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叠加别墅,它包括在同一个别墅建筑体内设置的第一居住单位、第二居住单位、第三居住单位与第四居住单位,第二居住单位设置在第一居住单位的上方,第四居住单位设置在第三居住单位的上方,在别墅建筑体内设有第一电梯与第二电梯,第一电梯的出入口连通第二居住单位,第二电梯的出入口连通第四居住单位;在别墅建筑体的地面一层设有朝南的第一庭院与第三庭院,在别墅建筑体的地面一层设有朝北的第二庭院与第四庭院,第一庭院与第一居住单位连通,第三庭院与第三居住单位连通,第二庭院与第二居住单位连通,第四庭院与第三居住单位连通;且第二庭院与第一电梯的出入口连通,第四庭院与第二电梯的出入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各户均拥有自己的私人庭院,私密性强,互不干扰而且出入方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别墅,尤其是一种叠加别墅。
技术介绍
叠加别墅是一种满足现代城市生活需求的别墅类型。主要体现在1、有别墅的基本特点。别墅是一种符合优质生活的低密度住宅,强调人和自然的有机结合,居住者有充分的机会和绿地、树木、阳光、空气进行亲密接触,因此别墅的设计强调了自有院落的拥有,私密性的创造,丰富的有别于公寓的功能空间,独立的车位等等,意在通过别墅这类住宅形式传递一种自然,轻松的生活方式。2、符合国家对土地使用政策的要求。我国是个土地资源匮乏,人口较多的国度,土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必须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别墅是一类占地较多的住宅形式和国家的基本方针政策有相冲突的地方,而叠加别墅旨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创造较多的符合优质生活的住宅产品,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综合以上所述,叠加别墅的设计在理论上可以成为一类满足现代城市高端生活的住宅类型。虽然叠加别墅一直在市场上存在,但是始终没有成为别墅范畴里的主流,原因多种,但就产品本身而言,一些固有的弊病也导致其难以被广泛接受。首先,以往的叠加别墅设计对私密性的解决不到位,上下叠的住户之间有互相干扰的情况出现,例如出入口的设计不合理,上叠住户的进出往往干扰了下叠住户的庭院使用。其次,车位设计的不合理导致私有庭院的不完整。南边庭院因为停车的原因被无奈减小,而北边上叠的入户设计导致无庭院可言。再者,就是院落的缺失。叠加别墅的上叠产品虽然在使用上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往往缺乏别墅应该具有的院落,使之和普通的跃层住宅难以有本质的区分。另外,别墅中还有一个共性缺陷垂直交通环节的薄弱。别墅设计中生活空间和功能空间往往分在不同的楼层上,居住者在生活的过程中会围绕楼梯上上下下,家中一旦有老人或者小孩,生活就显得不是很便利,很好的生活理念,因为交通解决的不到位而显得繁琐和无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各户均拥有自己的私人庭院、出入方便的叠加别墅。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叠加别墅,它包括在同一个别墅建筑体内设置的第一居住单位、第二居住单位、第三居住单位与第四居住单位,第二居住单位设置在第一居住单位的上方,第四居住单位设置在第三居住单位的上方,在别墅建筑体内设有第一电梯与第二电梯,第一电梯的出入口连通第二居住单位,第二电梯的出入口连通第四居住单位;在别墅建筑体的地面一层设有朝南的第一庭院与第三庭院,在别墅建筑体的地面一层设有朝北的第二庭院与第四庭院,所述的第一庭院与第一居住单位连通,第三庭院与第三居住单位连通,第二庭院与第二居住单位连通,第四庭院与第三居住单位连通;且第二庭院与第一电梯的出入口连通,第四庭院与第二电梯的出入口连通。所述的别墅建筑体在地面以上至少设置有四层楼面,第一居住单位与第二居住单位,至少拥有两层楼面,第三居住单位与第四居住单位至少拥有两层楼面。所述的别墅建筑体在地面以下至少设置有一层楼面,地下一层楼面分为负一层第一休闲空间、负一层第二休闲空间、负一层第三休闲空间、负一层第四休闲空间、第一停车库、第二停车库、第三停车库与第四停车库,负一层第一休闲空间设置在负一层第二休闲空间的南侧,负一层第三休闲空间设置在负一层第四休闲空间的南侧,负一层第一休闲空间与第一居住单位连通,负一层第二休闲空间与第二居住单位通过第一电梯连通,负一层第三休闲空间与第三居住单位连通,负一层第四休闲空间与第四居住单位通过第二电梯连通,负一层第一休闲空间与负一层第二休闲空间均设置在第一居住单位的正下方,负一层第三休闲空间与负一层第四休闲空间设置在第三居住单位的正下方。本技术中各户均拥有自己的私人庭院,私密性强,互不干扰而且出入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地下一层楼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地面一层楼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地面二层楼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地面三层楼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地面四层楼面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地面五层楼面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该叠加别墅,它包括在同一个别墅建筑体1内设置的第一居住单位2、 第二居住单位3、第三居住单位4与第四居住单位5,第二居住单位3设置在第一居住单位 2的上方,第四居住单位5设置在第三居住单位4的上方,在别墅建筑体1内设有第一电梯 6与第二电梯7,第一电梯6的出入口连通第二居住单位3,第二电梯7的出入口连通第四居住单位5 ;在别墅建筑体1的地面一层设有朝南的第一庭院8与第三庭院10,在别墅建筑体1的地面一层设有朝北的第二庭院9与第四庭院11,所述的第一庭院8与第一居住单位 2连通,第三庭院10与第三居住单位4连通,第二庭院9与第二居住单位3连通,第四庭院 11与第三居住单位4连通;且第二庭院9与第一电梯6的出入口连通,第四庭院11与第二电梯7的出入口连通。所述的别墅建筑体1在地面以上至少设置有四层楼面,第一居住单位2与第二居住单位3,至少拥有两层楼面,第三居住单位4与第四居住单位5至少拥有两层楼面。所述的别墅建筑体1在地面以下至少设置有一层楼面,地下一层楼面分为负一层第一休闲空间12、负一层第二休闲空间13、负一层第三休闲空间14、负一层第四休闲空间 15、第一停车库16、第二停车库17、第三停车库18与第四停车库19,负一层第一休闲空间12设置在负一层第二休闲空间13的南侧,负一层第三休闲空间14设置在负一层第四休闲空间15的南侧,负一层第一休闲空间12与第一居住单位2连通,负一层第二休闲空间13与第二居住单位3通过第一电梯6连通,负一层第三休闲空间14与第三居住单位4连通,负一层第四休闲空间15与第四居住单位5通过第二电梯7连通,负一层第一休闲空间12与负一层第二休闲空间13均设置在第一居住单位2的正下方,负一层第三休闲空间14与负一层第四休闲空间15设置在第三居住单位4的正下方。针对叠加别墅的固有缺陷,以别墅生活为根本设计理念,本技术进行了叠加别墅的重新设计,将“私家院落、私有车位、独立出入口、宽裕的间距、充足日照,便利垂直交通,可以使用的地下室,绿色别墅生活”这八项作为创新设计的提纲进行别墅的户型设计, 具体体现在1,“私家院落”的设计主要创新在第一居住单位2 (即下叠户型)拥有南向约30m2 的第一庭院8,第三居住单位4 (即下叠户型)拥有南向约30m2的第三庭院10,而第二居住单位3 (即上叠户型)则拥有北侧约30m2的第二庭院9,第四居住单位5 (即上叠户型)则拥有北侧约30m2的第四庭院11私家院落,各自拥有自己独立的庭院,同时互不干扰;2,“私有车位”的设计摆脱以往地面停车的设计理念,统一采用地下停车,第一居住单位2 (即下叠户型)就近配置第一停车库16,第一停车库16可为双车位;第三居住单位 4 (即下叠户型)就近配置第三停车库18,第三停车库18可为双车位;第一居住单位2停车后经负一层第一休闲空间12直接入户,第三居住单位4停车后经负一层第三休闲空间14 直接入户,第二居住单位3停车后经负一层第二休闲空间13、第一电梯6入户,第四居住单位5停车后经负一层第四休闲空间15、第二电梯7入户,既没有占用地面面积又做到完全的人车分流,有效的优化了地面的环境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叠加别墅,其特征是:它包括在同一个别墅建筑体(1)内设置的第一居住单位(2)、第二居住单位(3)、第三居住单位(4)与第四居住单位(5),第二居住单位(3)设置在第一居住单位(2)的上方,第四居住单位(5)设置在第三居住单位(4)的上方,在别墅建筑体(1)内设有第一电梯(6)与第二电梯(7),第一电梯(6)的出入口连通第二居住单位(3),第二电梯(7)的出入口连通第四居住单位(5);在别墅建筑体(1)的地面一层设有朝南的第一庭院(8)与第三庭院(10),在别墅建筑体(1)的地面一层设有朝北的第二庭院(9)与第四庭院(11),所述的第一庭院(8)与第一居住单位(2)连通,第三庭院(10)与第三居住单位(4)连通,第二庭院(9)与第二居住单位(3)连通,第四庭院(11)与第三居住单位(4)连通;且第二庭院(9)与第一电梯(6)的出入口连通,第四庭院(11)与第二电梯(7)的出入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涛,叶蓓蕾,
申请(专利权)人:薛涛,叶蓓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