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端引出的超级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29850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端引出的超级电容器,包括:外壳,其具有筒体和中部带有中心孔的上底;空心卷筒轴,其设置在外壳的中部;卷芯层,其卷绕在空心卷筒轴上,卷芯层包括依次排列的正极片层、第一隔膜层、负极片层和第二隔膜层,正极片层的下端具有空白铝箔,负极片层的上端也具有空白铝箔;正极连接板,其设置在外壳的下端,与正极片层的空白铝箔连接;外盖,其焊接在所述外壳的筒体下端以及所述正极连接板上;负极连接板,其设置在外壳的上端,与负极片层的空白铝箔连接;防爆膜,其覆盖在排气孔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卷芯层中间设置了空心卷筒轴,能防止外壳内的电解液溢出。负连接极板上方设置有防爆膜,当外壳内压力过大时,通过防爆膜向外鼓起减小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级电容器,尤其涉及一种两端引出的超级电容器
技术介绍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新型储能装置,超级电容器体积小,容量大,充电快。超级电容 器的正极和负极通常位于壳体的一端,这种电容器被称为一端引出的超级电容器。现在,有 人提出了在壳体两端分别引出正极和负极的电容器,这种电容器被称作两端引出的超级电 容器。典型的两端引出超级电容器如中国专利20091030993. 9所示,包括电极卷心和外 壳,电极卷心插装在外壳内。这种超级电容器外壳内的电解液容易从电解液注入口中溢出, 并且当电解液的压力升高时,无法减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弊端,提供一种两端引出的超级电容器,所述超级电容器 包括外壳,其具有筒体和中部带有中心孔的上底,所述外壳中填充有电解液;空心卷筒 轴,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中部;卷芯层,其卷绕在所述空心卷筒轴上,所述卷芯层包括依次 排列的正极片层、第一隔膜层、负极片层和第二隔膜层,所述正极片层的下端具有空白铝 箔,所述负极片层的上端也具有空白铝箔;正极连接板,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下端,与所述 正极片层的空白铝箔连接;外盖,其焊接在所述外壳的筒体下端以及所述正极连接板上,作 为所述外壳的下底和正极引出端,所述外盖为电导体;负极连接板,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上 端,与所述负极片层的空白铝箔连接,且所述负极连接板具有从所述上底的中心孔中向外 的引出端,且所述负极连接板上具有排气孔;防爆膜,其覆盖在所述排气孔上方。优选的是,所述的两端引出的超级电容器中,所述正极片层的两面均为炭活性物 质层。优选的是,所述的两端引出的超级电容器中,所述负极片层的两面均为炭活性物质层。优选的是,所述的两端引出的超级电容器中,所述上底与所述负极连接板之间设 置有密封圈,且所述上底的与所述负连接板上的排气孔相对处设置有凹孔,所述密封圈的 与所述负连接板上的排气孔相对处设置有开孔。优选的是,所述的两端引出的超级电容器中,所述外壳和所述负极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绝缘圈。优选的是,所述的两端引出的超级电容器中,还包括外盖,所述外盖焊接在所述外 壳的筒体下端,作为所述外壳的下底。优选的是,所述的两端引出的超级电容器中,所述外盖为电导体,其与所述正极连 接板相连。 优选的是,所述的两端引出的超级电容器中,所述负极连接板上还包括注液孔,所述注液孔的下端延伸入所述空心卷筒轴的空心内。优选的是,所述的两端引出的超级电容器中,所述注液孔上端具有密封盖。优选的是,所述的两端引出的超级电容器中,所述防爆膜为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三层复合结构。优选的是,所述的两端引出的超级电容器中,所述负极连接板的从所述上底的中 心孔中向外的引出端为位于负极连接板中心处的圆柱形上凸台,而所述负极连接的与所述 上凸台相对应的下方还具有向下延伸的下凸台,所述下凸台延伸入空心卷筒轴的空心内, 所述注液孔从所述上凸台延伸至所述下凸台。优选的是,所述的两端引出的超级电容器中,所述防爆膜设置在密封圈上,覆盖密 封圈上的开孔。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两端引出的超级电容器在卷芯层中间设置了空心卷筒轴,能防止外 壳内的电解液溢出。且在防爆膜负连接极板上方设置有防爆膜,当外壳内压力过大时,通过 防爆膜向外鼓起减小压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两端引出的超级电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 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两端引出的超级电容器中,针对现有技术的弊端,提供 一种两端引出的超级电容器,所述超级电容器包括外壳3,其具有筒体和中部带有中心孔 的上底,所述外壳3中填充有电解液;空心卷筒轴12,其设置在所述外壳3的中部;卷芯层 9,其卷绕在所述空心卷筒轴12上,所述卷芯层9包括依次排列的正极片层、第一隔膜层、 负极片层和第二隔膜层,所述正极片层的下端具有空白铝箔,所述负极片层的上端也具有 空白铝箔;正极连接板10,其设置在所述外壳3的下端,与所述正极片层的空白铝箔连接; 外盖11,其焊接在所述外壳3的筒体下端以及所述正极连接板10上,作为所述外壳3的下 底和正极引出端,所述外盖11为电导体;负极连接板1,其设置在所述外壳3的上端,与所 述负极片层的空白铝箔连接,且所述负极连接板1具有从所述上底的中心孔中向外的引出 端,且所述负极连接板1上具有排气孔;防爆膜7,其覆盖在所述排气孔上方。外壳3相当于是一个倒置的敞口杯,杯底就是所述上底,杯底的中心开有孔。负极 连接板1中心处具有向上的圆柱形上凸台,上凸台的中央有通向外壳内部的通孔,这个通 孔作为注液孔。正极连接板10和空白铝箔之间可以是焊接关系,负极连接板1和空白铝箔 之间也可以是焊接关系。外盖11下设的凸起是正极的引出端。负极连接板1上的排气孔是在工作过程中,外壳腔体内电解液产生的压力比较大 时,向外释放压力。具体而言,由于排气孔上覆盖有防爆膜,防爆膜具有弹性,当压力增大 时,防爆膜会向上鼓起,这样增大了外壳腔体的体积,减小了腔体内压力。在意外情况下,如 果外壳腔体内压力过大,则会冲破防爆膜,将压力释放出来,避免了超级电容器发生爆炸的危险。卷芯层9内部设有空心卷筒轴12,负极连接板1的与上凸台相对应的向下延伸的 下凸台插入空心卷筒轴12的空心内,这样注液孔从上凸台延伸到下凸台,贯通整个负极连 接板1,最终开口于空心卷筒轴12的空心内。由于电解液位于空心卷筒轴12的外部,而注液 孔的开口位于空心卷筒轴12的内部,因此,这种结构避免了电解液从注液孔的开口溢出。所述的两端引出的超级电容器,所述正极片层的两面均为炭活性物质层;所述负 极片层的两面均为炭活性物质层。所述上底与所述负极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圈2,且所述上底的与所述负连接板 1上的排气孔相对处设置有凹孔8,所述密封圈2的与所述负连接板上的排气孔相对处设置 有开孔。这样,沿纵向看,排气孔上仅仅覆盖有防爆膜7,而不会受到密封圈2或外壳3的上 底的遮挡,这样能够使得防爆膜7自由地变形。所述正极连接板10焊接至所述外壳3,所述外壳3和所述负极连接板1之间设置 有绝缘圈4,以防止上底与负连接板电连通,并且说明,在这种情况下,密封圈2也是绝缘 体。本专利技术的超级电容器还包括外盖11,所述外盖11焊接在所述外壳3的筒体下端, 作为所述外壳3的下底。所述外盖11为电导体,其与所述正极连接板10相连。外盖11 整个是导电的,而上底也是导电的,并且在上底中央的圆孔中伸出一个负电极(也就是上凸 台),这样超级电容器的结构与普通干电池类似。所述负极连接板1上还包括注液孔5,所述注液孔5的下端延伸入所述空心卷筒 轴12的空心内。所述注液孔5的上端具有密封盖。密封盖设置在上凸台内的注液孔上端。 具有上凸台和下凸台的负极连接板1类似于一个十字形,注液孔5就设置在十字形的一竖 内。所述防爆膜7为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丙烯PP三层复合结构。这种结构的防 爆膜7最有利于起到变形和防爆作用。通常,正极连接板10与外壳3的下端焊接,这样外壳3带有也成为正电极,而外壳 3与负极连接板1之间通过绝缘圈4断开,以避免短路。防爆膜7设置在负极连接板上方,可以设置在排气孔上,优选的设置在密封圈2 上,覆盖在密封圈2的开孔上。尽管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端引出的超级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级电容器包括:外壳,其具有筒体和中部带有中心孔的上底,所述外壳中填充有电解液;空心卷筒轴,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中部;卷芯层,其卷绕在所述空心卷筒轴上,所述卷芯层包括依次排列的正极片层、第一隔膜层、负极片层和第二隔膜层,所述正极片层的下端具有空白铝箔,所述负极片层的上端也具有空白铝箔;正极连接板,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下端,与所述正极片层的空白铝箔连接;外盖,其焊接在所述外壳的筒体下端以及所述正极连接板上,作为所述外壳的下底和正极引出端,所述外盖为电导体;负极连接板,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上端,与所述负极片层的空白铝箔连接,且所述负极连接板具有从所述上底的中心孔中向外的引出端,且所述负极连接板上具有排气孔;防爆膜,其覆盖在所述排气孔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秋菊杨国庆李兵黄卫朱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今朝时代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