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一维柱状结构铁掺杂钛酸铅单晶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094010 阅读:3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维柱状结构铁掺杂钛酸铅单晶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的是水热反应法,以乙二醇甲醚作为溶解钛离子和铁离子的溶剂,利用氨水作为沉淀剂沉淀钛离子和铁离子;利用表面修饰剂聚乙烯醇实现生长方向的调控;最后利用矿化剂氢氧化钾来促进晶化,实现一维柱状结构铁掺杂钛酸铅单晶纳米纤维的合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过程简单,易于控制,无污染,成本低,易于大规模生产;制得的一维柱状结构铁掺杂钛酸铅单晶纳米纤维,纯度高,分散性好。

Method for preparing iron doped lead titanate single crystal nanofiber with one-dimensional columnar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a one-dimensional columnar structure of Fe doped lead titanate single crystal nano fiber, the method using the hydrothermal method, using ethylene glycol ether as dissolution of titanium ion and iron ion solvent, using ammonia as precipitant to precipitate titanium ions and iron ions; using surfactant polyvinyl alcohol to achieve the regulation of the growth direction; finally, using potassium hydroxide mineralizer to promote crystallization, synthesis of one-dimensional cylindrical structure of Fe doped lead titanate single crystal nano fiber.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process, easy control, no pollution, low cost and easy mass production; the one-dimensional columnar structure iron doped lead titanate single crystal nanofiber has high purity and good dispersi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制备方法,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传统钙钛矿结构的钛酸铅是最具代表性的铁电氧化物材料之一,对于理解和认识钙钛矿氧化物材料的铁电性起源、合成设计新型的铁电材料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钛酸铅具有优异的铁电、压电、介电性能,因此在非挥发性铁电存储器、压电传感器、热释电敏感器和高介电电容器等电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电子器件的小型化要求不断提高,单相多功能材料成为企业和科研团队的研究热点。浙江大学利用过渡金属元素狗掺杂进入传统钙钛矿结构的铁电材料I^bTiO3中,获得同时具有铁电性和铁磁性的单相材料。目前,浙江大学首次使用高分子辅助水热法制得一维柱状结构的钛酸铅单晶纳米纤维(Zhaohui Renj Gang Xuj Yong Liuj Xiao Weij Yihan Zhuj Xiaobin Zhang, Guanglie Lvj Youwen Wang, Yuewu Zengj Piyi Duj Wenjian Wengj Ge Shenj J. Ζ. Jiang and Gaorong Han, PbTiO3 Nanofibers with Edge-Shared TiO6 Octahedra,2010, 132(16),5572-5573.)。这种结构的钛酸铅晶体,其钛氧八面体是通过共边连接形成一维柱状结构。而铁掺杂进入一维柱状结构钛酸铅,获得一维柱状结构铁掺杂钛酸铅的单晶纳米纤维,国内外均未见有关的制备方法和工艺报道。一维柱状结构铁掺杂钛酸铅纳米纤维在光学性能及铁电铁磁性能等方面表现出很优异的性能,并且在电场作用下能够发生弯曲现象,是一种性能非常优异的材料,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过程易于控制的一维柱状结构铁掺杂钛酸铅的单晶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一维柱状结构铁掺杂钛酸铅的单晶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按欲合成的一维柱状结构铁掺杂钛酸铅的化学式H^exTihO3计量,0.001SX ^ 0. 20,称取钛酸丁酯和乙酰丙酮铁共同溶于乙二醇甲醚中,调节Ti4+离子浓度为 0. 4995-0. 4mol/L, Fe3+ 离子浓度为 0. 0005-0. 10mol/L;2)搅拌状态下,向步骤1)制得的钛酸丁酯和乙酰丙酮铁的混合溶液中滴入质量浓度 30%的氨水溶液,使钛酸丁酯和乙酰丙酮铁水解沉淀,过滤,洗涤,获得钛和铁的沉淀;3)将硝酸铅溶于去离子水,形成硝酸铅水溶液,调节1 2+离子浓度为0.5-1. 5mol/L;4)将氢氧化钾和聚乙烯醇分别溶于去离子水,配置浓度为0.5-2mol/L的氢氧化钾水溶液和浓度为2-8g/L的聚乙烯醇水溶液;5)将以上制得的钛和铁的沉淀、硝酸铅水溶液、氢氧化钾水溶液和聚乙烯醇水溶液加入到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内胆中,用去离子水调节其体积为反应釜容积的2/3 4/5,搅拌不少于5分钟,得到悬浮液;6)将步骤5)配置有反应物料的反应釜内胆置于反应釜中,密闭,置于190-200°C的炉中保温,反应8-14小时后,置于空气中自然降温至室温,取出反应产物,过滤,用去离子水清洗,烘干,得到一维柱状结构铁掺杂钛酸铅单晶纳米纤维。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硝酸铅,钛酸丁酯,乙酰丙酮铁,氢氧化钾和聚乙烯醇等化学试剂的纯度均不低于化学纯。本专利技术采用水热反应,以乙二醇甲醚作为溶解钛离子和铁离子的溶剂,利用氨水作为沉淀剂沉淀钛和铁离子;利用表面修饰剂聚乙烯醇实现生长方向的调控;最后利用矿化剂氢氧化钾来促进晶化,实现一维柱状结构铁掺杂钛酸铅单晶纳米纤维的合成。本专利技术工艺过程简单,易于控制,无污染,成本低,易于大规模生产;制得的一维柱状结构铁掺杂钛酸铅单晶纳米纤维,纯度高,分散性好。附图说明图1 是一维柱状结构 PbFe0. 005TiQ. 995O3单晶纳米纤维的XRD图谱。图2 是一维柱状结构 PbFe0. 005TiQ. 995O3单晶纳米纤维的扫描电镜图片。图3 是一维柱状结构 PbFe0. 005TiQ. 995O3单晶纳米纤维的能谱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1)按欲合成的一维柱状结构铁掺杂钛酸铅单晶纳米纤维的化学式 PbFexTi1^O3(x=0. 001)计量,称取钛酸丁酯和乙酰丙酮铁溶于乙二醇甲醚中;调节Ti4+离子浓度为 0. 4995mol/L, Fe3+ 离子浓度为 0. 0005mol/L;2)搅拌状态下,向步骤1)制得的钛酸丁酯和乙酰丙酮铁的溶液中滴入2ml质量浓度 30%的氨水溶液,使钛酸丁酯和乙酰丙酮铁水解沉淀,过滤,洗涤除去氨根离子,获得钛和铁的沉淀;3)将硝酸铅溶于去离子水,形成硝酸铅水溶液,调节Pb2+离子浓度为1.5mol/L;4)将氢氧化钾和聚乙烯醇分别溶于去离子水,配置浓度为0.5mol/L的氢氧化钾水溶液和浓度为8g/L的聚乙烯醇水溶液;5)将以上制得的钛的羟基氧化物白色沉淀、硝酸铅水溶液、氧化钾水溶液和聚乙烯醇水溶液加入到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内胆中,用去离子水调节其体积为反应釜容积的2/3,磁力搅拌器搅拌5分钟,得到悬浮液;6)将步骤5)配置有反应物料的反应釜内胆置于反应釜中,密闭,置于200°C的炉中保温,反应12小时后,置于空气中自然降温至室温,取出反应产物,过滤,用去离子水清洗,将氢氧化钾和聚乙烯醇与合成的一维柱状结构铁掺杂钛酸铅单晶纳米纤维充分分离,烘干, 得到一维柱状结构H3FeacmTia 999O3的单晶纳米管。实施例21)按欲合成的一维柱状结构铁掺杂钛酸铅单晶纳米纤维的化学式H^exTihO3 (x=0. 005)计量,称取钛酸丁酯和乙酰丙酮铁共同溶于乙二醇甲醚中,调节Ti4+离子浓度为 0. 4975mol/L, Fe3+ 离子浓度为 0. 0025mol/L;2)搅拌状态下,向步骤1)制得的钛酸丁酯和乙酰丙酮铁溶液中滴入质量浓度30%的氨水溶液,使钛酸丁酯和乙酰丙酮铁水解沉淀,过滤,洗涤除去氨根离子,获得钛和铁的沉淀;3).将硝酸铅溶于去离子水,形成硝酸铅水溶液,调节1 2+离子浓度为lmol/L;4)将氢氧化钾和聚乙烯醇分别溶于去离子水,配置浓度为lmol/L的氢氧化钾水溶液和浓度为6g/L的聚乙烯醇水溶液;5)将以上制得的钛和铁的沉淀、硝酸铅水溶液、氧化钾水溶液和聚乙烯醇水溶液加入到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内胆中,用去离子水调节其体积为反应釜容积的3/4,磁力搅拌器搅拌5分钟,得到悬浮液;6)将步骤5)配置有反应物料的反应釜内胆置于反应釜中,密闭,置于200°C的炉中保温,反应11小时后,置于空气中自然降温至室温,取出反应产物,过滤,用去离子水清洗,将氢氧化钾和聚乙烯醇与合成的一维柱状结构铁掺杂钛酸铅单晶纳米纤维充分分离,烘干, 得到一维柱状结构H^eatltl5Tia 995O3的单晶纳米纤维,其XRD图谱见图1,由图可以看出所获得的纳米纤维为纯的一维柱状结构,且所获得的纳米纤维形貌图见图2,与所获得的XRD图谱一致,为单一的纳米纤维,图1和图2结合表明该方法所制备的一维柱状结构铁掺杂钛酸铅单晶纳米纤维纯度高,分散性好。且所制备的纳米纤维能谱图见图3,由图可以看出纳米纤维的成分为1 ,Fe, Ti, ο四种元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维柱状结构铁掺杂钛酸铅单晶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按欲合成的一维柱状结构铁掺杂钛酸铅的化学式PbFexTi1-xO3计量,0.001≤X ≤0.20,称取钛酸丁酯和乙酰丙酮铁共同溶于乙二醇甲醚中,调节Ti4+离子浓度为0.4995-0.4mol/L, Fe3+离子浓度为0.0005-0.10mol/L;2)搅拌状态下,向步骤1) 制得的钛酸丁酯和乙酰丙酮铁的混合溶液中滴入质量浓度30%的氨水溶液,使钛酸丁酯和乙酰丙酮铁水解沉淀,过滤,洗涤,获得钛和铁的沉淀;3)将硝酸铅溶于去离子水,形成硝酸铅水溶液,调节Pb2+离子浓度为0.5-1.5mol/L;4)将氢氧化钾和聚乙烯醇分别溶于去离子水,配置浓度为0.5-2mol/L的氢氧化钾水溶液和浓度为2-8g/L的聚乙烯醇水溶液;5)将以上制得的钛和铁的沉淀、硝酸铅水溶液、氢氧化钾水溶液和聚乙烯醇水溶液加入到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内胆中,用去离子水调节其体积为反应釜容积的2/3~4/5,搅拌不少于5分钟,得到悬浮液;6)将步骤5) 配置有反应物料的反应釜内胆置于反应釜中,密闭,置于190-200oC的炉中保温,反应8-14小时后,置于空气中自然降温至室温,取出反应产物,过滤,用去离子水清洗,烘干,得到一维柱状结构铁掺杂钛酸铅单晶纳米纤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高荣肖珍任召辉徐刚翁文剑杜丕一沈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