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克咳滴丸的制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9294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学中成药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克咳滴丸的制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将“克咳胶囊”的处方药材,采用特定的制法药材全部经过提取制成的一种克咳滴丸,克咳滴丸用于咳嗽,喘急气短,克咳滴丸以特定的制法制成的,具有服用量小,携带方便,吸收好,疗效高的特点,克咳滴丸在生产方法上,全部用提取物入药,有效成分吸收完全,提高了药物疗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学中成药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克咳滴丸的制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止嗽定喘祛痰”的药物是“克咳胶囊”,克咳胶囊的一部分药材直接粉碎后入药,口服后,药材粉末须经胃肠道浸润、提取扩散后消化吸收,大大降低药物疗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将“克咳胶囊”的处方药材,采用特定的制法将药材全部经过提取制成的一种克咳滴丸,以克服上述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克咳滴丸的制法,处方来源于“克咳胶囊”,其特点是克咳滴丸在生产过程中,取麻黄和罂粟壳粉碎成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用10%盐酸溶液调pH值至5左右煎煮二次,用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过滤,药液备用;其余甘草,苦杏仁,莱菔子,桔梗,石膏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溶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麻黄和罂粟壳细粉,混匀,在60~70℃干燥,粉碎成细粉,与聚乙二醇混匀,制成滴丸,即得;克咳滴丸在生产过程中,取麻黄和罂粟壳粉碎成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用10%盐酸溶液调pH值至5左右煎煮二次,第一次用酸性水溶液10倍量,第二次用酸性水溶液8倍量,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过滤,药液备用;其余甘草,苦杏仁,莱菔子,桔梗,石膏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溶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麻黄和罂粟壳细粉,混匀,在60~70℃干燥,粉碎成细粉,与聚乙二醇6000混匀,制成滴丸而成;克咳滴丸在生产过程中,取麻黄和罂粟壳粉碎成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用10%盐酸溶液调pH值至5左右煎煮二次,第一次用酸性水溶液8倍量,第二次用酸性水溶液6倍量,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过滤,药液备用;其余甘草,苦杏仁,莱菔子,桔梗,石膏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溶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麻黄和罂粟壳细粉,混匀,在60~70℃干燥,粉碎成细粉,与聚乙二醇8000和聚乙二醇1000混匀,制成滴丸而成;克咳滴丸在生产过程中,取麻黄和罂粟壳粉碎成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用10%盐酸溶液调pH值至5左右煎煮二次,每次用酸性水溶液6倍量,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过滤,药液备用;其余甘草,苦杏仁,莱菔子,桔梗,石膏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溶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麻黄和罂粟壳细粉,混匀,在60~70℃干燥,粉碎成细粉,与聚乙二醇10000和聚乙二醇400混匀,制成滴丸而成;克咳滴丸在生产过程中,取麻黄和罂粟壳粉碎成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用10%盐酸溶液调pH值至5左右煎煮二次,每次用酸性水溶液7倍量,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过滤,药液备用;其余甘草,苦杏仁,莱菔子,桔梗,石膏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溶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麻黄和罂粟壳细粉,混匀,在60~70℃干燥,粉碎成细粉,与聚乙二醇6000和聚乙二醇600混匀,制成滴丸而成;克咳滴丸在生产过程中,取麻黄和罂粟壳粉碎成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用10%盐酸溶液调pH值至5左右煎煮二次,每次用酸性水溶液9倍量,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过滤,药液备用;其余甘草,苦杏仁,莱菔子,桔梗,石膏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溶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麻黄和罂粟壳细粉,混匀,在60~70℃干燥,粉碎成细粉,与聚乙二醇8000和聚乙二醇4000混匀,制成滴丸而成。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止嗽定喘祛痰的药物制作滴丸的方法,克咳滴丸用于咳嗽,喘急气短,克咳滴丸以特定的制法,具有服用量小,携带方便,吸收好,疗效高的特点,克咳滴丸在生产方法上,全部用提取物入药,有效成分吸收完全,提高了药物疗效。具体实施例方式克咳滴丸处方如下麻黄240g,罂粟壳240g,甘草240g,苦杏仁240g,莱菔子75g,桔梗75g,石膏75g克咳滴丸采用如下制法取以上七味药材,麻黄240g和罂粟壳240g粉碎成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用10%盐酸溶液调pH值至5左右煎煮二次,用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过滤,药液备用;其余甘草240g,苦杏仁240g,莱菔子75g,桔梗75g,石膏75g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溶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麻黄和罂粟壳细粉,混匀,在60~70℃干燥,粉碎成细粉,与聚乙二醇混匀,制成滴丸,即得。实施例一取以上七味药材,麻黄240g和罂粟壳240g粉碎成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用10%盐酸溶液调pH值至5左右煎煮二次,第一次用酸性水溶液10倍量,第二次用酸性水溶液8倍量,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过滤,药液备用;其余甘草240g,苦杏仁240g,莱菔子75g,桔梗75g,石膏75g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溶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麻黄和罂粟壳细粉,混匀,在60~70℃干燥,粉碎成细粉,与聚乙二醇6000混匀,制成滴丸,即得。实施例二取以上七味药材,麻黄240g和罂粟壳240g粉碎成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用10%盐酸溶液调pH值至5左右煎煮二次,第一次用酸性水溶液8倍量,第二次用酸性水溶液6倍量,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过滤,药液备用;其余甘草240g,苦杏仁240g,莱菔子75g,桔梗75g,石膏75g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溶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麻黄和罂粟壳细粉,混匀,在60~70℃干燥,粉碎成细粉,与聚乙二醇8000和聚乙二醇1000混匀,制成滴丸,即得。实施例三取以上七味药材,麻黄240g和罂粟壳240g粉碎成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用10%盐酸溶液调pH值至5左右煎煮二次,每次用酸性水溶液6倍量,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过滤,药液备用;其余甘草240g,苦杏仁240g,莱菔子75g,桔梗75g,石膏75g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溶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麻黄和罂粟壳细粉,混匀,在60~70℃干燥,粉碎成细粉,与聚乙二醇10000和聚乙二醇400混匀,制成滴丸,即得。实施例四取以上七味药材,麻黄240g和罂粟壳240g粉碎成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用10%盐酸溶液调pH值至5左右煎煮二次,每次用酸性水溶液7倍量,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过滤,药液备用;其余甘草240g,苦杏仁240g,莱菔子75g,桔梗75g,石膏75g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溶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麻黄和罂粟壳细粉,混匀,在60~70℃干燥,粉碎成细粉,与聚乙二醇6000和聚乙二醇600混匀,制成滴丸,即得。实施例五取以上七味药材,麻黄240g和罂粟壳240g粉碎成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用10%盐酸溶液调pH值至5左右煎煮二次,每次用酸性水溶液9倍量,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过滤,药液备用;其余甘草240g,苦杏仁240g,莱菔子75g,桔梗75g,石膏75g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溶液合并,浓缩至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克咳滴丸的制法,处方来源于“克咳胶囊”,其特点是:克咳滴丸在生产过程中,取麻黄和罂粟壳粉碎成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用10%盐酸溶液调pH值至5左右煎煮二次,用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过滤,药液备用;其余甘草,苦杏仁,莱菔子,桔梗,石膏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溶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麻黄和罂粟壳细粉,混匀,在60~70℃干燥,粉碎成细粉,与聚乙二醇混匀,制成滴丸,即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克咳滴丸的制法,处方来源于“克咳胶囊”,其特点是克咳滴丸在生产过程中,取麻黄和罂粟壳粉碎成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用10%盐酸溶液调pH值至5左右煎煮二次,用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过滤,药液备用;其余甘草,苦杏仁,莱菔子,桔梗,石膏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溶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麻黄和罂粟壳细粉,混匀,在60~70℃干燥,粉碎成细粉,与聚乙二醇混匀,制成滴丸,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克咳滴丸的制法,其特点是克咳滴丸在生产过程中,取麻黄和罂粟壳粉碎成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用10%盐酸溶液调pH值至5左右煎煮二次,第一次用酸性水溶液10倍量,第二次用酸性水溶液8倍量,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过滤,药液备用;其余甘草,苦杏仁,莱菔子,桔梗,石膏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溶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麻黄和罂粟壳细粉,混匀,在60~70℃干燥,粉碎成细粉,与聚乙二醇6000混匀,制成滴丸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克咳滴丸的制法,其特点是克咳滴丸在生产过程中,取麻黄和罂粟壳粉碎成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用10%盐酸溶液调pH值至5左右煎煮二次,第一次用酸性水溶液8倍量,第二次用酸性水溶液6倍量,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过滤,药液备用;其余甘草,苦杏仁,莱菔子,桔梗,石膏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溶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麻黄和罂粟壳细粉,混匀,在60~70℃干燥,粉碎成细粉,与聚乙二醇8000和聚乙二醇1000混匀,制成滴丸而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民朱贺年贾金良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市千年健药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