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开关电源,所述电源开关壳体被带有开孔的第一电磁屏蔽板分隔成独立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电源主体单元位于第一腔室内,滤波单元和连接电路位于第二腔室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开关电源,在结构上利用电磁屏蔽板将电源主体单元和电源其他结构隔开,对输入、输出电流进行进一步的屏蔽和滤波处理,从而获得更好的电磁屏蔽效果。(*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开关电源。技术背景随着电子产品对电源要求性能的日益提高,电源发展的趋势是小型化、 大功率、高效率,同时对电源电^f兹兼容性的要求也在迅速提高,尤其是在对 信号精确度要求较高的应用领域。为了提高电子产品的性能,需要对信号的 微弱部分进行准确处理,因此对影响信号处理部分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电源的高功率密度要求,需要提高单位体积的效率,这样会导致频率的 进一步提高,进而造成对辐射、传导方面的干扰进行屏蔽、滤除处理的难度 进一步加大。对于克服目前电源频率不断提高带来的辐射、传导方面的干扰, 尤其是多路输出的电源,现有技术主要从电路结构上进行改进。但是,这种 单纯从电路结构上的改进,在电路结构方面没有本质的提高下,单纯依靠电 感、电容组合,印制电路板设计等方面的改进,已经不能很好的应对电子产 品的高性能要求,很难完全达到所需的效果。为了达到较好的电磁屏蔽效果, 目前尚缺乏对电源壳体工艺结构方面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 一 种开关电源,在电源壳体工艺 结构上进行改进,以达到更好的电磁屏蔽效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开关电源壳体,所述壳 体被带有开孔的第一电磁屏蔽板分隔成独立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进一步来说,所述第二腔室被带有开孔的第二电磁屏蔽板进一步分隔成 独立的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进一步来说,所述的第一电磁屏蔽板和第二电磁屏蔽板均为金属隔板。进一步来说,所述第一电磁屏蔽板和第二电磁屏蔽板在所述壳体内相互 垂直设置。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壳体的开关电源,包括开关电源壳 体、电源主体单元、滤波单元和连接所述电源主体单元和所述滤波单元的连 接电路,所述开关电源壳体被带有开孔的第一电磁屏蔽板分隔成独立的第一 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电源主体单元位于第一腔室内,所述滤波单元和所述 连接电路位于第二腔室内。进一步来说,所述第二腔室被带有开孔的第二电^f兹屏蔽板进一步分隔成 独立的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所述滤波单元和所述连接电路分别置于所述的 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内。进一步来说,所述的第一电磁屏蔽板和第二电磁屏蔽板均为金属隔板。进一 步来说,所述第 一 电磁屏蔽板和第二电磁屏蔽板在所述开关电源壳 体内相互垂直设置。采用本技术所提供的开关电源,可以利用电磁屏蔽板将电源主体单 元和电源其他结构隔开,从而对输入、输出电流进行进一步屏蔽和滤波处理, 获得了更好的电磁屏蔽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开关电源壳体内部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开关电源壳体另一实施例的内部示意图;图3为图1和图2中所示的第一电,兹屏蔽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所示的第二电磁屏蔽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未插入第一电磁屏蔽板和第二电磁屏蔽板时本技术实施例 的开关电源壳体的内部整体视图;图6为插入第一电-兹屏蔽板和第二电磁屏蔽板后本技术实施例的4开关电源壳体的内部整体^L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开关电源壳体的另一整体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主要思想是通过在开关电源的壳体内设置电磁屏蔽板,将 电源主体单元和电源其他结构,比如滤波单元和连接电路隔开,从而对输入、输出电流进行进一步的屏蔽和滤波处理,以获得更好的电磁屏蔽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l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开关电源的壳体内部示意图,该 图示出了第一电磁屏蔽板2在电源壳体1内部的位置。壳体l被带有开孔的 第一金属板2分隔成独立的第一腔室101和第二腔室102。图2为本技术开关电源壳体另一实施例的内部示意图,在该实施例 中,第二腔室102被带有开孔的第二金属板3进一步分隔成独立的第三腔室 和第四腔室。该图同时示出了第一 电;兹屏蔽板2和第二电^f兹屏蔽板3在电源 壳体内部的位置,第 一金属板2和第二金属板3在电源壳体内部垂直设置。如图3所示,为第一金属板2的结构示意图,在第一金属板2表面有输 入线开孔5和输出线开孔4,所述输入线开孔5和输出线开孔4的作用在于 电源输入线和输出线的通过。如图4所示,为第二金属板3的结构示意图,在第二金属板3表面有输 入线开孔7和输出线开孔6,所述输入线开孔7和输出线开孔6的作用在于 电源输入线和输出线的通过。如图5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开关电源壳体1的未插入第一电金 属板2和第二电金属板3的内部整体视图,其中第一凹槽9为第一金属板2 一端插入后所处的位置,第二凹槽IO和第三凹槽11为第二金属板3的两个 连接的相互垂直端插入后所处的位置。该图也示出了输入和输出端子的开口 8,输入和输出端子用于电源外部输入线和最终使用输出端的接入和输出, 该端子设置在开口 8处。如图6所示,为第一电金属板2和第二电金属板3插入后的电源壳体1内部整体视图,第一电金属板2和第二电金属板3在壳体1内垂直设置。如图7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开关电源壳体的另一整体视图。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利用图1所示的壳体1的开关电源,该开关电 源主要包括壳体l、电源主体单元(图中未示出)、滤波单元(图中未示出) 和连接所述电源主体单元和所述滤波单元的连接电路(图中未示出),所述 开关电源壳体1被带有开孔的第一金属板2分隔成独立的第一腔室101和第 二腔室102,所述电源主体单元位于第一腔室101内,所述滤波单元和所述 连接电路位于第二腔室102内。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滤波单元(图中未示出)和所述连接电路(图中 未示出)所在的第二腔室102进一步被带有开孔的第二金属板3分隔成独立 的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所述滤波单元和所述连接电路分别置于所述的第三 腔室和第四腔室内。在本实施例中,电源输入线经整流、滤波处理后,经第二金属板3上的 输入线开孔7和第一金属板2上的输入线开孔5接入电源主体的输入。电源 主体的输出经第 一金属板2上的输出线开孔4,再经第二金属板3上的输出 线开孔6,同时经过三端子穿芯电容和电感处理后,接入滤波单元,经最后 的滤波和控制印刷电路板处理后,所需电流接入电源的输出端子。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对开关电源进行电磁屏蔽,用以隔离开关 电源主体单元和其他结构单元所釆用的均为金属板,当然所述金属板还可以 用其他能够对电磁进行屏蔽的材料所制的隔板所替代,比如有金属涂层的其 它材料板等。在上述实施例中,电源壳体主体呈长方体形,第一金属隔板和 第二金属隔板相互垂直设置于电源壳体内,将壳体分隔成三个独立的腔室。 而在具体实践中,电源壳体主体还可以采用其他形状,设置在壳体内的电磁屏蔽隔板也不必相互垂直,只要隔板的设置能够合适地将电源主体单元和其 他结构单元隔开,发挥对电源进行电磁屏蔽的作用,该类结构设计均应落入 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看出,本技术所提供的开关电源,在结构上利用电磁屏蔽板将 电源主体单元和电源其他结构隔开,从而对输入、输出电流进行进一步屏蔽 和滤波处理,获得了更好的电磁屏蔽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开关电源电磁屏蔽效果良好,能够在现有电源的技 术基础上,对电磁兼容性的高要求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不是对 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技术特征所做的等同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关电源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被带有开孔的第一电磁屏蔽板分隔成独立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松,马生茂,都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为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