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耿豪专利>正文

多层次密封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38047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层次密封罐,所述密封罐包含罐体、罐颈件、内盖、外盖及外封止环,其中:罐体包括底壁及围绕壁;罐颈件包括罐口壁,所述罐口壁具有罐口及外壁面的第一螺纹部;内盖包括可封闭罐口的挡壁及垂壁;外盖包括用以与罐颈件的第一螺纹部螺锁的第二螺纹部;外封止环安装在外盖与连结壁之间。通过内盖、外盖及外封止环等多道密封结构,产生较佳的密封效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密封罐,特别是一种多层次密封罐
技术介绍
现有的密封罐多用于置放干果、蜜饯等食品或者茶叶,以茶叶罐为例,大多由纸质 材料制成,包含可容纳茶叶且在顶面形成开口的中空罐体,以及可封闭开口的上盖。存放 时,茶叶放置在罐体内,并以上盖封闭罐体。取用茶叶时,则打开上盖并经由开口将茶叶取 出。由于纸的材质容易变形,且上盖与罐体因长期开关磨损而无法达到较佳的密封效果,造 成茶叶的气味会由罐体与上盖之间的缝隙逸散出来,而且茶叶较易受潮,保存时间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密封罐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多道密封结构、 能够提高密封效果的多层次密封罐。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密封罐,包含罐体、罐颈件、内盖、外盖及外封止环,其中罐体,包括底壁,以及自所述底壁周缘延伸并围绕轴线形成开口的围绕壁。所述底 壁与所述围绕壁相互配合界定出一置物空间。罐颈件,包括围绕轴线的罐口壁,以及所述罐口壁一端延伸与所述罐体连结且位 于所述开口内的连结壁;所述罐口壁具有远离所述连结壁的罐口,以及形成于外壁面的第 一螺纹部。内盖,包括贴触所述罐口壁且封闭所述罐口的挡壁,以及自所述挡壁延伸围绕所 述轴线并可置于所述罐颈件内的垂壁。外盖,沿轴线盖置在所述罐颈件与所述内盖外,包括用以与所述罐颈件的第一螺 纹部螺锁的第二螺纹部。外封止环,安装在所述外盖与所述连结壁之间,与所述连结壁上的凹槽锁合。进一步地,在所述内盖设置自所述挡壁朝向所述垂壁的反向成型的凸出部,所述 外盖还包括盖板、自所述盖板朝向所述罐颈件延伸围绕轴线的锁环,以及自所述盖板朝向 所述罐颈件且贴触顶抵所述凸出部的压制部。更进一步地,在所述压制部设置容穴,在所述容穴内安装用以压制所述内盖凸出 部的弹性组件,比如橡胶垫。本技术所述密封罐,所述垂壁贴触所述罐口壁;还可在所述挡壁与所述罐口 壁之间安装内封止环。本技术所述密封罐的优点在于内盖安装过程能够将罐体内的空气挤出,内 盖挡壁用以封闭罐口,外盖与罐颈件锁合再次封闭罐口,外封止环进一步提高外盖与罐颈 件的密封效果,因此,本技术具有多道密封结构,提高了密封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密封罐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部件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密封罐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密封罐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上盖压制部顶抵内盖凸出部的 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密封罐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弹性组件顶抵内盖凸出部的剖 视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密封罐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内盖与罐口壁之间安装内封止 环的剖视图。其中1-罐体,11-底壁,12-围绕壁,121-开口,13-置物空间;2_罐颈件,21-罐口壁, 211-罐口,212-第一螺纹部;22-连结壁,221-凹槽;3-内盖,31-挡壁,32-垂壁,33-凸 出部;4-外盖,41-盖板,42-锁环,421-第二螺纹部,43-压制部,431-容穴;5-外封止环; 6-弹性组件;7-内封止环;I-轴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所述密封罐的第一至第四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 型的技术方案、特点与效果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以相同 的编号表示。图1、图2所示分别为本技术所述密封罐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部件分解图和 剖视图,所述密封罐包括罐体1、罐颈件2、内盖3、外盖4及外封止环5。罐体1由陶瓷材质制成,并包括底壁11及围绕壁12。围绕壁12自底壁11周缘延 伸并围绕轴线I且形成一开口 121。底壁11与围绕壁12相互配合界定出一置物空间13。罐颈件2包括罐口壁21及连结壁22。罐口壁21围绕轴线I,并具有远离连结壁 22的罐口 211,以及形成于外壁面的第一螺纹部212。连结壁22自罐口壁21—端延伸与罐 体1连结且位于开口 121内,并具有用以放置外封止环5的凹槽221。内盖3包括挡壁31及垂壁32。挡壁31用以贴触罐口壁21且能够封闭罐口 211。 垂壁32自挡壁31延伸围绕轴线I并可置入于罐颈件2内,且贴触罐口壁21。外盖4沿轴线I盖置在罐颈件2与内盖3外,并包括盖板41及锁环42。锁环42 自盖板41朝向罐颈件2延伸围绕轴线I,并具有设置在内环面且用以与罐颈件2的第一螺 纹部212螺锁的第二螺纹部421。外封止环5安装在凹槽221内且位于外盖4与连结壁22之间。使用本技术所述密封罐时,由罐口 211取用或放入欲封存的物品,如茶叶,然 后将内盖3的垂壁32置入罐颈件2中,在置放过程中将罐体1内的空气挤出,直到挡壁31 贴触罐口壁21并同时封闭所述罐口 211,再将外盖4与罐颈件2相锁合,就能够与安装在外 盖4与连结壁22之间的外封止环5配合,使置物空间13产生密封效果。图3所示为本技术所述密封罐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类似于第一较佳实施例, 其差异之处在于内盖3还包括自挡壁31朝向垂壁32的反向成型的凸出部33,外盖4还 包括自盖板41朝向罐颈件2成型且用以贴触顶抵凸出部33的压制部43。如此,第二较佳实施例也能达到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的目的与效果;而且, 当外盖4与罐颈件2相锁合时,压制部43压迫内盖3的凸出部33,更能提升内盖3与罐口 211的密封效果。图4所示为本技术所述密封罐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类似于第二较佳实施例, 其差异之处在于压制部43具有容穴431,所述密封罐还包含安装在所述容穴431内且用 以压制内盖3的凸出部33的弹性组件6。在所述第三较佳实施例中,弹性组件6为一橡胶垫。如此,所述第三较佳实施例也能达到与上述第二较佳实施例相同的目的与效果; 而且,当外盖4与罐颈件2相锁合时,弹性组件6压迫凸出部33,能同时达到提升密封与减 少凸出部33磨损的效果。图5所示为本技术所述密封罐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类似于第一较佳实施例, 其差异之处在于多层次密封罐还包含内封止环7,内封止环7安装在挡壁31与罐口壁21 之间。在所述第四较佳实施例中,内封止环7安装固定在罐口壁21。如此,第四较佳实施例也能够达到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的目的与效果,并 可提升挡壁31与罐口 211的密封效果。下面结合上述较佳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所述密封罐的使用方法及所具 有的效果和优点一、利用外盖4锁合罐颈件2、内盖3的垂壁32置入罐颈件2的过程中能够将罐体 1内的空气挤出且以挡壁31封闭罐口 211,外封止环5能够提升外盖4与罐颈件2之间的 密封,使本技术具有多道密封结构,能够提高密封效果。二、压制部43压迫内盖3的凸出部33能提升内盖3与罐口 211之间的密封,进而 能够提高本技术的密封效果。三、弹性组件6压迫凸出部33,能同时提升密封与减少凸出部33磨损,进而能够提 高本技术的密封效果。四、内封止环7可提升挡壁31与罐口 211之间的密封,进而能够提高本技术 的密封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所述密封罐的较佳实施例,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 实施范围,即凡是参照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 饰,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多层次密封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次密封罐包括罐体、罐颈件、内盖、外盖、 外封止环,其中罐体,包括底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次密封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次密封罐包括罐体、罐颈件、内盖、外盖、外封止环,其中:罐体,包括底壁以及自所述底壁周缘延伸并围绕轴线形成的开口的围绕壁;罐颈件,包括围绕轴线的罐口壁,以及所述罐口壁一端延伸与所述罐体连结且位于所述开口内的连结壁;所述罐口壁具有远离所述连结壁的罐口,以及形成于外壁面的第一螺纹部;所述连接壁上具有围绕轴线的环状凹槽;内盖,包括贴触所述罐口壁且封闭所述罐口的挡壁,以及自所述挡壁延伸围绕所述轴线并可置于所述罐颈件内的垂壁;外盖,沿轴线盖置在所述罐颈件与所述内盖之外,包括用以与所述罐颈件的第一螺纹部螺锁的第二螺纹部;外封止环,安装在所述外盖与所述连结壁之间,与所述连结壁上的凹槽锁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耿豪
申请(专利权)人:张耿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