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转向柱及具有该转向柱的转向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63364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露一种车用转向柱及具有该转向柱的转向设备,通过该转向柱及该转向设备,在进行倾斜或伸缩操作而扭紧及松开控制杆,维持支撑转向柱之内管及外管的力时,使得避免传送到转向柱的负载过度集中于转向柱局部部位成为可能,允许转向杆的制动力能够均匀的分布,並增加转向柱整体的刚性,从而在驾驶者操作驾驶盘时,可避免转向柱变形或破碎。

Steering column for vehicle and steering device with the sam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vehicle steering column and the steering column steering device has, through the steering column and the steering device in inclined or telescopic operation and loosen the tightening lever, to sustain the steering column within the tube and the outer tube of the force transmitted to the steering column, so as to avoid the excessive focus on load the steering column part becomes possible, allow the braking force of the steering rod can be distributed evenly, and increase the overall rigid steering column, resulting in the driver operating the steering wheel, the steering column can avoid deformation or fra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一种车用转向柱(steering column),特别有关一种转向柱及具有该转向柱的转向设备,在进行倾斜或伸缩操作而扭紧及松开控制杆,维持支撑转向柱之内管及外管的力时,本专利技术能够使得避免传送到转向柱的负载(load)过度集中于转向柱局部部位成为可能,允许转向杆的制动力能够均勻的分布,並增加转向柱整体的刚性,从而在驾驶者操作驾驶盘时,可避免转向柱变形或破碎。
技术介绍
众所皆知的,现有技术中,转向柱是一种包围着转向杆(steering shaft)的装置,转向柱能够将操作驾驶盘(steering wheel)时产生的力矩传送到一齿条和齿轮式 (rack-and-pinion)机构,藉此帮助转向杆的转动,转向柱是通过一或多个支架与车体耦接,从而固定转向杆的位置。这样的转向柱为提升驾驶者的便利性可能还包括一伸缩工具(telescope means) 及/或一倾斜工具(tilt means),其中倾斜工具是用来调整驾驶盘的锚定角度,伸缩工具是套叠地连接两个中空管而形成,以至于该两中空管能够轴向伸展或缩回,伸缩工具可允许转向杆及转向柱塌陷,以吸收冲击力。图1显示一种现有的车用转向柱的部分立体爆炸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转向柱包括一外管100用于包围着一车用转向杆175 ; —内管170插置于该外管;一下装配支架165用于将该内管固定至车体;一上装配支架105装配于该外管100上方并固定至车体;一间距支架(distance bracket) 180整合地固定至该外管100,该间距支架并具有一长伸缩孔(telescope bore) 185 ;一倾斜支架150整合地与该上装配支架105 —起形成,该倾斜支架150并具有一长倾斜孔110 ; —固定轮盘(fixed gear)145形成于该倾斜支架140的外表面;一可动齿轮(movable gear)140适应地用来与该固定轮盘145啮合或非啮合;一倾斜螺栓(tilt bolt) 130延伸通过该倾斜孔110 ; —凸轮(cam)135与该可动齿轮140接合;以及一轮盘弹簧142置于该可动齿轮140及该固定轮盘145之间。不论倾斜操作或伸缩操作都是通过将控制杆(control lever) 115扭紧或松开来达成,其中当扭紧控制杆115时,倾斜支架150会收窄,从而向外管100施加压缩的力,由于所施加之压缩的力,外管100及内管170会紧密地互相接触,从而阻止倾斜操作或伸缩操作。而当控制杆115被松开时,外管100及内管170间之压缩的力因而消失,故能够执行倾斜或伸缩操作。伸缩操作是在沿着间距支架180内形成的伸缩孔185改变倾斜螺栓的位置之后扭紧控制杆115而完成。倾斜操作是在沿着倾斜孔110改变倾斜螺栓130的位置之后扭紧控制杆115而完成。若控制杆115被锁紧,外管100及转向杆175因而固定,但若控制杆115被松开,外管100及转向杆175可藉由凸轮135依一倾斜中心160为基准而倾斜,或转向柱可于轴向方向上伸展或缩回。然而,这样的转向柱有如下的问题由于负载集中在倾斜支架及间距支架,其通过倾斜螺栓及控制杆的操作来勒紧转向柱,因此支撑转向柱的支撑力及转向柱本身的刚性并不佳。特别具有如下问题由于外管及固定到车体的倾斜支架之间互相连接的部分是易碎的,与支撑转向柱的力相较,转向柱本身的刚性可能降低,转向柱可能因驾驶者操作驾驶盘时产生的扭力负载而变形或破碎,并且转向柱可能在遭遇车祸时本质上变得弯曲。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解决现有技术产生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之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转向柱及具有该转向柱的转向设备,其在进行倾斜或伸缩操作而扭紧或松开控制杆,维持支撑转向柱之内管及外管的力时,使得避免传送到转向柱的负载过度集中于转向柱局部部位成为可能,允许转向杆的制动力能够均勻的分布,並增加转向柱整体的刚性,从而在驾驶者操作驾驶盘时,可避免转向柱变形或破碎。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用转向柱,包含一中空内管用于包围一转向杆;以及一中空外管,该内管插置于该外管内,该外管具有若干个伸缩导向件自该外管的外圆周面突出而于直径方向上彼此相对,该外管並具有一第一槽缝形成于该外圆周面上介于那些伸缩导向件之间,该第一槽缝沿该转向杆的纵向方向延伸,该外管还具有若干个第二槽缝形成于该外圆周面上分别位于那些伸缩导向件相对的末端之外,而那些第二槽缝沿该圆周方向延伸。本专利技术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用转向设备,其具有一转向杆与一驾驶盘耦接,並具有一转向柱耦接至该转向杆並装配至一车体,其中该转向柱包含一中空内管包围着该转向杆;以及一中空外管,该内管插置于该外管内,该外管具有若干个伸缩导向件自该外管的外圆周面突出而于直径方向上彼此相对,该外管並具有一第一槽缝形成于该外圆周面上介于那些伸缩导向件之间,该第一槽缝沿该转向杆的纵向方向延伸,该外管还具有若干个第二槽缝形成于该外圆周面上分别位于那些伸缩导向件相对的末端之外,而那些第二槽缝沿该圆周方向延伸。根据本专利技术之上述描述,在进行倾斜或伸缩操作而扭紧或松开控制杆,维持支撑转向柱之内管及外管的力时,本专利技术能够使得避免传送到转向柱的负载过度集中于转向柱局部部位成为可能,允许转向杆的制动力能够均勻的分布,並增加转向柱整体的刚性,从而在驾驶者操作驾驶盘时,可避免转向柱变形或破碎。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特征及优点将结合以下详细说明与所附图式具体呈现。图1显示一种现有的车用转向柱的部分立体爆炸图。图2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之一实施例实现的车用转向柱的部分立体图。图3显示图2中的转向柱的侧视图。图4显示图3中的转向柱A部分的剖面图。图5至图7显示本专利技术之转向柱的外管的各种实施例的上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接着,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将对照所附图式描述如下。各附图中的元件以其所标示之标号代表,但出现在不同附图中的相同元件,尽可能以相同的标号表示。再者,在不会使得本专利技术之标的不清楚的情形下,本专利技术之以下描述中,功能及结构已知的详细描述在此将会省略。此外,在描述本专利技术之元件的过程中可能会使用如第一、第二、A、B、(a)、(b)之类的字词,这些字词并非用以限定相应元件的实质、顺序或序列,而仅用于与其他元件区隔。 此外,当说明书描述某一元件“连接”、“耦接”或“结合”至另一元件时,应当被理解为此元件可以是直接地与另一元件连接、耦接或结合在一起,但在上述两个元件之间还仍然可以有其他的元件与之“连接”、“耦接”或“结合”。图2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之一实施例实现的车用转向柱(steering column)的部分立体图。图3显示图2中的转向柱的侧视图。图4显示图3中的转向柱A部分的剖面图。图 5至图7显示本专利技术之转向柱的外管的各种实施例的上视图。如附图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实现的车用转向柱200包括一中空内管250 用于包围一转向杆(steering shaft) 175 ;以及一中空外管210,该内管250插置于该外管 210内,该外管210具有一对伸缩导向件(telescope guide)235自该外管的圆周面突出而于直径方向上(diametrically)彼此相对,该外管並具有一第一槽缝(slit) 220形成于该外圆周面上介于那些伸缩导向件235之间,该第一槽缝沿该转向杆17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转向柱包含:一中空内管用于包围一转向杆;以及一中空外管,该内管插置于该外管内,该外管具有若干个伸缩导向件自该外管的外圆周面突出而于直径方向上彼此相对,该外管並具有一第一槽缝形成于该外圆周面上介于那些伸缩导向件之间,该第一槽缝沿该转向杆的纵向方向延伸,该外管还具有若干个第二槽缝形成于该外圆周面上分别位于那些伸缩导向件相对的末端之外,而那些第二槽缝沿该圆周方向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铉飞
申请(专利权)人:万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