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040663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照射装置,其将第二光源的光导入不存在来自第一光源的光的区域,使其与来自第一光源的光合成,在该光照射装置中,以从第一光源出射的光的量减少的方式使来自第一光源的光合成与来自第二光源的光合成。在将来自第一光源的光向集成光学元件的方向反射的平面镜上,在由照射来自第一光源的光的区域包围的放射强度弱的区域形成贯通孔,从该贯通孔导入来自第二光源的光。第二光源例如为激光二极管,来自激光二极管的光利用光纤从平面镜的背面侧经由贯通孔导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照射装置,该光照射装置作为在半导体集成电路或液晶显示元件等的制造中使用的曝光装置的光源装置。
技术介绍
图4是表示现有技术的在曝光装置的光源装置中使用的光照射装置的结构。光照射装置1具有放射包含紫外线的光的灯2、将从灯2出射的光聚光的剖面为椭圆形的聚光镜3、使光路折返的平面镜4、使在照射光的面(光照射面)11上照度分布均匀的集成透镜(也称为复眼透镜)5、使从集成透镜出射的光的光路折返并且使入射的光成为平行光而出射的准直反射镜6等。此外,可以使用准直透镜代替准直反射镜。在将掩模10置于光照射面11上时,在掩模10上形成的掩模图案经由投影透镜12投影至涂敷了抗蚀剂的基板13上,由此进行曝光。此外,有的曝光装置不使用投影透镜,使掩模与基板近接或紧贴来进行曝光。灯2例如是氙气灯或超高压水银灯等短弧式的放电灯。如上所述,聚光镜3的剖面形状为椭圆形,灯2的发光部的亮点位于聚光镜3的第一焦点,集成透镜5的光入射面位于聚光镜3的第二焦点。在这样的光照射装置中,在聚光镜3的顶点附近形成有贯通孔31,灯2在穿插在该贯通孔31中的状态下固定在未图示的保持构件上。因此,在该聚光镜3的形成有贯通孔31的部分上不存在反射光,或者即使存在反射光也仅存在散射光等弱光。因此,如图4中斜线所示,在集成透镜5的入射光中,在照射有聚光镜3所反射的反射光的区域的内侧(中央部附近),出现放射照度比周围低的区域。此外,有时将这种现象称为“光的中空(光の中抜け)”,以下,将照射有聚光镜3所反射的反射光的区域的内侧的、放射照度比周围低的区域称为光的中空区域7。这样的光的中空使光照射面上的照度降低。为了解决这样的因光的中空而引起的照度降低的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内容,即,在照明光学装置中,在作为第一光源的灯之外,具有作为第二光源的激光光源,将来自该激光光源的光导入不存在来自第一光源的光的区域,而与来自第一光源的光进行合成。在该公报中,作为使来自第二光源的光与来自第一光源的光合成的手段,公开了设置将来自第二光源的光反射的反射镜(该公报的图2、图4、图10)或传播来自第二光源的光的光纤(该公报的图6)、将来自第二光源的光所通过的开口设置在椭圆聚光镜的一部分上(该公报的图8)、在第一光源的大小较小的情况下从形成在椭圆聚光镜的顶部上的贯通孔入射来自第二光源的光(该公报的图9)、以及在第一光源的光路内配置第二光源(图11)等例子。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34120号公报。如果构成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光照射装置,则能够防止在现有的装置中产生的出-->现不存在光的区域的情况。但是,在该公报所示的结构中,如下所示,与现有的装置相比,存在入射至集成光学元件的来自第一光源(灯)的光的量减少因而其分光照射面上的照度降低的问题。如上所述,光的中空区域产生在照射有聚光镜所反射的反射光的区域的内侧。因此,如果利用反射镜或光纤将来自第二光源的光导入至光的中空区域,则反射镜的支撑构件或光纤本身会截断被聚光镜反射的来自第一光源(灯)的光,因此,在集成透镜的入射面上投射有其影子,结果,光照射面上的照度降低。另外,如果在聚光镜的一部分上设置开口并从该开口导入来自第二光源的光,则成为在聚光镜的反射来自灯的光的面上开设孔,因而被聚光镜反射的来自灯的光的量减少,所以在光照射面上的照度降低。另外,如果在第一光源的光路内设置第二光源,则第二光源本身会遮挡被聚光镜反射的来自灯的光,因此在其分光照射面上的照度降低。另外,如果从形成在聚光镜顶部的贯通孔入射来自第二光源的光,则原来是通过减小形成在聚光镜上的贯通孔的直径来提高反射效率的,但是为了入射来自第二光源的光就不能减小贯通孔的直径。因此,被聚光镜反射的来自灯的光的量减少,光照射面上的照度降低。而且,将要在非常接近聚光镜的位置配置第二光源,也就是说在发光时变为高温的第一光源(灯)的附近配置第二光源,因此,需要用于冷却第二光源的规模大的系统,从而缺乏可实现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在将第二光源的光导入不存在来自第一光源的光的区域而与来自第一光源的光合成的光照射装置中,以不使从第一光源出射的光的量减少的方式使其与来自第二光源的光合成。本专利技术如下那样解决上述问题。在将来自第一光源的光向集成透镜的方向反射的平面镜上,在被来自第一光源的光所照射的区域包围的放射照度弱的光的中空区域形成贯通孔,从该贯通孔导入来自第二光源的光。此外,第二光源例如是激光二极管,来自激光二极管的光利用光纤从平面镜的背面侧通过贯通孔导入。在本专利技术中能够得到如下的效果。由于将第二光源配置在平面镜的背面侧,所以第二光源本身或其支撑构件,以及用于将来自第二光源的光与来自第一光源(灯)的光合成的光纤等,不会遮挡被聚光镜反射的来自灯的光。虽然在平面镜上形成贯通孔,但是由于该部分是放射照度弱的中空区域,因此,不会使来自灯的光的反射效率降低。另外,不需要较大地设置聚光镜的贯通孔,因而不会使被聚光镜反射的来自第一光源(灯)的光的量减少。因此,能够在入射至集成光学元件的来自第一光源(灯)的光量不减少的情况下,与来自第二光源的光合成,从而能够防止光照射面上的照度降低。而且,第二光源配置在远-->离发光时变为高温的第一光源的位置,从而不需要用于使第二光源冷却的规模大的冷却系统。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在曝光装置的光源装置中使用的本专利技术的光照射装置的结构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光照射装置的平面镜附近的放大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变形例的图。图4是表示在现有技术的露光装置的光源装置中使用的光照射装置的结构的图。附图标记说明1 光照射装置2 灯3 聚光镜4 平面镜5 集成透镜6 准直反射镜7 光的中空区域8 来自激光二极管LD的光10 掩模11 光照射面12 投影透镜13 基板31 形成在聚光镜上的贯通孔41 形成在平面镜上的贯通孔F 光纤LD 激光二极管S 集成透镜的光入射面具体实施方式图1表示在露光装置的光源装置中使用的本专利技术的光照射装置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光照射装置除了使光路折返的平面镜4与配置在其背面侧的第二光源之外,基本与图4的结构相同。光照射装置1具有放射包含紫外线的光的灯2、将从灯2出射的光聚光的剖面为椭圆形的聚光镜3、使光路折返的平面镜4、在照射光的面(光照射面)11上使照度分布均匀的集成透镜(复眼透镜)5、使从集成透镜5出射的光的光路折返并且使入射的光成为平行光而出射的准直反射镜6等。灯2例如是氙气灯或超高压水银灯等短弧式的放电灯。如上所述,聚光镜3的剖面形状为椭圆形,灯2的发光部的亮点位于聚光镜3的第一焦点,集成透镜5的光入射面位于聚光镜3的第二焦点。在此,灯2与反射从灯2出射的光的聚光镜3相当于第一光源。在聚光镜3的顶点附近形成贯通孔31,灯2在穿插在该贯通孔31中的状态下固定-->在未图示的保持构件上。因此,在该聚光镜3的形成有贯通孔31的部分上不存在反射光,或者即使存在反射光也仅存在散射光等弱光。图2表示平面镜4附近的放大图。平面镜4是将被聚光镜3反射的光向集成透镜5的方向反射的平面反射镜。大小例如为300mm×250mm。在向该平面镜4照射被聚光镜3反射的光时,与以往一样,在平面镜4上形成光的中空所产生的环状的光照射区域。因此,在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照射装置,具有:灯,放射包含紫外线的光;椭圆聚光镜,反射从上述灯放射的光并使其聚光,并在该椭圆聚光镜的顶点附近形成有用于灯通过的贯通孔;集成光学元件,入射被上述椭圆聚光镜聚光的光,使光照射面上的照度分布均匀;以及平面镜,将被上述椭圆聚光镜反射的光向上述集成光学元件的方向反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平面镜上,在由照射来自椭圆聚光镜的反射光的区域包围的放射照度低的区域,形成贯通孔,来自设置在上述平面镜的背面侧的激光二极管的光经由上述贯通孔出射。

【技术特征摘要】
2010.02.08 JP 025126/20101.一种光照射装置,具有:灯,放射包含紫外线的光;椭圆聚光镜,反射从上述灯放射的光并使其聚光,并在该椭圆聚光镜的顶点附近形成有用于灯通过的贯通孔;集成光学元件,入射被上述椭圆聚光镜聚光的光,使光照射面上的照度分布均匀;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仲田重范
申请(专利权)人:优志旺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