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098949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定影装置包括:带部件,其设置为可循环移动且具有宽度;第一定影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带部件的内侧;第二定影部件,其设置为隔着所述带部件与所述第一定影部件压力接触,并且与带部件形成记录介质从红穿过的穿过部分;以及按压部件,其沿着所述带部件的宽度方向设置并且沿着所述带部件的移动方向设置在所述穿过部分的下游侧,其中,所述按压部件具有表面,并且使得所述表面与所述带部件的内周表面相接触以将所述带部件按压在所述第二定影部件上。所述表面随着从所述按压部件的沿纵向的端部向中央部分行进而朝向所述第二定影部件弯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技术背景提出了这样一种定影装置S卩,可滑动部件设置为不进入加热定影辊与 加压辊之间的咬合部分,并且每个可滑动部件具有超出包括耐热带的厚度在内的加 热定影辊的曲率而朝向加热定影辊突出的突出部分(例如,参考日本专利申请公报 No.2006-317771)。一些定影装置具有第一咬合部分,通过将定影部件设置为被按压在带部件上 而在带部件与定影部件之间形成该第一咬合部分;以及第二咬合部分,通过使得带部件 的外周表面在第一咬合部分的沿着带部件移动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处接触定影部件而形 成第二咬合部分。在此定影装置中,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即,在第一咬合部分与第二 咬合部分之间形成低咬合压力部分,并且在该低咬合压力部分中记录介质中的水分蒸发 而形成水蒸气。如果水蒸气进入第二咬合部分,则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图像可能具有缺 陷。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包括带部件,其设置为可循环 移动且具有宽度;第一定影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带部件的内侧;第二定影部件,其设置 为隔着所述带部件与所述第一定影部件压力接触,并且在所述带部件与所述第二定影部 件之间形成记录介质从中穿过的穿过部分;以及按压部件,其沿着所述带部件的宽度方 向设置并且沿着所述带部件的移动方向设置在所述穿过部分的下游侧,所述按压部件具 有表面,并且使得所述表面与所述带部件的内周表面相接触以将所述带部件按压在所述 第二定影部件上,其中,所述表面随着从所述按压部件的沿纵向的端部向中央部分行进 而朝向所述第二定影部件弯曲。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在所述定影装置的第一方面中,随着从所述按压部件 的沿纵向的端部向中央部分行进而朝向所述第二定影部件弯曲的所述表面形成有曲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在所述定影装置的第一或第二方面中,所述第二定影 部件沿着所述带部件的所述宽度方向设置并且可旋转,并且所述第二定影部件的外径随 着从所述第二定影部件的沿纵向的中央部分向端部行进而变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在所述定影装置的第一至第三方面的任一方面中,所 述按压部件至少包括位于所述带部件的内侧的主体和位于所述主体与所述带部件的所述 内周表面之间的板状部件,所述板状部件与所述带部件的所述内周表面相接触且构成所 述按压部件的所述表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包括带部件,其设置为可循环 移动且具有宽度;第一定影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带部件的内侧;第二定影部件,其设4置为隔着所述带部件与所述第一定影部件压力接触,并且在所述带部件与所述第二定影 部件之间形成记录介质从中穿过的穿过部分;以及按压部件,其沿着所述带部件的宽度 方向设置并且沿着所述带部件的移动方向设置在所述穿过部分的下游侧,所述按压部件 具有由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定影部件的邻近处的边在内的多条边包围的表面,并且使得所 述表面与所述带部件的内周表面相接触以将所述带部件按压在所述第二定影部件上,其 中,所述多条边之中的位于所述第一定影部件的邻近处的所述边随着从所述边的沿纵向 的中央部分向端部行进而更远离所述第一定影部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在所述定影装置的第五方面中,所述多条边之中的位 于所述第一定影部件的邻近处的所述边大致形成为圆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面,在所述定影装置的第五或第六方面中,所述第二定影 部件沿着所述带部件的所述宽度方向设置并且可旋转,并且所述第二定影部件的外径随 着从所述第二定影部件的沿纵向的中央部分向端部行进而变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方面,在所述定影装置的第五至第七方面的任一方面中,所 述按压部件至少包括位于所述带部件的内侧的主体和位于所述主体与所述带部件的所述 内周表面之间的板状部件,所述板状部件与所述带部件的所述内周表面相接触且构成所 述按压部件的所述表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九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单元,其在 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以及定影单元,其将已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所述图像定影在 所述记录介质上,其中,所述定影单元具有带部件、第一定影部件、第二定影部件以及 按压部件,所述带部件设置为可循环移动且具有宽度,所述第一定影部件设置在所述带 部件的内侧,所述第二定影部件设置为隔着所述带部件与所述第一定影部件压力接触, 并且在所述带部件与所述第二定影部件之间形成穿过部分,保持有由所述图像形成单元 形成的所述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从所述穿过部分中穿过,所述按压部件沿着所述带部件 的宽度方向设置并且具有按压面,所述按压面沿着所述带部件的移动方向在所述第一定 影部件的下游侧位置处按压所述带部件的内周表面,以将所述带部件按压在所述第二定 影部件上,其中,所述按压面随着从所述按压部件的沿纵向的端部向中央部分行进而朝 向所述第二定影部件弯曲。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方面,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九方面中,所述按压面由包 括位于所述第一定影部件的邻近处的边在内的多条边包围,并且,所述多条边之中的位 于所述第一定影部件的邻近处的所述边随着从所述边的沿纵向的中央部分向端部行进而 更远离所述第一定影部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单元,其 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以及定影单元,其将已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所述图像定 影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其中,所述定影单元具有带部件、第一定影部件、第二定影部件 以及按压部件,所述带部件设置为可循环移动且具有宽度,所述第一定影部件设置在所 述带部件的内侧,所述第二定影部件设置为隔着所述带部件与所述第一定影部件压力接 触,并且在所述带部件与所述第二定影部件之间形成穿过部分,保持有由所述图像形成 单元形成的所述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从所述穿过部分中穿过,所述按压部件沿着所述带 部件的宽度方向设置并且具有按压面,所述按压面沿着所述带部件的移动方向在所述第一定影部件的下游侧位置处按压所述带部件的内周表面以将所述带部件按压在所述第二 定影部件上,其中,所述按压部件的所述按压面沿着所述带部件的所述移动方向的宽度 随着从所述按压部件的沿纵向的中央部分向端部行进而变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二方面,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第十一方面中,所述按压面 由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定影部件的邻近处的边在内的多条边包围,并且,其中,所述多条 边之中的位于所述第一定影部件的邻近处的所述边随着从所述边的沿纵向的中央部分向 端部行进而更远离所述第一定影部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与未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情况相比,可以抑制形成在记录介 质上的图像出现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与未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情况相比,可以使所述带部件更加 平滑地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与未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情况相比,可以抑制记录介质出现 褶皱。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与未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情况相比,即使在通过组合所述主 体与所述板状部件而形成所述按压部件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图像 出现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与未不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情况相比,可以抑制形成在记录 介质上的图像出现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与未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情况相比,可以使从记录介质产生 的水蒸气沿着所述按压部件的纵向更加平滑地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面,与未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情况相比,可以抑制记录介质出现褶皱。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方面,与未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定影装置,包括:带部件,其设置为可循环移动且具有宽度;第一定影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带部件的内侧;第二定影部件,其设置为隔着所述带部件与所述第一定影部件压力接触,并且在所述带部件与所述第二定影部件之间形成记录介质从中穿过的穿过部分;以及按压部件,其沿着所述带部件的宽度方向设置并且沿着所述带部件的移动方向设置在所述穿过部分的下游侧,所述按压部件具有表面,并且使得所述表面与所述带部件的内周表面相接触以将所述带部件按压在所述第二定影部件上,其中,所述表面随着从所述按压部件的沿纵向的端部向中央部分行进而朝向所述第二定影部件弯曲。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野将行千叶敬仁伊藤朋之长谷部惠福田雄一松本充博宫田敏行天野淳平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