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药技术领域,确切地说它是含中药环维黄杨星D的缓释微丸、胶囊及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剂型技术领域。由药物和辅料混匀加入适宜粘合剂,以挤出滚圆法、搅拌-包衣锅制丸法制成微丸,或置离心造粒机中,喷入粘合剂制得微丸,外包隔离层包衣材料控制药物释放。通过调整包衣液处方可有效调节药物释药速率。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普通制剂峰谷现象,使血液浓度平稳,可以减少服药次数,提高病人顺应性,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剂型
特别涉及将现代制剂技术应用于中药单体环维黄杨星D所制得的缓释制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环维黄杨星D(CVB-D)是从中药黄杨中提取的生物碱,本药对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均具有较好的作用。近年来临床用于缺血性脑病亦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由于其副作用小,在我国使用量逐年上升。但该药临床给药次数濒繁每日3-4次,患者用药不便,且血药浓度有较大的波动具有“峰谷”现象。峰浓度时可能会引起毒副作用,谷浓度时,不能起到有效治疗作用。缓控释制剂是药物制剂向理想制剂过渡的重要成果。缓释、控释制剂系指有目的地控制药物释放以达到理想治疗效果的一类给药剂型,使人体获得平稳的治疗血药浓度,使疗效剂量最佳化。口服缓控释制剂与普通口服制剂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①对半衰期短或需频繁给药的药物,可以减少服药次数,提高病人顺应性,使用方便。②使血液浓度平稳,避免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③可减少用药的总剂量,因此可用最小剂量达到最大药效。微丸(小丸,Pellets为英文名)是指直径约为1mm,一般不超过2.5mm的小球状口服剂型。采用不同处方,可将药物制成速释、缓释或控释的微丸,一般填充入空胶囊中、袋装或压成片剂使用。近年来随着现代微丸工艺的进步发展,微丸在长效、控释制剂方面运用越来越多,由于其工艺及作用的特殊性,其主要特点为(1)微丸服用后可广泛、均匀地分布在胃肠道内,药物在胃肠表面分布面积增大,使药物生物利用度提高,而减少或消除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性;(2)微丸在胃肠道的吸收一般不受胃排空的影响,使吸收均匀,个体间生物利用度差异较小;(3)微丸的释药行为是组成一个剂量的各个小丸释药行为的总和,个别小丸在制备上的失误或缺陷不致对整体制剂的释药行为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释药规律的重现性、一致性优于片剂;(4)微丸载药范围很宽,可从1%至95%以上,单个胶囊的最大剂量可达600mg;(5)工艺学上有流动性好,不易碎等特点。目前微丸的制备方法大体上可归为以下几类挤出滚圆法、溶液/悬浮液层积法、粉末层积法、喷雾干燥法、压制成球法、球形结晶技术、高速搅拌-包衣锅制丸法。自1930年报道薄膜包衣并于50年代应用于制药工业后,人们对包衣有了新的认识。目前固体剂型包衣的目的除达到悦目、可口和改善药物稳定性外,更重要的是用于改善药物的生物药剂学性质以及弥补药物本身存在物理化学缺陷。近年来一些药剂学工作者对用包衣技术制备缓释和控释剂型的设计及生产过程进行了量化控制的研究,科学地设计出定量化的处方和工艺过程,以确保包衣制剂的特定释药性能和批间的重现性。目前,包衣技术已发展到将其应用于微丸、细粒剂等微粒制剂,以提高药物制剂的质量。将这种包衣微粒灌装于硬胶囊或压片,口服后包衣微粒很快分散在胃肠道中,受消化道输送食物节律的影响较小,而且与消化道表面的接触面积较大,有利于药物的吸收,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同时局部药物浓度较低,可以减少或消除胃肠道的不良反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中药环维黄杨星D的缓释微丸、胶囊及制备方法。以环维黄杨星D原料与适宜辅料制成的缓释微丸,再装入袋或胶囊.为黄杨星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更合理的剂型。中药的缓控释制剂研究较少,黄杨星缓释制剂的研究,从处方组成、结构及释药机制进行研究,将药物制成具有理想治疗效果的缓释微丸,使人体获得平稳的治疗血药浓度,使疗效剂量最佳化。将为中药缓控释制剂的研究和发展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为黄杨星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个技术先进,方便患者,疗效确切,新的、更合理的剂型。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微丸按释放速度分,主要有速释微丸、缓释或控释微丸。本专利技术提出应用微丸制剂技术制备环维黄杨星D缓释微丸及胶囊。是将药物和适宜辅料,加入适宜的粘合剂,制成速释微丸丸心,然后外包一层薄膜包衣材料,控制药物释放,填充入空胶囊,或直接供口服使用。本专利技术所说的辅料可包括微晶纤维素、乳糖、可压性淀粉、淀粉、糊精、蔗糖粉、无机钙盐等。该辅料有助于丸心成型,并促进药物溶出。本专利技术所说的粘合剂可包括羟丙甲纤维素、甲基纤维素、聚维酮的等溶液。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乙基纤维素(Aquacoat、Surelease、自配有机溶剂包衣液)、丙烯酸树脂(Eudragit系列产品)、醋酸纤维素等包衣材料以及脂质材料ATO888等分别作为微丸包衣材料,为了调整包衣膜的透水性得到理想的释药速率,在其中加入PEG、PVP等作为致孔剂、加入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等为增塑剂。制备包衣微丸后填充入袋或空胶囊,即得。本专利技术的微丸组成及用量如下主药环维黄杨星D 2~8g辅料微晶纤维素 23~155g乳糖 20~150g可压性淀粉 15~160g淀粉 22~156g糊精 35~88g 蔗糖粉 25~70g无机钙盐 26~150g粘合剂可包括羟丙甲纤维素、甲基纤维素、聚维酮溶液含中药环维黄杨星D的缓释微丸、胶囊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所需量的环维黄杨星D,称取上述辅料一种或几种,分别研磨,使过80目筛后,混合均匀;以聚维酮溶液将药物和辅料制成软材,然后将软材制成高密度的颗粒,最后在离心式球形化机械中将颗粒滚圆,制成微丸。或称取所需量的环维黄杨星D,称取上述辅料一种或几种,分别研磨,使过80目筛后,混合均匀,以聚维酮溶液为粘合剂,置离心造粒机中制得微丸。用乙基纤维素(Aquacoat、Surelease、自配有机溶剂包衣液)、丙烯酸树脂(Eudragit系列产品)等包衣材料以及脂质材料ATO888分别作为微丸包衣材料,对微丸进行包衣。制备包衣微丸后填充入袋或空胶囊,即得。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首先,将缓释微丸制剂技术应用于中药单体环维黄杨星D,以避免普通制剂峰谷现象,使血液浓度平稳,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可以减少服药次数,提高病人顺应性,使用方便。可减少用药的总剂量,因此可用最小剂量达到最大药效。其次,以微丸制成的缓释制剂和缓释片剂相比,微丸服用后可广泛、均匀地分布在胃肠道内,药物在胃肠表面分布面积增大,使药物生物利用度提高,而减少或消除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性;微丸在胃肠道的吸收一般不受胃排空的影响,使吸收均匀,个体间生物利用度差异较小;微丸的释药行为是组成一个剂量的各个小丸释药行为的总和,释药规律的重现性、一致性优于片剂;微丸载药范围很宽,可从1%至95%以上;工艺学上有流动性好,不易碎等特点。第三,本专利技术在包衣基本处方的基础上,调整包衣处方,即可获得12~24小时范围内药物的缓慢释放。第四,本专利技术将现代制剂技术应用于中药单体环维黄杨星D所制得的缓释制剂。对推动中药现代化有重要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环维黄杨星D缓释微丸体外释放曲线。图2为环维黄杨星D缓释微丸体内生物利用度研究结果曲线。图中 为缓释微丸, 为通常片剂。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以乙基纤维素有机溶剂包衣液为微丸包衣材料的环维黄杨星D缓释制剂的制法称取所需量的环维黄杨星D及辅料置挤出滚圆或离心造粒机中制得微丸。对微丸以乙基纤维素有机溶剂包衣液进行包衣(以聚合物量计包衣增重2~20%后),装袋或装胶囊。实施例2以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为微丸包农材料的环维黄杨星D缓释制剂的制法称取所需量的环维黄杨星D及辅料置挤出滚圆或离心造粒机中制得微丸。对微丸以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进行包衣(以聚合物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含中药环维黄杨星D的缓释微丸,其特征在于:环维黄杨星D药物和药物辅料混匀加入粘和剂制备的微丸,外包隔离层包衣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含中药环维黄杨星D的缓释微丸,其特征在于环维黄杨星D药物和药物辅料混匀加入粘和剂制备的微丸,外包隔离层包衣材料。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含环维黄杨星D的缓释微丸,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包衣材料为控释膜包衣材料或脂质材料,乙基纤维素、丙烯酸树脂、醋酸纤维素以及脂质材料。3.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含环维黄杨星D的缓释微丸,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辅料可包括微晶纤维素、乳糖、可压性淀粉、淀粉、糊精、蔗糖粉、无机钙盐。4.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含环维黄杨星D的缓释微丸,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粘合剂可包括羟丙甲纤维素、甲基纤维素、聚维酮的溶液。5.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含环维黄杨星D的缓释微丸,其特征在于药物微丸的直径在0-10mm。6.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含环维黄杨星D的缓释微丸,其特征在于药物与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逄秀娟,姚琳,王晓丽,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