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含多杀霉素和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包括含多杀霉素作为第一活性成分和新烟碱类杀虫剂作为第二活性成分,所述的第二活性成分选自吡虫啉或噻虫嗪;所述的第一活性成分和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是0.01~200∶1,优选为0.05~20∶1。本发明专利技术组分合理,杀虫效果好,用药成本低,且其活性和杀虫效果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而是有显著的增效作用,不产生抗性,制剂残留量少,对作物无污染,安全性好,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对缨翅目害虫如蓟马,同翅目害虫如飞虱、蚜虫具有87.11%~96.04%的防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配农药,含多杀霉素的杀虫组合物,特别是一种包含多杀霉素和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属于复配农药
技术介绍
多杀霉素又名多杀菌素,英文通用名称Spinosad,实用化的产品是spinosynA和spinosynB的混合物,故称其为spinosad,化学分子式SpinosynAR1=N(CH3)2,R2=H,R3=CH3,Spinosyn DR1=N(CH3)2,R2=CH3,R3=CH3。多杀菌素可以持续激活靶标昆虫乙酰胆碱烟碱型受体,对害虫具有快速的触杀和胃毒作用,对叶片有较强的渗透作用,可杀死表皮下的害虫,残效期较长,无内吸作用。能有效的防治鳞翅目、双翅目和缨翅目害虫,也能很好的防治鞘翅目和直翅目中某些大量取食叶片的害虫种类,对捕食性天敌昆虫比较安全,对植物安全无药害。适合于蔬菜、果树、园艺、农作物上使用。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单独使用多杀霉素单剂速效性较差,害虫易产生抗性。 噻虫嗪,英文通用名称thiamethoxam,化学分子式C8H10ClN5O3S,其他名称阿克泰(Actara),快胜(Cruiser),Adage。属于第二代新烟碱类杀虫剂,作用机理与吡虫啉等第一代新烟碱类杀虫剂相似,具有很高的活性及安全性。噻虫嗪不仅具有触杀、胃毒、内吸活性,而且具有杀虫谱广、活性高、作用迅速快、持效期长等特点,对动物也非常安全,没有致突变、致畸、致肿瘤作用,对有益昆虫也非常安全。在运用过程中,噻虫嗪具有较好的杀虫活性,对同翅目、缨翅目害虫具有很好的防效,但由于多年使用,很多害虫以对其产生抗性,从而导致防治效果下降。 吡虫啉,英文通用名称imidacloprid,化学分子式C9H10ClN5O2,其他名称咪蚜胺,高巧。吡虫啉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特点,对人、畜、植物和天敌安全等特点,并有触杀、胃毒和内吸等多重作用。害虫接触药剂后,中枢神经正常传导受阻,使其麻痹死亡。产品速效性好,持效期长。主要用于防治水稻、小麦、棉花等作物上的刺吸式口器害虫。吡虫啉作为一种常规药剂,在使用过程中已产生一定程度的抗性,防效效果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分合理,杀虫效果好,用药成本低,不产生抗药性的一种含有多杀霉素的杀虫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制剂剂型 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制剂剂型的应用。 为了克服现有单一制剂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 其特征在于包括含多杀霉素作为第一活性成分和新烟碱类杀虫剂作为第二活性成分,所述的第二活性成分选自吡虫啉或噻虫嗪;所述的第一活性成分和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是0.01~200∶1,优选为0.05~20∶1。 本专利技术一种含多杀霉素的杀虫组合物按照本
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可以配制的剂型是乳油、悬浮剂、微乳剂、水分散粒剂。 本专利技术组分合理,杀虫效果好,用药成本低,且其活性和杀虫效果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而是有显著的增效作用。本专利技术对缨翅目害虫如蓟马,同翅目害虫如飞虱、蚜虫具有87.11%~96.04%的防治效果。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含多杀霉素的杀虫组合物,包括含多杀霉素作为第一活性成分和新烟碱类杀虫剂作为第二活性成分,所述的第二活性成分选自吡虫啉或噻虫嗪;所述的第一活性成分和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是0.01~200∶1。 一种含多杀霉素的杀虫组合物,所述的所述的第一活性成分和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是0.02~100∶1。 一种含多杀霉素的杀虫组合物,所述的所述的第一活性成分和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是0.025~40∶1。 一种含多杀霉素的杀虫组合物,所述的所述的第一活性成分和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是0.05~20∶1。 一种含多杀霉素的杀虫组合物,任一组合物可配制成乳油、悬浮剂、微乳剂、水分散粒剂。 一种含多杀霉素的杀虫组合物的用途,将该组合物的制剂用于防治农业上缨翅目、同翅目害虫。 制剂实施例1 称取2%多杀霉素、30%吡虫啉、4%T2210(美国亨斯曼公司出品)、1%SCEW(美国亨斯曼公司出品)、0.3%黄原胶、3%白炭黑、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后制得32%的多杀霉素·吡虫啉悬浮剂。 本实施例中多杀霉素与吡虫啉的重量比例可以在0.05~20∶1之间变化,两者总的重量成分仍为32%,形成新的实施例。 还可以将吡虫啉替换成噻虫嗪,形成新的实施例。 制剂实施例2 称取1%多杀霉素、5%吡虫啉、6%农乳33#(南京太化化工公司出品)、3%农乳507#(南京太化化工公司出品)、5%TX-10(邢台蓝天化工公司出品)、10%二甲基甲酰胺、10%环己酮、二甲苯加足至100%的重量份。搅拌溶解至混合均匀制备得6%多杀霉素·吡虫啉乳油。 本实施例中多杀霉素与吡虫啉的重量比例可以在0.05~20∶1之间变化,两者总的重量成分仍为6%,形成新的实施例。 还可以将吡虫啉替换成噻虫嗪,形成新的实施例。 制剂实施例3 称取1%多杀霉素、20%吡虫啉、4%WG4(木质素磺酸盐,日本竹本油脂株式会社出品)、4%扩散剂NNO(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3%拉开粉BX(二丁基萘磺酸钠)、2%K-12(十二烷基硫酸钠)、2%白碳黑、5%硫铵、硅藻土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常规制取水分散粒剂的超微气流粉碎、混合、造粒步骤制取21%多杀霉素·吡虫啉水分散粒剂。 本实施例中多杀霉素与吡虫啉的重量比例可以在0.05~20∶1之间变化,两者总的重量成分仍为21%,形成新的实施例。 还可以将吡虫啉替换成噻虫嗪,形成新的实施例。 制剂实施例4 称取2%多杀霉素、10%吡虫啉、4%农乳1601#(邢台蓝天化工公司出品)、2%农乳700#(邢台蓝天化工公司出品)、0.8%500LQ(阿克苏诺贝尔出品)、3%农乳400#(邢台蓝天化工公司出品)、6%农乳507#(南京太化化工有限公司出品)、10%环己酮、10%丙酮、去离子水加足至100%的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搅拌后制得12%多杀霉素·吡虫啉微乳剂。 本实施例中多杀霉素与吡虫啉的重量比例可以在0.05~20∶1之间变化,两者总的重量成分仍为12%,形成新的实施例。 还可以将吡虫啉替换成噻虫嗪,形成新的实施例。 生物实施例1防治节瓜蓟马田间试验 我们于2007年11月15日在海南省三亚市腾桥镇蓝田农场进行了32%多杀霉素·吡虫啉悬浮剂防治节瓜蓟马的田间药效试验,验证该药剂的防治效果、有效剂量及对节瓜的安全性。试验作物节瓜,品种为冠星2号,防治对象蓟马(Thrips palmi Karny)。试验药剂及剂量32%多杀霉素·吡虫啉悬浮剂4g/亩、6g/亩、8g/亩,2.5%多杀霉素悬浮剂60g/亩,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6g/亩。采用常规喷雾法,于药后1天、3天、7天、进行防治效果调查,共调查4次。调查时每点固定选取生长点向下第3张叶10张叶片的全部死活虫数,进行防治效果统计。 式中Pt0-----处理区药前;Pt1-----处理区药后 CK0-----对照区药前;CK1-----对照区药后 表1 32%多杀霉素·吡虫啉悬浮剂防治节瓜蓟马试验结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多杀霉素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含多杀霉素作为第一活性成分和新烟碱类杀虫剂作为第二活性成分,所述的第二活性成分选自吡虫啉或噻虫嗪;所述的第一活性成分和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是0.01~20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多杀霉素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含多杀霉素作为第一活性成分和新烟碱类杀虫剂作为第二活性成分,所述的第二活性成分选自吡虫啉或噻虫嗪;所述的第一活性成分和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是0.01~20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多杀霉素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的第一活性成分和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是0.02~100∶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含多杀霉素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的第一活性成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敬敏,刘健,冯建雄,张崇斌,何爱华,王同斌,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