氧、体液、水分的平衡畅通;又同时作用于皮肤表层的微循环系统,促进皮脂腺、汗腺、毛细血管的自我排解运化功能,排废、除脓、促进血液循环,运化水液。里里外外共同施治,同时调理。药理先进、组方合理,疗效确切。上述配方中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或碱地蒲公英T.dinicum Katag.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主要化学成分为蒲公英甾醇(Taraxaxterol)、胆碱(Choline)、菊糖(Inulan)和果胶(Pectin)等傣族称“根味”(音译),功能清热解毒,消痛散结。丽江地区民族民间用作清热凉血,解毒消炎,散结。曲靖地区民族民间用作消炎解毒、凉血散瘀,利尿通乳。文山地区民族民间用于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红河民族民间称小菜花;昭通地区民族民间称地丁草,用于清热解毒,消炎,利尿,催乳。亦称黄花地丁、灯笼花,用于清热解毒,消炎,利尿,《滇南草本》又叫婆婆丁,黄花绿叶草,《玉龙本草》称黄花地丁草,味甘、平,无毒;入肝胃二经,解毒,治妇人乳结,乳痛,红肿疼痛,乳筋梗硬作肿胀。《植物名实图考》称蒲公英,俚医(按指民族民间医生)以为治肿毒要药。川木通为毛莨科小木通Clematis armandiiFranch.或绣球藤C.montan Buch.-Gam.的干燥藤茎。含木通甙(Akebin),木通甙水解得长青藤皂带元(Hederagenin)、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葡萄糖与鼠李糖;又含钾0.254%,傣族称“牙轮化”(音译)效利尿消肿。红河地区民族民间称滑叶木通,功能祛风除湿,止痛,利尿。玉溪地区民族民间称花木通,功能祛风解表,利湿。保山地区民族民间称黄防己,功能温经活络,除湿。《滇南草本》称风藤草,泻小肠经实热,清利水道,治一切风痒,筋骨疼痛,补血,和血,散血,疏风散热,一切疮疥,煎汤浴之最良。千里光为菊科植物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干燥地上部分,主要含毛莨黄素(Flavoxanthin)、菊黄质(Chrysanthenaxantin)。傣族称“怕干味”(音译)功效解毒祛风、清热明目。曲靖地区民族民间用于除风毒,清凉明目。文山地区民族民间用于清热解毒、益肝明目。昆明地区民族民间用于清热、祛湿,杀虫止痒。思茅地区称“勐努”(音译),功能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也于清热明目、解毒止痒。《玉龙本草》称九里光,《滇南草本》亦称九里光,味苦,性寒;洗疥癞疮癣祛皮肤风热。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B.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或竹叶柴胡B.mauginatumWall.exDC(=B.falcatum L.ssp.marginatum Wall.ex DC)H.Wolff的干燥全草。主要含柴胡甙、a菠菜甾醇、蔗糖(Sucrosu)及多炔类化合物,红河文山地区民族民间用于发表和里,疏肝解郁,退热。曲靖地区民族民间用于清热解表。昆明地区民族民间称为飘带草,功效消炎解毒、祛风止痒。丽江、临沧、东川等地区亦作为祛风解热、疏肝散郁药在民族民间使用。《玉龙本草》也称为柴胡;《滇南草本》云“柴胡味苦,性微寒;阴中阳也,入肝胆二经,伤寒发汗,解表要药;退六经邪热往来,除肝家邪热劳热,行肝经郁结之气,止左肋肝气疼痛,治妇人血热烧经,能调月经”,“发汗用嫩蕊,治虚热调经服用根”。白芷为伞科植物白芷Angelica dahurica(Fisch.ex Hoffm.)Benth.et Hook.或杭白芷A dahurica(Fisch.ex Hoffm.)Benth.et Hook.f.var.formosana(Boiss.)Shan.et Yuan的干燥根。主要含挥发油、6种呋喃香豆精(Furocoumarin),德宏傣族称“怕安咪”(音译),功效活血散瘀,行气止痛。大血藤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meata(Oliv) Rehd.et.Wuks.的干燥藤茎。主要含鞣质约7%,丽江地区民族民间称鸡血藤,功能舒筋活血,祛风除湿。文山地区民族民间称红藤、大活血,味苦,性温,功能祛风除湿、活血消肿、止血杀虫。侧柏叶为柏科植物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Biota orientalis(L.)Endl.;Thuja orientais L.)的干燥枝梢及叶。主要含挥发油0.6-1%、黄酮类、德宏傣族用其作凉血止血、清热散瘀。皂角刺为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干燥棘刺。主要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本品为常用中药材,功能消肿托毒,排脓,杀虫。本药根据傣医对“休占”(粉刺——痤疮),“纳毫发”(蝴蝶斑)的治疗原则的治法而组成,具有补“塔喃”(水、血)通“筛勒筛拢”(血道)而补血活血,罗发喃漂遵(祛斑润肤)的功能。方中雅罗勒(千光里)蒲公英为“雅英”(寒凉药)补“塔喃”(水)而清火解毒消疮为主药;侧柏叶、柴胡性凉而助主药增强而清火解毒消疮之功,为辅助药,而“嘿亮龙”(大血藤)具有补血活血之功,色赤而入血,专治血中之积,通水血,加木通相和通达全身运载药物上行头面而润肤养颜疔、疖疮毒黑斑为水火失调、水滞火盛,相争于肌肤皮下加之感染外在的风毒邪气,内外相积,结为疮毒硬疖,“塔喃”(水)结停积者肿胀,“塔铃”(火)盛者红痛,方中选用皂角刺、白芷,性温祛水湿,解毒而通积滞加之主药消火得而消疮疔,寒温并用,既能消火解毒,又能温化水湿之邪,相得益张,全方合用,具有调平四塔、除风解毒、祛斑润肤之功而治“休占”(粉刺——痤疮),“纳毫发”(蝴蝶斑)等病症。本专利技术所述药物主要功能主治为祛风清热、解毒消痤,用于风热逆上所致的痤疮、黄褐斑,并有明显的抗菌、清热解毒、祛痘润肤、润肠通便及抗炎消肿之作用。临床试验结果还表明,对异常舌象、脉象均有一定疗效。可适用于中医辩证属肝肾阴虚、血滞血瘀的特发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痤疮、黄褐斑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 蒲公英40-1000、千里光50-1100、侧柏叶50-1100、大血藤50-1100、柴胡50-1100、川木通40-1000、白芷50-1100、皂角刺10-36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本善,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本善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