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大平专利>正文

带有自动充放气压力油箱和油箱内衬的润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071742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带有自动充放气压力油箱和油箱内衬的润滑装置,包括润滑泵壳体、动力总成、润滑泵、筒形油箱、活塞、自动控制器等,动力总成和润滑泵安装在润滑泵壳体上,筒形油箱与润滑泵壳体连接,活塞把筒形油箱分隔成相互密封的油箱上腔A和油箱下腔B,油箱下腔B内置一个可伸缩内衬,内衬下端与油箱下腔B的下端固定密封连接,内衬下端开口与润滑泵的进油口C相通,自动控制器接通电动气泵和动力总成;筒形油箱外部设置电动气泵,油箱上腔A内设置的密封气胎接有伸出油箱上腔A上部的二位三通阀,电动气泵的排气口通过二位三通阀的接口接通油箱上腔A,二位三通阀还有一接口通大气。采用上述结构可改变润滑泵进油口的进油方式,提高了泵送油脂的能力。(*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Lubricating device with automatic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pressure fuel tank and fuel tank lining

With automatic lubricating device of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pressure tank and tank lining, including lubrication pump casing, power assembly, oil pump, fuel tank, cylinder piston, automatic controller, powertrain and lubrication pump installed in the lubrication pump shell, cylindrical oil tank is connected with a lubricating pump shell, the piston cylinder is divided into a tank each sealed tank cavity A and cavity B tank, B tank with a built-in telescopic cavity lining,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tank bottom lining cavity B fixed sealing connection, lining and lubrication opening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pump inlet oil port C connected, automatic controller connected to electric pump and powertrain; cylinder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electric tank air pump, fuel tank is arranged in the sealing cavity A is connected with a pneumatic two position three-way valve out of the tank at the upper part of the cavity A, an air exhaust port through two three-way valve interface on the tank cavity A, two three There is also a valve through the atmosphere. The oil inlet of the lubricating pump can be changed by adopting the structure, and the capacity of pumping grease can be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润滑
,涉及一种润滑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带有自动充放 气压力油箱和油箱内衬的润滑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油脂集中润滑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已经相当广泛,它可以在机械设备运行状 态对各润滑点实施定时、定量自动注油。这类装置克服了手工注油的缺点。例如,市场上 已有销售的LINCOLN系列柱塞泵装置、VOGEL系列柱塞泵装置、宁波三浪的KFP型齿轮泵装 置等,这些润滑泵装置大多使用筒形油箱,油箱上腔部分都与大气直接相通,气压等于大气 压。这些润滑泵装置在油箱内分别采用了弹簧一活塞结构、真空吸盘、搅拌臂、刮板等各种 辅助润滑泵进油口进油的结构,基本满足了各类机械摩擦副在常温下运行时使用较低粘稠 度油脂润滑的加注需求。但对于要求高粘稠油脂以及在冬季低温环境或低气压环境下正常 运行的机械设备来说,目前的这些润滑泵装置泵送能力都难以满足。原因在于,上述各种辅 助润滑泵进油口进油的结构所起作用有限,润滑泵主要还是依靠运行时自身产生的有限真 空吸力吸入润滑脂,很难吸入高粘稠油脂,导致润滑泵的进油口无法有效吸入足量油脂甚 至抽空。目前对于要求使用高粘稠油脂以及在冬季低温环境或低气压环境下运行的多数机 械设备来说,要么靠手动黄油枪润滑,要么降低对摩擦副润滑要求使用低粘稠度的油脂,这 将会降低机器的使用性能,影响营运,并使机器早期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自动充放气压力油箱和油箱内衬的润滑装置, 提高润滑泵泵送性能,以便泵送更高粘稠度等级的润滑脂,满足各类摩擦副润滑需求,适应 严酷低温和低气压环境,以提高润滑效果。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一种带有自动充放气压力油箱和油 箱内衬的润滑装置,包括润滑泵壳体、动力总成、润滑泵、筒形油箱、活塞、密封环、自动控制 器,动力总成和由其驱动的润滑泵安装在润滑泵壳体上,筒形油箱与润滑泵壳体固定连接, 活塞通过密封环把筒形油箱分隔成相互密封的油箱上腔A和油箱下腔B两部分,油箱下腔B 内置一个储存油脂的可伸缩内衬,内衬下端开口周边与油箱下腔B的下端开口周边固定密 封连接,且内衬下端开口与润滑泵的进油口 C相通,自动控制器通过线路接通动力总成,其 特征在于筒形油箱外部还设置有电动气泵,所述油箱上腔A内设置密封气胎,密封气胎接 有伸出油箱上腔A上部的二位三通阀,所述电动气泵的排气口通过二位三通阀的接口接通 油箱上腔A,二位三通阀还有一接口通大气。所述密封气胎接有伸出油箱上腔A上部的胎压监控单元。所述密封气胎接有伸出油箱上腔A上部的安全阀。所述内衬是上端密封下端开口的倒“U”形结构。所述内衬是上下两端开口的筒形结构,其上端开口周边与活塞下端固定密封连接。所述电动气泵进气口固定接入倒“U”形罩壳的内顶部,罩壳上部密封下部开口通 大气。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可以达到如下积极效果变润滑泵进油口吸入油脂为 主的进油方式为强力压入油脂为主的进油方式,确保润滑泵进油口进油充分,具有比现有 产品高得多的泵送油脂能力,即使在一定的低温和低气压下,也可以泵送高粘稠度油脂,同 时扩大了适用范围。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带有自动充放气压力油箱和油箱内衬的润滑装置实施例1结 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附图所示的带有自动充放气压力油箱 和油箱内衬的润滑装置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中,润滑泵壳体1、筒形油箱7和上盖9被四条 螺柱4压紧固定,其中润滑泵壳体1上部与筒形油箱7下端接合面相互密封,动力总成2和 由其驱动的润滑泵3安装在润滑泵壳体1上,自动控制器18固定在润滑泵壳体1上,通过 线路接通电动气泵15和动力总成2,用以控制润滑装置工作,筒形油箱7被活塞6和密封 环5分隔成相互密封的油箱上腔A和油箱下腔B,活塞6和密封环5可以在压力作用下沿筒 形油箱7内壁移动,油箱下腔B内置一个储存油脂的可伸缩内衬19,内衬19下端开口周边 与油箱下腔B的下端开口周边固定密封连接,且内衬19下端开口与润滑泵3的进油口 C相 通,油箱上腔A内设置有密封气胎8,密封气胎8上部设置有导通其内腔的接头11,接头11 固定在上盖9上部,具有气压开关功能的胎压监控单元10和安全阀12分别通过接头11连 通密封气胎8内腔,胎压监控单元10用于向自动控制器18传输开关信号,安全阀12限定 密封气胎8内腔最高气压,安全阀12的限定值可调,密封气胎8内腔通过接头11、二位三通 阀13、管道14接通电动气泵15排气口,二位三通阀13用于充气和放气,在润滑装置不运行 时,油箱上腔A导通二位三通阀13的放气口 D,在润滑装置运行时,油箱上腔A通过二位三 通阀13导通电动气泵15排气口,电动气泵15上设置有电动按钮17,可以在必要时手动闭 合或断开电源使电动气泵15运行或停机,电动气泵15进气口密封接入倒“U”形罩壳16的 内顶部,罩壳16有足够容积,其上部密封,仅在下部开口通大气,可以在电动气泵15短暂涉 水运行时其进气口不致吸入水。动力总成2用以提供动力和驱动润滑泵运行,可以由电机 和驱动部件构成,也可以由气泵和驱动部件构成,上述筒形油箱7可以是上部封顶、下部开 口的倒“U”形结构,此时可以简化掉实施例1中的上盖9,上述筒形油箱7的底部也可以做 成密封结构,此时内衬19下端开口通过管道与润滑泵3的进油口 C相通。内衬19可以是 上端密封下端开口的倒“U”形结构,也可以是上下两端开口的筒形结构,此时内衬19上端 开口周边与活塞6下端固定密封连接。二位三通阀13可以是气动式,也可以是电磁式。其工作原理如下当润滑装置在自动控制器18控制下开始运行时,电动气泵15首 先开始泵气,二位三通阀13导通电动气泵15排气口和油箱上腔A,向油箱上腔A充气,此 时,密封气胎8紧贴油箱上腔A内壁四周,压紧活塞6,通过活塞6进而对油箱下腔B的内衬19内的油脂形成压力,此时,在自动控制器18程序控制下,动力总成2开始驱动润滑泵 3工作,内衬19内的油脂就会以较高压力被压向润滑泵3的进油口 C,确保进油口 C进油充 分,当润滑装置运行结束时,在自动控制器18控制下,电动气泵15和动力总成2同时停机, 二位三通阀13自动导通油箱上腔A和放气口 D进行放气,使油箱上腔A内气压迅速下降。 进一步地,润滑装置上还可以设置胎压监控单元10,在电动气泵15向密封气胎8充气至预 设的气压值时,胎压监控单元10向自动控制器18传输开关信号,此时,在自动控制器18程 序控制下,动力总成2开始驱动润滑泵3工作,后续工作原理同上。 这种结构对于运行结束时油道有卸荷要求的润滑装置有特别的意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自动充放气压力油箱和油箱内衬的润滑装置,包括润滑泵壳体(1)、动力总成(2)、润滑泵(3)、筒形油箱(7)、活塞(6)、密封环(5)、自动控制器(18),动力总成(2)和由其驱动的润滑泵(3)安装在润滑泵壳体(1)上,筒形油箱(7)与润滑泵壳体(1)固定连接,活塞(6)通过密封环(5)把筒形油箱(7)分隔成相互密封的油箱上腔A和油箱下腔B两部分,油箱下腔B内置一个储存油脂的可伸缩内衬(19),内衬(19)下端开口周边与油箱下腔B的下端开口周边固定密封连接,且内衬(19)下端开口与润滑泵(3)的进油口C相通,自动控制器(18)通过线路接通动力总成(2);其特征在于:筒形油箱(7)外部还设置有电动气泵(15),所述油箱上腔A内设置密封气胎(8),密封气胎(8)接有伸出油箱上腔A上部的二位三通阀(13),所述电动气泵(15)的排气口通过二位三通阀(13)的接口接通油箱上腔A,二位三通阀(13)还有一接口通大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自动充放气压力油箱和油箱内衬的润滑装置,包括润滑泵壳体(1)、动力 总成(2)、润滑泵(3)、筒形油箱(7)、活塞(6)、密封环(5)、自动控制器(18),动力总成(2) 和由其驱动的润滑泵⑶安装在润滑泵壳体⑴上,筒形油箱(7)与润滑泵壳体⑴固定 连接,活塞(6)通过密封环(5)把筒形油箱(7)分隔成相互密封的油箱上腔A和油箱下腔 B两部分,油箱下腔B内置一个储存油脂的可伸缩内衬(19),内衬(19)下端开口周边与油 箱下腔B的下端开口周边固定密封连接,且内衬(19)下端开口与润滑泵(3)的进油口 C相 通,自动控制器(18)通过线路接通动力总成(2);其特征在于筒形油箱(7)外部还设置有 电动气泵(15),所述油箱上腔A内设置密封气胎(8),密封气胎(8)接有伸出油箱上腔A上 部的二位三通阀(13),所述电动气泵(15)的排气口通过二位三通阀(13)的接口接通油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大平马利峰
申请(专利权)人:赵大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