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志勇专利>正文

一种轻钢结构房屋及其建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040053 阅读:3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于建造的轻钢结构建筑。该建筑包括具有内装饰层、中间层、外装饰层的墙体,中间层的表面上设置多个凸起的肋条,内装饰层以及外装饰层上设置多个与所述肋条配合的卡槽,所述肋条能够与所述卡槽卡合,在所述轻钢架结构的下方还设置有多个固定结构。该轻钢结构建筑采用了相互配合的卡合的墙体结构,使得整个建筑易于组装,该轻钢结构建筑在下方设置有固定结构,使得该建筑适合建造成多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易于建造的轻钢结构建筑,并特别涉及一种轻钢别墅及其建造方法。
技术介绍
轻型钢结构低层住宅的建造技术是在木结构建造技术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经过多年的发展,具有物理性能优异、空间和形体灵活、易于建造、形式多样的成熟建造体系。轻型钢结构低层住宅具有结构体系灵活、利于建设及商业开发、建筑经济性高、符合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等优点。然而现有的轻型钢结构低层住宅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具体体现在:(1)现有的墙体通常是在轻质混凝土板或水泥板,并且在外层采用螺钉或者粘接的方式固定装饰层,然而采用螺钉的方式螺钉会裸露在墙外,发生锈蚀,采用粘接的方式,会产生粘接不牢的情形。(2)现有的轻型钢结构低层住宅通常是在地面上直接搭建而成,因而限制了楼层的高度,使得这种建筑仅停留在活动板房的范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组装的轻钢结构建筑,并且该轻钢结构建筑适合建造成多层。该轻钢结构建筑采用了相互配合的卡合的墙体结构,使得整个建筑易于组装,该轻钢结构建筑在下方设置有固定结构,使得该建筑适合建造成多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轻钢结构房屋,包括轻钢架结构、墙体结构以及屋面结构,所述轻钢架结构形成房屋的支撑框架结构,所述轻钢架结构包括转角处的多个角立柱,以及与所述角立柱配合设置的梁,所述墙体结构与所述轻钢架结构配合设置形成房屋的墙体,所述屋面结构设置在所述墙体的上方,所述墙体结构包括内装饰层、中间层、外装饰层,所述墙体结构的中间层与所述轻钢架结构相连接,所述中间层的表面上设置多个凸起的肋条,所述内装饰层以及所述外装饰层上设置多个与所述肋条配合的卡槽,所述肋条能够与所述卡槽卡合;在所述轻钢架结构的下方设置有多个固定结构,所述角立柱通过固定件与所述固定结构结合,所述固定结构开设有中心孔以及固定孔,所述固定件包括中心柱,以及所述中心柱上设置的固定元件,所述中心柱与中心孔配合,所述固定元件与所述固定孔配合;所述轻钢架结构包括用于固定至少两个在同一平面内相互连接的梁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圆环形结构,所述圆环形结构由外圆结构、内圆结构以及中间的肋板组成,并且在圆周方向上开设有允许所述梁通过的孔,所述梁在所述孔处与所述连接件结合。优选地,所述内装饰层以及所述外装饰层由柔性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固定元件的数量与所述固定孔的数量相等。优选地,所述房屋至少包括两层。-->一种建造轻钢结构房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固定件的中心柱以及固定元件分别与固定结构的中心孔以及固定孔配合,从而将角立柱与固定结构固定在一起;b.将所述固定结构至少部分地埋设在地面下;c.以所述角立柱为基础组装所述轻钢架结构,形成房屋的支撑框架结构;d.在所述支撑框架结构上设置具有凸起的肋条的墙体结构的中间层;e.将屋面结构与所述轻钢架结构连接,形成房屋的屋面;f.将内装饰层以及外装饰层的与所述墙体结构的中间层配合,形成最终房屋的墙体。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轻钢结构建筑,由于采用了相互卡合的墙体,从而避免了螺钉或者粘结剂的使用,使得墙体不仅易于的组装,而且不易发生锈蚀或者脱落。另外,该轻钢结构建筑在下方设置有固定结构,使得轻钢结构建筑更加牢固,从而适合建造成多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轻钢结构房屋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固定件与固定结构配合的示意图;图3-4是本专利技术连接件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墙体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现方案。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的轻钢结构房屋1包括轻钢架结构2、墙体结构3以及屋面结构4,轻钢架结构2形成房屋的支撑框架结构,轻钢架结构2包括转角处的多个角立柱5,以及与所述角立柱配合设置的梁,所述墙体结构3与所述轻钢架结构2配合设置形成房屋1的墙体,所述屋面结构4设置在所述墙体的上方。其中,轻钢架结构房屋1是两层的房屋。参见图2,角立柱5通过固定件与固定结构6连接。固定结构6中心开设有中心孔7,在中心孔7周围开设有多个固定孔8,图2中的实施例为4个固定孔8,固定件包括中心柱9以及固定元件10,如图示,中心柱9与中心孔7配合,固定元件10与固定孔8配合,从而通过固定件将角立柱与固定结构固定在一起,并且,为了能够配合,固定元件10的数量与固定孔8的数量相等或者比其更少。另外,中心柱9与中心孔7之间以及固定元件10与固定孔8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可以在这些间隙中填充具有抗震性能的材料,从而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在将角立柱5通过固定件固定至固定结构6之后,将固定结构埋设在地面之下,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固定结构6是全部埋设在地面之下,根据需要,也可以将固定结构部分埋设在地面之下。之后,以固定好的角立柱5为基础,搭设房屋的轻钢架结构2,在同一个水平面内的多个梁之间采取连接件11进行连接。参见图3-4,连接件11为圆环形结构,圆环形结构由外圆结构12、内圆结构13以及中间的肋板14组成,并且在圆周方向上开设有允许梁通过的孔15,所述梁在所述孔处与所述连接件结合,并且梁穿过孔15,在连接件11的-->内圆结构13内加设有加强筋16。其中多个梁之间可以是相互垂直的关系,也可以是任意的交叉方向,连接件11根据梁的方向而在圆周的相应方向开设孔15。另外,在梁穿过所述孔15之后,可以在内圆结构13内,在梁的端部之间加设加强筋16。参见图5,墙体结构2包括内装饰层17、中间层18、外装饰层19,所述墙体结构的中间层18与轻钢架结构3相连接,中间层18的表面上设置多个凸起的肋条20,内装饰层17以及外装饰层19上设置多个与所述肋条20配合的卡槽21,肋条20能够与卡槽21卡合。其中,所述的肋条为头端部大底部小的结构,而卡槽21具有与之相配合的结构,并且,内装饰层17以及外装饰层19都是由柔性材料制成,因而在安装时,能够轻易将卡槽21与肋条20卡合,从而将内装饰层17以及外装饰层19固定在中间层18上。在另外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将肋条设置在内装饰层17以及外装饰层19上,而将卡槽设置在中间层18上。墙体结构的内装饰层17以及外装饰层19优选地由多个内装饰元件以及外装饰元件组成,所述卡槽设置在内装饰元件以及外装饰元件上,并且内装饰元件之间以及外装饰元件之间也是通过肋条以及卡槽进行卡合连接的。这种房屋的建造方法,包括将固定件的中心柱9以及固定元件10分别与固定结构的中心孔7以及固定孔8配合,从而将角立柱5与固定结构6固定在一起,将固定结构6至少部分地埋设在地面下,以角立柱5为基础组装轻钢架结构2,形成房屋的支撑框架结构,在支撑框架结构上设置具有凸起的肋条的墙体结构的中间层,将屋面结构4与轻钢架结构2连接,形成房屋的屋面,将内装饰层17以及外装饰层19的与墙体结构的中间层18配合,形成最终房屋的墙体。以上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出各种改进或者变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钢结构房屋,包括轻钢架结构、墙体结构以及屋面结构,所述轻钢架结构形成房屋的支撑框架结构,所述轻钢架结构包括转角处的多个角立柱,以及与所述角立柱配合设置的梁,所述墙体结构与所述轻钢架结构配合设置形成房屋的墙体,所述屋面结构设置在所述墙体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结构包括内装饰层、中间层、外装饰层,所述墙体结构的中间层与所述轻钢架结构相连接,所述中间层的表面上设置多个凸起的肋条,所述内装饰层以及所述外装饰层上设置多个与所述肋条配合的卡槽,所述肋条能够与所述卡槽卡合;在所述轻钢架结构的下方设置有多个固定结构,所述角立柱通过固定件与所述固定结构结合,所述固定结构开设有中心孔以及固定孔,所述固定件包括中心柱,以及所述中心柱上设置的固定元件,所述中心柱与中心孔配合,所述固定元件与所述固定孔配合;所述轻钢架结构包括用于固定至少两个在同一平面内相互连接的梁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圆环形结构,所述圆环形结构由外圆结构、内圆结构以及中间的肋板组成,并且在圆周方向上开设有允许所述梁通过的孔,所述梁在所述孔处与所述连接件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钢结构房屋,包括轻钢架结构、墙体结构以及屋面结构,所述轻钢架结构形成房屋的支撑框架结构,所述轻钢架结构包括转角处的多个角立柱,以及与所述角立柱配合设置的梁,所述墙体结构与所述轻钢架结构配合设置形成房屋的墙体,所述屋面结构设置在所述墙体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结构包括内装饰层、中间层、外装饰层,所述墙体结构的中间层与所述轻钢架结构相连接,所述中间层的表面上设置多个凸起的肋条,所述内装饰层以及所述外装饰层上设置多个与所述肋条配合的卡槽,所述肋条能够与所述卡槽卡合;在所述轻钢架结构的下方设置有多个固定结构,所述角立柱通过固定件与所述固定结构结合,所述固定结构开设有中心孔以及固定孔,所述固定件包括中心柱,以及所述中心柱上设置的固定元件,所述中心柱与中心孔配合,所述固定元件与所述固定孔配合;所述轻钢架结构包括用于固定至少两个在同一平面内相互连接的梁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圆环形结构,所述圆环形结构由外圆结构、内圆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姜志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