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光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096125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太阳能光伏系统,包括光伏电池和太阳光追踪器,位于所述光伏电池前方设有一用于聚光的圆形光学聚光元件、此光学聚光元件包括入射面和出射面,此出射面上设有若干个依次连接的锯齿同心环,各个锯齿同心环径向宽度相等,每个锯齿同心环包括一垂直于所述出射面的第一表面和呈弧形且为非球面的第二表面,此第二表面一端连接到所述出射面,此第二表面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表面另一端连接;所述第N锯齿同心环的第二表面上各点坐标为(x,y),此(x,y)满足特定公式,所述光伏电池与光学聚光元件之间设有一匀光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形成的焦斑尺寸较小、聚光比高、形成的焦斑位置稳定,且其光斑受环带数的影响小,光伏电池接收的光斑均匀,从而提高了光伏系统整体的光电转换效率和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系统,属于太阳能应用领域。
技术介绍
能源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将成为解决我国能源供给和能源安全的关键。其中,太阳能发电是最理想的新型能源方式。尽管太阳能发电技术发展迅速,但是仍然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聚光光伏太阳能技术(CPV)将传统的太阳能光电技术与大规模聚热太阳能发电厂结合起来,极大地强化太阳能生产。聚光光伏太阳能技术(CPV)通过聚光的方式把一定面积上的光通过聚光系统会聚在一个狭小的区域即焦斑,太阳能电池仅需焦斑面积的大小即可,从而大幅减少了太阳能电池的用量, 降低成本。同样条件下,倍率越高,所需太阳能电池面积越小。目前,太阳能发电所采用的形式是将光伏电池板排列后,组成光伏电池方阵。光伏电池有很多种,但是无论哪种光伏电池的价格均很昂贵。而现有的太阳能光伏系统聚光效果价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如附图 1所示,现有的聚光元件形成的焦斑尺寸较大、聚光比差。其次,如附图2所示,现有的聚光元件所形成的焦斑随环数的变化明显。再次,附图3 (a)为聚光器与电池单元无相对偏移的示意图,附图3 (b)为聚光元件与接收屏有相对偏移,从附图可知现有技术中光学聚光元件的焦斑较大随着元件相对位置的变化,部分焦斑会偏离电池单元。这种现象会降低太阳光利用率,影响光伏系统的总功率。因此,在探索在发电量不变的前提下,如何尽量减小电池板的使用面积并在光伏电池表面形成聚光比高的焦斑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光伏系统,该光伏系统聚集的焦斑尺寸较小、聚光比高、形成的焦斑位置稳定,且其光斑受环带数的影响小,光伏电池接收的光斑均勻,从而减少光伏电池板的使用面积,提高了光伏系统整体的光电转换效率和灵活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光伏系统,包括光伏电池和太阳光追踪器,位于所述光伏电池上方设有一用于聚光的圆形光学聚光元件、此光学聚光元件包括正对太阳的入射面和出射面,此出射面上设有若干个依次连接的锯齿同心环,各个锯齿同心环径向宽度相等,每个锯齿同心环包括一垂直于所述出射面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此第二表面呈弧形且为非球面,此第二表面一端连接到所述出射面,此第二表面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表面另一端连接;以所述光学聚光元件的圆心为坐标原点,Y轴垂直于所述出射面,X轴位于所述出射面内所述第N锯齿同心环的第二表面上各点坐标为(X,y),此(X,y)满足以下公式公式中所述d为环间距,f为光学聚光元件的焦距,η为光学聚光元件的材料折射率, N为待设计的锯齿同心环的环数;3所述光伏电池与光学聚光元件之间并位于光伏电池上表面上设有一勻光器,所述光学聚光元件的焦点落在此勻光器内,此勻光器面向光伏电池的下表面和面向光学聚光元件的上表面的形状均与所述光伏电池形状相同,所述光学聚光元件的上表面的面积大于所述下表面的面积。上述工艺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上述方案中,所述光学聚光元件材料为有机玻璃。上述方案中,所述光伏电池为矩形,所述勻光器形状为立体梯形。上述方案中,所述光学聚光元件的焦点落在此勻光器上表面上。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本专利技术光伏系统中光学聚光元件的出射面为弧形面且为非球面,可以有效消除聚光元件工作面的球差,使得透镜焦点处的焦斑面积更小,并且在无需通过增加透镜环带数的基础上就可以得到很小的焦斑,焦斑大小受环带数的影响很小,不仅降低了光学聚光元件本身的加工难度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减少光伏电池板的使用面积,降低成本;其次,经过光学聚光元件的光线可以极好地汇聚在勻光器上表面,同时该光斑大小相对于勻光器上表面极小,这样可以保证光斑可以一直稳定地照射在勻光器上表面,经过勻光器的光斑的强度分布均勻,且面积与光伏电池面积一致;再次,采用本光伏系统时当聚光元件的中心位置与勻光器的位置发生偏移时,聚焦的光斑仍然会完成照射在勻光器内,其对位置偏移的误差容忍度高,从而有利于光伏系统的太阳能收集。附图说明附图1为现有技术不同环数光伏系统的光线追迹图及焦点处点列示意图; 附图2为现有技术不同环数光伏系统的光路图及局部放大附图3为现有技术发生偏移时接受屏获得的效率与光路图; 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太阳能光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光学聚光元件的剖面示意附图6为本专利技术不同环数光伏系统的光线追迹图及焦点处点列示意附图7为本专利技术不同环数光伏系统的光路图及局部放大附图8为本专利技术光伏系统光线追迹附图9为本专利技术具有勻光器的光伏系统光线追迹附图10为本专利技术光伏系统中勻光器上下表面照度以及强度分布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光伏电池;2、光学聚光元件;3、入射面;4、出射面;5、锯齿同心环; 6、第一表面;7、第二表面;8、勻光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种太阳能光伏系统,如附图1-8所示,所示包括光伏电池1和太阳光追踪器, 位于所述光伏电池1上方设有一用于聚光的圆形光学聚光元件2、此光学聚光元件2包括正对太阳的入射面3和出射面4,此出射面4上设有若干个依次连接的锯齿同心环5,各个锯齿同心环5径向宽度相等,每个锯齿同心环5包括一垂直于所述出射面4的第一表面6和4第二表面7,此第二表面7呈弧形且为非球面,此第二表面7 —端连接到所述出射面4,此第二表面7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表面6另一端连接;以所述光学聚光元件2的圆心为坐标原点,Y轴垂直于所述出射面,X轴位于所述出射面内,所述第N锯齿同心环的第二表面上各点坐标为(x,y),此(x,y)满足以下公式权利要求1. 一种太阳能光伏系统,包括光伏电池(1)和太阳光追踪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光伏电池(1)上方设有一用于聚光的圆形光学聚光元件(2)、此光学聚光元件(2)包括正对太阳的入射面(3)和出射面(4),此出射面(4)上设有若干个依次连接的锯齿同心环(5),各个锯齿同心环(5)径向宽度相等,每个锯齿同心环(5)包括一垂直于所述出射面(4)的第一表面(6)和第二表面(7),此第二表面(7)呈弧形且为非球面,第二表面(7)—端连接到所述出射面(4),此第二表面(7)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表面(6)另一端连接;以所述光学聚光元件(2)的圆心为坐标原点,Y轴垂直于所述出射面(4),X轴位于所述出射面(4)内,所述第N个锯齿同心环的第二表面(7)上各点坐标为(x,y),此(x,y)满足以下公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聚光元件(2)材料为有机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电池(1)为矩形,所述勻光器(8)形状为立体梯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聚光元件(2)的焦点落在此勻光器(8)上表面上。全文摘要一种太阳能光伏系统,包括光伏电池和太阳光追踪器,位于所述光伏电池前方设有一用于聚光的圆形光学聚光元件、此光学聚光元件包括入射面和出射面,此出射面上设有若干个依次连接的锯齿同心环,各个锯齿同心环径向宽度相等,每个锯齿同心环包括一垂直于所述出射面的第一表面和呈弧形且为非球面的第二表面,此第二表面一端连接到所述出射面,此第二表面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表面另一端连接;所述第N锯齿同心环的第二表面上各点坐标为(x,y)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光伏系统,包括光伏电池(1)和太阳光追踪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光伏电池(1)上方设有一用于聚光的圆形光学聚光元件(2)、此光学聚光元件(2)包括正对太阳的入射面(3)和出射面(4),此出射面(4)上设有若干个依次连接的锯齿同心环(5),各个锯齿同心环(5)径向宽度相等,每个锯齿同心环(5)包括一垂直于所述出射面(4)的第一表面(6)和第二表面(7),此第二表面(7)呈弧形且为非球面,第二表面(7)一端连接到所述出射面(4),此第二表面(7)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表面(6)另一端连接;以所述光学聚光元件(2)的圆心为坐标原点,Y轴垂直于所述出射面(4),X轴位于所述出射面(4)内,所述第N个锯齿同心环的第二表面(7)上各点坐标为(x,y),此(x,y)满足以下公式:公式中所述d为环间距,f为光学聚光元件的焦距, n为光学聚光元件的材料折射率,N为待设计的锯齿同心环的环数;所述光伏电池(1)与光学聚光元件(2)之间并位于光伏电池(1)上表面上设有一匀光器(8),所述光学聚光元件(2)的焦点落在此匀光器(8)内,此匀光器(8)面向光伏电池(1)的下表面和面向光学聚光元件(2)的上表面的形状均与所述光伏电池(1)形状相同,所述光学聚光元件(2)的上表面的面积大于所述下表面的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钦华薛银飞刘立旺沈安珍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震旦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