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静电转换电力装置,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包括一静电接收单元与一变压电路。静电接收单元设置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内,并连接至便携式电子设备外壳。变压电路也设置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内,且电性耦接于静电接收单元及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一充电管理单元之间。当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外壳与其它物体接触并摩擦后,所产生的静电会由静电接收单元获取,并由变压电路转换成充电管理单元可接收的电力,以对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充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便携式电子设备无外接充电电源时,通过将静电转换为可充电电力,为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充电。(*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静电转换电力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将静电转换为可供 电子设备充电电力的静电转换电力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各种电子设备,如手机、导航仪,数码相机等都设置有一充电电池 及一充电组件。充电组件包括连接并取得外部电源的充电接头,以及转换外部电源以供充 电电池储蓄电量的充电电路。当电子设备电量耗尽时,充电组件获取外部电源以对充电电 池充电,使电子设备得以持续使用。然而,当使用者急需利用电子设备进行短期作业(如收发短信、拨打电话以及从 电子设备中找寻数据等),但电子设备的电量已用尽,也没有充电组件及提供外部电源的设 备或电路插座时,使用者便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上述短期作业,如此易延误作业时机,也可 能造成使用者因作业误时而产生无法弥补的金钱或名誉的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在无供电来源时,也能对电子设备进行充 电的充电装置。为解决上述充电装置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静电转换电力装置,应用于一 便携式电子设备中。静电转换电力装置包括一静电接收单元与一变压电路。静电接收单元 连接至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外壳,变压电路置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内,且电性耦接于静电接收 单元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一个充电管理单元。静电接收单元取得产生于外壳上的静电,并 将其传输至前述的变压电路。变压电路将静电转换为充电管理单元可接收的电力,再将转 换后的电力传输至充电管理单元,供其利用此电力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本静电转换电力装置可以在短时间内给便携式电子设备提供用于短暂运作的电 量,避免因便携式电子设备无法及时充电导致使用者的工作停顿,也不会延误作业时机。附图说明为让本技术上述目的和其它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 详细说明如下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静电转换电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静电转换电力装置的手触碰外壳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静电转换电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静电转换电力装置一个实施例的变压电路结构示意图;及图5是图4所示的变压电路施行电路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 便携式电子设备311 外壳121 静电导引接线122:静电导引贴片13:变压电路131:降压电路132 稳压电路14:充电管理单元15:充电电池16:外部电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清楚说明本技术的精神。所属
中的技术人员在 了解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后,当可由本技术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但并 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与宗旨。请参照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静电转换电力装置。本实施例的静电 转换电力装置适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1,其类型包括手机(PortablePhone)、个人数字助理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导航仪(Navigator)或数码相机(Digital Camera),但 不限于此。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1的外壳11是容易因磨擦而产生静电的金属,可为金、银、 铜、铁...等一种,或多种成分组成的合金。尤其地,还能在便携式电子设备1的外壳11表 面设置容易产生静电的塑料薄膜。便携式电子设备1内建有充电管理单元14,电性耦接至一外部电源16,并将上述 外部电源16提供的电力调变为充电电池15可接收的电力,以对便携式电子设备1的充电 电池15进行充电。—静电接收单元设置于便携式电子设备1的内部,本实施例中,静电接收单元以 静电导引接线121为例,其连接至外壳11。变压电路13也设置于便携式电子设备1的内 部,电性耦接于静电接收单元121与上述充电管理单元14之间。图2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静电转换电力装置的手触碰外壳示意图。本实 施例中,充电管理单元14未接至外部电源。当使用者以手或其它部位磨擦便携式电子设备 1的外壳11时,外壳11会因磨擦而产生静电,静电导引接线121则导引所述静电至变压电 路13。变压电路13会将所述静电转换为充电管理单元14可接收的电力,以供充电管理单 元14接收并对充电电池15充电。本实施例中,设计人员可以依据便携式电子设备1的不同规格,来设计不同的变 压电路。如稳压电路、降压电路或整压电路等,但并不以此为限,也可采用其它相关电路。图3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中,静电转换电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与图2的不 同处在于,静电接收单元还包括静电导引贴片122,设置于便携式电子设备1的外壳11上, 并与静电导引接线121电性连接。静电导引贴片122由具有导电性的材质制成,可以较大 范围地与外壳11接触,从而加快静电的取得与导引。图4是本技术静电转换电力装置一个实施例中,变压电路结构示意图。请同 时参照图5所示的变压电路施行电路图。静电的电压相当高,少则1万多伏特(Voltage),高则至少达到10万多伏。但是,一般充电管理单元14的规格无法承受这些静电的电压,因 而需将静电的电压降低。请同时参阅图4与图5,静电接收单元所取得的静电,其电压会经由降压电路131 作电压调变而降低,再经由稳压电路132稳定所述被降低电压的电力,并转变为充电管理 单元14可以接收的电力。当便携式电子设备1的规格为直流电时,可在变压电路13中设 置整流电路,以确保变压电路13给予充电管理单元14的电力为直流电。本技术所提供的静电转换电力装置,可以在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无法由外部 电源及时供电时,通过将静电转换为可充电电力的方式,为便携式电子设备快速充电,以满 足用户的不时之需。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 悉此技术的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各种变更与修饰,因此,本实 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权利要求一种静电转换电力装置,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转换电力装置包括一静电接收单元,连接至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外壳;及一变压电路,电性耦接所述静电接收单元与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一充电管理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转换电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电路还包括一稳 压电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转换电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电路还包括一降 压电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转换电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电路还包括一整 压电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转换电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接收单元还包括 一静电导引接线,连接于所述变压电路与所述充电管理单元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静电转换电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接收单元还包括 一静电导引贴片,设置于所述外壳上,且电性耦接所述静电导引接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转换电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外壳 为金属。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转换电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外壳 表面还包括一塑料薄膜。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静电转换电力装置,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包括一静电接收单元与一变压电路。静电接收单元设置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内,并连接至便携式电子设备外壳。变压电路也设置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内,且电性耦接于静电接收单元及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一充电管理单元之间。当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外壳与其它物体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静电转换电力装置,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转换电力装置包括:一静电接收单元,连接至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外壳;及一变压电路,电性耦接所述静电接收单元与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一充电管理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庆欣,
申请(专利权)人: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英华达西安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英华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