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仕友专利>正文

静脉输液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97599 阅读:3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静脉输液贴,包括离型纸(4)和具有粘合面与非粘合面的针头护贴带(1),针头护贴带(1)通过粘合面粘附于离型纸(4)上,针头护贴带(1)的非粘合面上设有吸收垫(2),它还包括至少一条具有粘合面和非粘合面的粘合贴带(3),粘合贴带(3)通过粘合面粘附于离型纸(4)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达到无菌要求、有利于提高穿刺效率,对患者身体伤害小,尤其适用于婴幼儿及儿童,具有固定牢固可靠、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的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领域,特指一种静脉输液时用于固定钢质针的静脉输液贴
技术介绍
由于静脉输液一般持续时间比较长,而且输液时一旦钢质针发生偏移甚至折曲, 则可能导致输液无法继续,必须进行再次穿刺,多次穿刺将造成疼痛和表皮组织损伤,且易造成感染,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婴幼儿及儿童由于好动、好奇心强以及无意触碰等原因,往往极容易导致钢质针偏移甚至折曲,而再次穿刺时由于婴幼儿及儿童相对成人血管更细小、皮肤更细嫩,加之婴幼儿及儿童往往对穿刺的恐惧感更强烈,因此钢质针的偏移以及折曲问题对婴幼儿及儿童造成的伤害尤为严重。目前在钢质针进行穿刺以后,一般在钢质针的针头处放置一块吸附棉,然后将针柄用胶条粘贴固定在皮肤上。但是,这种固定方式的缺点如下1、钢质针虽然通过胶条固定,但是由于钢质针的针梗部分与皮肤之间放置有吸附棉,而吸附棉并没有得到有效固定,吸附棉与钢质针之间也没有得到有效固定,因此钢质针容易发生偏移甚至折曲,导致多次穿刺,对患者造成伤害,对于婴幼儿及儿童而言这种伤害会更加严重;此外,为了固定钢质针需要使用大量胶条,却仍然无法实现有效的固定,造成材料浪费、而且费时费力不可靠,使用不方便,降低了穿刺作业的效率。2、钢质针靠近皮肤的区域没有形成无菌区域,无法达到无菌的要求,因此容易导致患者的穿刺口发生感染,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达到无菌要求、有利于提高穿刺效率,对患者身体伤害小,尤其适用于婴幼儿及儿童,固定牢固可靠、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的静脉输液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静脉输液贴,包括离型纸和具有粘合面与非粘合面的针头护贴带,所述针头护贴带通过粘合面粘附于离型纸上,所述针头护贴带的非粘合面上设有吸收垫。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收垫设于所述针头护贴带中部的边沿处。所述吸收垫的厚度从其靠针头护贴带边沿的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变大。本技术还包括至少一条具有粘合面和非粘合面的粘合贴带,所述粘合贴带通过粘合面粘附于离型纸上。所述粘合贴带为透明或者半透明贴带。本技术具有下述优点1、本技术的针头护贴带的非粘合面上设有吸收垫,针头护贴带粘合于人体皮肤上以后,可方便使用粘合贴带将针梗以及针柄固定于吸收垫上,有效形成了无菌区,而且固定更加牢固可靠,可以有效保护钢质针的针梗、防止钢质针发生偏移或者折曲,避免再次穿刺对患者的伤害,有利于提高穿刺效率,可以有效防止患者的穿刺口发生感染,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尤其适用于婴幼儿及儿童。2、吸收垫设于针头护贴带中部的边沿处,吸收垫靠近穿刺口,吸附能力更加好。3、吸收垫的厚度从其靠针头护贴带边沿的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变大,形成近心脏一侧边缘薄、远心脏一侧边缘厚的形状,使得钢质针穿刺以后与皮肤表层形成倾斜夹角,对穿刺口的伤害更小,而且钢质针穿刺后受力更加均勻,不易偏移折曲,固定更加牢固可靠。4、离型纸上还粘设有至少一条粘合贴带,便于批量生产,每一次穿刺可以通过一块静脉输液贴上的针头护贴带与粘合贴带即可实现钢质针的固定,使用方便、可以有效提高穿刺的效率。5、本技术既可以用于留置针,又可以用于一次性针,具有适用范围广的优点。6、粘合贴带为透明或者半透明贴带,使用时观察方便,更加容易准确固定钢质针的针梗和针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针头护贴带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应用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针头护贴带;2、吸收垫;3、粘合贴带;4、离型纸;5、钢质针;51、针头;52、针梗;53、针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静脉输液贴包括离型纸4和具有粘合面与非粘合面的针头护贴带1,针头护贴带1通过粘合面粘附于离型纸4上,针头护贴带1的非粘合面上设有吸收垫2。为了提高吸收垫2的吸收效果,本实施例的吸收垫2设于针头护贴带1中部的边沿处。为了更加容易固定钢质针5,本实施例中吸收垫2的厚度从其靠针头护贴带1边沿的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变大。离型纸4上还粘设有至少一条具有粘合面和非粘合面的粘合贴带3,粘合贴带3通过粘合面粘附于离型纸4上。本实施例中,粘合贴带3为透明或者半透明贴带。本实施例共设有两条粘合贴带3,两条粘合贴带3和一条针头护贴带1作为一个静脉输液贴产品,可以解决一次穿刺的钢质针固定,此外也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粘合贴带3的数量。本实施例中,针头护贴带1和粘合贴带3采用相同材质制成一体,且针头护贴带1 和粘合贴带3之间设有预切缝,使用时通过预切缝将针头护贴带1和粘合贴带3分离。且为了撕取方便,沿着贯穿针头护贴带1和粘合贴带3的方向也设有预切缝。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静脉输液贴进行穿刺作业时,首先消毒患者的穿刺部位皮肤,从离型纸4上沿着预切缝撕取针头护贴带1,将针头护贴带1的粘合面敷贴在皮肤上,敷贴时使吸收垫2的厚度较小的一侧位于血管靠近心脏一侧,然后用钢质针5的针头51从设于针头护贴带1的非粘合面上的吸收垫2的边沿中点穿刺进针点,针头51穿刺完毕以后,沿着预切缝撕取粘合贴带3将钢质针5的针梗52、针柄53粘结固定于针头护贴带1的吸收垫2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属于本技术原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静脉输液贴,包括离型纸(4)和具有粘合面与非粘合面的针头护贴带(1 ),所述针头护贴带(1)通过粘合面粘附于离型纸(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护贴带(1)的非粘合面上设有吸收垫(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输液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垫(2)设于所述针头护贴带(1)中部的边沿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脉输液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垫(2)的厚度从其靠针头护贴带(1)边沿的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变大。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静脉输液贴,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至少一条具有粘合面和非粘合面的粘合贴带(3 ),所述粘合贴带(3 )通过粘合面粘附于离型纸(4 )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脉输液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贴带(3)为透明或者半透明贴带。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静脉输液贴,包括离型纸(4)和具有粘合面与非粘合面的针头护贴带(1),针头护贴带(1)通过粘合面粘附于离型纸(4)上,针头护贴带(1)的非粘合面上设有吸收垫(2),它还包括至少一条具有粘合面和非粘合面的粘合贴带(3),粘合贴带(3)通过粘合面粘附于离型纸(4)上。本技术可达到无菌要求、有利于提高穿刺效率,对患者身体伤害小,尤其适用于婴幼儿及儿童,具有固定牢固可靠、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的优点。文档编号A61M5/14GK201939796SQ20112000357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7日专利技术者彭仕友 申请人:彭仕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静脉输液贴,包括离型纸(4)和具有粘合面与非粘合面的针头护贴带(1),所述针头护贴带(1)通过粘合面粘附于离型纸(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护贴带(1)的非粘合面上设有吸收垫(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仕友
申请(专利权)人:彭仕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