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散热器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81261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调式散热器支架,由上支架和下支架组成,其特征是所述上支架包括能固定在散热器上的圆柱支架(17)、能固定在汽车车架上的下托架(19)和固定在下托架(19)的上盖板(18),所述圆柱支架(17)的圆柱部分位于上盖板(18)和下托架(19)瓦槽内的橡胶套(20)中,橡胶套(20)被上盖板(18)和下托架(19)的瓦槽包夹起来;所述下支架包括安装在散热器上的第一底座(14)、安装在车架上的第二底座(13)和长度可变的拉杆(15),拉杆(15)的两头分别与第一底座(14)和第二底座(13)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安装方便,安装精度高,可调节性强的特点,它能大大减少零件的种类,实现了零件的通用化。(*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散热器,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式散热器支架, 用于汽车散热器的安装定位。
技术介绍
散热器在汽车中的位置见图1,风扇法兰b安装在发动机曲轴减震器e上,风扇d安装在风扇法兰b上,护风罩a与风扇d同轴,护 风罩a安装在散热器29上,散热器与发动机c前端面保持平行,当 发动机倾角发生变化时,散热器就要发生对应的变化,对此,公知的 方法是通过更改散热器支架结构来调整发动机倾角变化时散热器的角度。在本技术提出之前,散热器支架有两种结构, 一种(见图2) 是下支架采用冲压支架与硫化橡胶一体的结构,硫化橡胶2上有一个 圆形的安装孔,安装在与散热器相连的支架1上。上支架是一个L型 支架4与车架相连,4通过减震软垫3与散热器相连。这种结构的左 右方向的定位不好,容易造成散热器的偏心。当发动机倾角变化时, 上支架4也要改变结构,造成支架种类较多,且由于上支架减震软垫 3变形量无法控制,导致散热器的角度无法保证与发动机倾角一致。另一种(见图3)是上支架由两个支架组成, 一个连接散热器的 支架5, 一个连接车架的支架9,两支架之间用橡胶块6和7连接, 用螺栓8打紧,接触面都是平面。下支架由三部分组成,与散热器相连的支架11,与车架相连的支架10,以及连接支架10和11的减震 橡胶12。当发动机倾角变化时,就必须改变一个支架的结构来改变 散热器的倾角,下支架也需要改变结构,造成散热器支架种类较多。 这种结构的支架多为冲压件,强度较差,安装后变形量大,安装误差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不能满足发动机倾角多变的要求,提供一种可调式散热器支架,使其具有能使散热器定位准确,安装、调节方便,在不更改支架结构的前提下能满足所有发动机倾角变化要求。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调式散热 器支架,由上支架和下支架组成,其特征是所述上支架包括能固定在 散热器上的圆柱支架17、能固定在汽车车架上的下托架19和固定在下托架19上的上盖板18,所述圆柱支架17的圆柱部分位于上盖板 18和下托架19瓦槽内的橡胶套20中,橡胶套20被上盖板18和下 托架19的瓦槽包夹起来;所述下支架包括安装在散热器上的第一底 座13、安装在车架上的第二底座14和长度可变的拉杆15,拉杆15 的两头分别与第一底座13和第二底座14铰接。在上支架中,所述圆柱支架17可以由底板和圆柱体构成一个整 体,底板与圆柱体轴线垂直,在底板上设有安装孔,在底板与圆柱体 之间设有对下托架19起轴向定位作用的加强筋。在上支架中,所述上盖板18和下托架19的瓦槽分别为半圆形瓦 槽,两瓦槽相互对应,在上盖板18和下托架19瓦槽的两边分别设有 向外伸出的耳朵,每个耳朵上设有将上盖板18和下托架19用螺栓连接的连接孔。在下支架中,所述第一底座14和拉杆15之间最好采用销子连接, 销子与拉杆15之间设有橡胶圈;所述第二底座13和拉杆15之间也可以采用销子连接。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拉杆15由两节构成,两节拉杆之间用螺套 24以螺纹方式连接。在上述方案中,在所述圆柱支架17的圆柱部分外端最好设有角 度标记,在下托架19的外端面上也设有角度标记。所述设置在圆柱支架17圆柱部分外端的角度标记最好为设置在 圆柱支架17圆柱部分外端伸出上盖板18和下托架19伸出部分上的 径向孔;所述设置在下托架19外端面上的角度标记为在下托架19的 外端面上设置的径向角度槽,角度槽与径向孔沿圆柱支架17的轴向 位置对应。上述角度槽优选半圆槽,每个角度槽旁标有显示角度槽位置的角度。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橡胶套20中设有与橡胶套硫化一体的金属 衬套21。本技术安装过程如下安装散热器前,先将下托架19安装在车架27上,圆柱支架17安装在散热器28上,橡胶套20套在圆柱 支架17上的圆柱部分上。然后,安装散热器28,套在圆柱支架17 上的橡胶套20卡在下托架19的瓦槽中,转动散热器28,使圆柱支 架17圆柱部分外端的径向孔25与托架19上的半圆槽22对齐,此时, 表示散热器角度与对应的发动机倾角一致。对齐后用细长销插入圆柱 支架17圆柱部分外端的径向孔中,使细长销嵌入托架19外端面上的半圆槽内,进行预定位。其次,盖上上盖板18,打紧上盖板18两边的螺栓,使其与下托架19安装在一起。然后,安装下支架,在安装 散热器28前,先安装第一底座13和第二底座14,将拉杆15用销子 与第二底座14连接。最后,将散热器28固定在下支架上,在安装散 热器时安装橡胶圈16以及拉杆15和第一底坐14。如果发动机倾角 发生变化,只需要更改下支架中第二底座13在车架27上的安装孔位 置,并调节拉杆15的长度,转动散热器28使圆柱支架17的角度标 记与下托架19的角度标记对齐。安装完后取下上支架上的细长销。本技术对称安装在散热器的两端,整个散热器的左右定位依 靠与散热器相连的圆柱支架17上的加强筋26来保证。安装时只要使圆柱支架17的角度标记与下托架19的角度标记对 齐,就表示散热器此时相应的角度。当发动机倾角变化时,只需旋转 散热器,然后通过改变下支架第二底座13在车架27上的安装孔位, 实现散热器固定,通过调节拉杆15的长度,微调散热器角度,使圆 柱支架17上的对应径向孔位与下托架19上对应刻度的半圆槽对齐, 实现精准定位。由于下支架离旋转轴距离远,利用下支架来控制散热 器的安装位置,安装尺寸易控制,尺寸更易保证。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安装方便,安装 精度高,可调节性强的特点,它能大大减少零件的种类,实现了零件 的通用化。附图说明图1是散热器在汽车中的位置图。图2是现有第一种可调式散热器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第二种散热器支架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安装在散热器上侧面示意图。图5是图4中I处局部放大图。图6是上支架分解示意图。图7是下支架分解示意图。图8是圆柱支架1的立体图。图9是本技术安装在散热器左侧正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4至图9,本实施例由上支架和下支架组成,其中,上支 架包括圆柱支架17、下托架19和用螺栓固定在下托架19上的上盖 板18,所述圆柱支架17的圆柱部分位于上盖板18和下托架19瓦槽 内的橡胶套20中,橡胶套20被上盖板18和下托架19的瓦槽包夹起 来。橡胶套20中设有与橡胶套硫化一体的金属衬套21。圆柱支架17 圆柱部分的外端伸出上盖板18和下托架19,其伸出部分上设有径向 孔25。在下托架19的外端面上设置径向半圆槽22,半圆槽15与径 向孔25沿圆柱支架17的轴向位置对应,每个半圆槽旁标有显示半圆 槽位置的角度。所述圆柱支架17由底板和圆柱体构成一个整体,底 板与圆柱体轴线垂直,在底板上设有用于和散热器连接的安装孔,该 底板与散热器之间用螺栓连接。在底板与圆柱体之间设有对下托架 19起轴向定位作用的加强筋26,加强筋26顶在上支架橡胶套20中 的金属衬套21上,防止散热器28左右窜动。下托架19用螺栓装在 车架27的上翼面上。下支架包括第一底座14、第二底座13和长度可变的拉杆15,第一底座14安装在散热器上,第二底座13安装在车架27的下翼面上。拉杆15的两头分别用销子与第一底座14和第二底座13铰接。在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式散热器支架,由上支架和下支架组成,其特征是所述上支架包括能固定在散热器上的圆柱支架(17)、能固定在汽车车架上的下托架(19)和固定在下托架(19)的上盖板(18),所述圆柱支架(17)的圆柱部分位于上盖板(18)和下托架(19)瓦槽内的橡胶套(20)中,橡胶套(20)被上盖板(18)和下托架(19)的瓦槽包夹起来;所述下支架包括安装在散热器上的第一底座(14)、安装在车架上的第二底座(13)和长度可变的拉杆(15),拉杆(15)的两头分别与第一底座(14)和第二底座(13)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国栋王伟余雷蒋志刚李朝阳杨洋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