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液用的流量调节器。
技术介绍
现有静脉滴注输液器上都设有流量调节器,护士用流量调节器上的小轮调好流速 (每分钟的滴数),即使滴注第二瓶药液其流速也不会变。但有些患者家属,特别是孩子妈 妈,总觉得滴速过快,会擅自去调节流速,由于技术上不熟练,调出来的滴速不是快就是慢, 越慌越是调不好,最后还是要找护士重新进行调节,给护士增加了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患者家属擅自调节输液器流量,由于技术上不熟练, 调出来的滴速不是快就是慢,越慌越是调不好,最后还是要找护士重新进行调节,给护士增 加了工作量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可设定输液速度的流量调节器。本技术包括壳体和小轮,所述壳体内设有滑槽,所述小轮上的凸轴用于在滑 槽内滑动,小轮的一侧设有凹槽,凹槽另一侧的小轮上设有标志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小轮上凹槽的截面积是通过计算的,截面积 小流速就慢,反之流速就快,一般可以设定每分钟20 40滴、40 60滴和60 80滴三种 滴速,适合于儿童患者、心脏病患者和普通患者使用。小轮上的标志线与凹槽是平行的,也 可以将标志线上侧的小轮做成红色、蓝色、绿色,以代表不同的滴数,只要标志线与壳体的 外表面平行,证明凹槽的位置是正确的。患者家属即使擅自调滴速,调不好再按标志线调回 来就可以了。本技术要改变滴速或停止滴注只需旋转小轮即可,与现有的流量调节器 使用方法相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小轮2的A向视图。图1中的附图标记6是壳体1内输液管通道。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见图1和图2,包括壳体1和小轮2,所述壳体1内设 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设定输液速度的流量调节器,包括:壳体(1)和小轮(2),所述壳体(1)内设有滑槽(3),所述小轮(2)上的凸轴(5)用于在滑槽(3)内滑动,其特征在于,小轮(2)的一侧设有凹槽(4),凹槽(4)另一侧的小轮上设有标志线(7)。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