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柱联专利>正文

一种LED照明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95480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ED照明灯具,包括壳体、电源电路、石墨/石墨塑料混合物散热体、线路基板和多个LED发光组件,LED发光组件布置在该线路基板上,石墨/石墨塑料混合物散热体设置在线路基板的后端面,线路基板的外表面有绝缘层,石墨/石墨塑料混合物散热体的前底面与LED发光组件和/或线路基板的热源部紧密接触,石墨/石墨塑料混合物散热体的外围设置有一罩壳。由于本LED照明灯具将多个LED发光组件安装在一线路基板上并共用一个整体式的石墨/石墨塑料混合物散热体,结构简单、合理,同时,石墨/石墨塑料混合物散热体的外围设置有一罩壳,有效的保护石墨/石墨塑料混合物散热体的外表面。(*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LED照明灯,尤其是大功率的LED照明灯具
技术介绍
由于LED具有耗电小、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已经在很多的领域中广泛使用,尤其是 在灯具中使用。目前,LED 一般只能在小功率灯具中使用,包括装饰灯等,而无法在大功率的照明 灯具中实现商业化,如路灯等,功率越大光效越低,寿命越短,究其原因是因为散热问题。也 就是说,目前光源的核心问题还是散热,散热不好,会导致LED光衰加快,光效降低,寿命缩 短,可靠性降低,维护成本升高。当然,市面上也有一些大功率的LED灯具在示范性使用,但是,通常这些产品的散 热结构极为复杂,包括有体积庞大的铝合金散热器,这样不但耗费大量的资源、安装困难, 而且,目前通过这些结构仍然很难真正有效解决高于5W,如50W或以上的大功率LED照明灯 的散热问题,仍然导致这些灯具的使用寿命缩短。另外,在本申请人于早前申请的某些专利中,记载了采用石墨散热体作为散热器 件的LED灯具,其石墨散热体没有罩壳的包覆,在某些应用场合,其结构性能有待提高,另 外,石墨散热体外壁的散热面积不能增大,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可靠、散热 效果好的LED照明灯。本技术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照明灯具,包括壳体、电源电路、石墨/石墨塑料混合物散热体、线路基板 和多个LED发光组件,LED发光组件布置在该线路基板上,石墨/石墨塑料混合物散热体设 置在线路基板的后端面,线路基板的外表面有绝缘层,石墨/石墨塑料混合物散热体的前 底面与LED发光组件和/或线路基板的热源部紧密接触,石墨/石墨塑料混合物散热体的外围设置有一罩壳。进一步,作为优选方式,该线路基板上有与LED发光组件数量对应的贯穿孔,每个 LED发光组件包括有与LED芯片紧靠的金属导热柱,金属导热柱的前端穿过线路基板的贯 穿孔后与石墨/石墨塑料混合物散热体紧密连接。进一步,所述金属导热柱的前端与石墨/石墨塑料混合物散热体之间通过导热胶 胶粘紧密连接。进一步,所述线路基板的背面与石墨/石墨塑料混合物散热体之间通过导热胶胶 粘紧密连接。进一步,所述石墨/石墨塑料混合物散热体的外壁有多圈递减台阶,有效增大散 热面积,同时,优选,所述石墨/石墨塑料混合物散热体的顶面还设有多圈环形槽。进一步,所述罩壳为带有侧身通风槽的罩壳,便于散热。当然,罩壳也可以为为带 有侧身密闭的罩壳。优选,所述罩壳为金属材质罩壳。进一步,所述线路基板的中部、石墨/石墨塑料混合物散热体的中部依次有对应 的通孔,线路基板和石墨/石墨塑料混合物散热体之间通过贯通其通孔的螺栓结构锁紧连 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LED照明灯具将多个LED发光组件安装在一线 路基板上并共用一个整体式的石墨/石墨塑料混合物散热体,结构简单、合理,同时,石墨/ 石墨塑料混合物散热体的外围设置有一罩壳,有效的保护石墨/石墨塑料混合物散热体的 外表面。本灯具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其结构简单、重量轻、体积小,轻松、容易的将LED芯 片的温度保持在60°C以下,使得大功率LED照明灯的正常工作,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不会 因散热而受到影响,可以适用于10W、50W,甚至50W以上的大功率LED照明灯。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灯具实施例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灯具实施例一的主视图;图3是技术灯具实施例一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外观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4,本技术的一种LED照明灯具,包括壳体1、电源电路2、石墨/ 石墨塑料混合物散热体3、线路基板4和多个LED发光组件5,LED发光组件5布置在该线 路基板4上,石墨/石墨塑料混合物散热体3设置在线路基板4的后端面,线路基板4的外 表面有绝缘层,石墨/石墨塑料混合物散热体3的前底面与LED发光组件5和/或线路基 板4的热源部紧密接触,石墨/石墨塑料混合物散热体3的外围设置有一罩壳6。其中,该壳体可以是包括有螺纹接头。其中,该线路基板4上有与LED发光组件5数量对应的贯穿孔,每个LED发光组件 5包括有与LED芯片紧靠的金属导热柱51,金属导热柱的前端穿过线路基板4的贯穿孔40 后与石墨/石墨塑料混合物散热体3紧密连接。进一步,所述金属导热柱51的前端与石墨 /石墨塑料混合物散热体3之间可以通过导热胶胶粘紧密连接,提高其传热效果。另外,进 一步优选,所述线路基板4的背面与石墨/石墨塑料混合物散热体3之间通过导热胶胶粘 紧密连接,有效降低线路基板的热量。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石墨/石墨塑料混合物散热体3的外壁有多圈递减台阶 30,增大散热体的外表面积,提高散热效果。进一步,所述石墨/石墨塑料混合物散热体3 的顶面还可以设有多圈环形槽32。另外,如图1-3所示,所述罩壳6为带有侧身通风槽的罩壳。当然,所述罩壳6也 可以如图4所示,为带有侧身密闭的罩壳。优选的,所述罩壳6为金属材质罩壳。进一步,所述线路基板4的中部、石墨/石墨塑料混合物散热体3的中部依次有对 应的通孔43、33,线路基板4和石墨/石墨塑料混合物散热体3之间通过贯通其通孔43、33的螺栓结构锁紧连接,该螺栓结构具体可包括上螺栓73、夹板72、栓柱71和下螺栓70,栓柱 71设置与石墨/石墨塑料混合物散热体的通孔33内,上螺栓73、下螺栓70相互配合,将石 墨/石墨塑料混合物散热体3和线路基板4锁紧。石墨/石墨塑料混合物散热体3的外表面可以成型有鳍片,增大散热面积。该石墨/石墨塑料混合物散热体3是石墨散热体或者石墨塑料混合物散热体,其 中,石墨散热体可以是由石墨散热材料裁切或者直接成型而成,而石墨散热材料的制作方 法有多种,可以采用中国的专利公开文献所涉及的技术而制得,这些技术包括记载在申请 号为 200510054362. X,200910061901. 0 ,200910061323. 0 等专利文献中的制作方法,另 外,该石墨散热材料也包括本申请人于较早前所申请的专利技术专利中的技术所制得,其中的 石墨颗粒在一定程度上有序排列,形成微通道碳管,产生烟@效应,散热性能良好,传热系 数高于纯铜等金属材料,最高可达2156W/(K ·πι2),适用于制作各种散热件,特别是电子高速 运动产生热能的散失,在此不再一一阐述。而石墨塑胶混合物散热体3可以是在塑料造粒机中加入上述由石墨固化体打碎 而成的散热石墨粉体和塑胶原料,将石墨粉体和塑胶原料两种材料在造粒机中加热混合均 勻,重新造粒即可得到新的塑胶材料,该塑胶材料具有极佳的散热效果,并且具有屏蔽电磁 波、防止二次辐射的功能,将该塑胶材料重新成型为散热体造型即可。另外前述中的导热胶同样可以采用在环氧树脂中加入前述的由石墨固化体打碎 而成的散热石墨粉体,搅拌均勻而成,在此不再一一叙述。当然,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基本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 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LED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电源电路(2)、石墨/石墨塑料混合 物散热体(3)、线路基板(4)和多个LED发光组件(5),LED发光组件(5)布置在该线路基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ED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电源电路(2)、石墨/石墨塑料混合物散热体(3)、线路基板(4)和多个LED发光组件(5),LED发光组件(5)布置在该线路基板(4)上,石墨/石墨塑料混合物散热体(3)设置在线路基板(4)的后端面,线路基板(4)的外表面有绝缘层,石墨/石墨塑料混合物散热体(3)的前底面与LED发光组件(5)和/或线路基板(4)的热源部紧密接触,石墨/石墨塑料混合物散热体(3)的外围设置有一罩壳(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柱联
申请(专利权)人:黄柱联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