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热解毒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97981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热解毒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剂由中药黄芩、栀子、连翘经提取加工制备而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热解毒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剂由中药黄芩、栀子、连翘经提取加工制备而成。
技术介绍
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急性支气管炎等疾病,主要症状有高热不退、微恶风、流涕、咳嗽、咽喉肿痛、脉浮等。据统计,由于发热引起的死亡,全世界每年至少有200万以上,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和流感引起高热,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每年用于治疗的费用高达几十亿元。引起高热的原因有许多,西医对发热的治疗主要是应用解热镇痛药,抗病毒抗菌药物,其退热虽快,但副作用大,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反应以及对血小板的影响。中医根据风热表证的特点,以清热解毒、疏风解表为原则,形成了许多疗效好的剂型,但也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本专利技术来源于医院经验用方,经过了十几年的临床验证。具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的功效,用于外感风热所致之发热症,具有退热快、抗菌、抗病毒作用强的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药制剂,该制剂是用中药黄芩、栀子、连翘制备而成的,该制剂是由以下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的。其组分配比(重量份)以生药计,黄芩1000~6000份、栀子750-3000份、连翘750-3000份。优选的是黄芩2000~4000份、栀子1000-2000份、连翘1000-2000份。更优选的是黄芩3000份、栀子1500份、连翘1500份。以上组成中,药的重量是以生药计算的,每1份可以是1克,也可以是公斤或吨,如果用克为单位,该配方组成可制成药物制剂1000剂。所述1000剂指,制成的成品药物制剂,如制成胶囊制剂1000粒,片剂1000片,颗粒剂1000g,口服液1000ml等,作为颗粒剂也可以制成大包装,如100-500袋,具体可以是100袋、125袋、200袋、250袋、500袋等,每袋可作为1次服用剂量。以上组成,可制成50-1000次服用剂量的制剂,如作为片剂,制成1000片,每次服用剂量可以是1-20片,共可服用50-1000次。如作为颗粒剂,制成125袋,每次服用1-2袋,共可服用62.5-125次。以上组成是按重量作为配比的,在生产时可按照相应比例增大或减少,如大规模生产可以以公斤为单位,或以吨为单位,小规模生产也可以以毫克为单位,重量可以增大或者减小,但各组成之间的生药材重量配比的比例不变。以上重量配比的比例是经过科学筛选得到的,对于特殊病人,如重症或轻症,肥胖或瘦小的病人,可以相应调整组成的量的配比,增加或减少不超过100%,药效不变。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制剂,是通过将上述配方组成的中药原料经过提取或其他方式加工,制成药物活性物质,随后,以该物质为原料,需要时加入药物可接受的载体,按照制剂学的常规技术制成的。所述活性物质可以通过分别提取中药原料得到,也可以通过共同提取中药原料得到,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得到,如通过粉碎、压榨、煅烧、研磨、过筛、渗漉、萃取、水提、醇提、酯提、酮提、层析等方法得到、这些活性物质可以是浸膏形式的物质,可以是干浸膏也可以是流浸膏,根据制剂的不同需要决定制成不同的浓度。本专利技术的药物制剂中的药物活性物质,其在制剂中所占重量百分比可以是0.1-99.9%,其余为药物可接受的载体。本专利技术的药物制剂,以单位剂量形式存在,所述单位剂量形式是指制剂的单位,如片剂的每片,胶囊的每粒胶囊,注射剂的每支等,单位剂量中,含有活性物质的量为5-800mg,优选的是20-500mg。本专利技术的药物制剂可以是任何可药用的剂型,这些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剂、口服液、糖浆剂、颗粒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注射剂、栓剂、霜剂、喷雾剂、滴丸剂、贴剂、缓释制剂、控释制剂。本专利技术的药物制剂,其口服给药的制剂可含有常用的赋形剂,诸如粘合剂、填充剂、稀释剂、压片剂、润滑剂、崩解剂、着色剂、调味剂和湿润剂,必要时可对片剂进行包衣。适用的填充剂包括纤维素、甘露糖醇、乳糖和其它类似的填充剂。适宜的崩解剂包括淀粉、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淀粉衍生物,例如羟基乙酸淀粉钠。适宜的润滑剂,例如硬脂酸镁。适宜的药物可接受的湿润剂包括十二烷基硫酸钠。可通过混合,填充,压片等常用的方法制备固体口服组合物。进行反复混合可使活性物质分布在整个使用大量填充剂的那些组合物中。口服液体制剂的形式例如可以是水性或油性悬浮液、溶液、乳剂、糖浆剂或酏剂,或者可以是一种在使用前可用水或其它适宜的载体复配的干燥产品。这种液体制剂可含有常规的添加剂,诸如悬浮剂,例如山梨醇、糖浆、甲基纤维素、明胶、羟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硬脂酸铝凝胶或氢化食用脂肪,乳化剂,例如卵磷脂、脱水山梨醇一油酸酯或阿拉伯胶;非水性载体(它们可以包括食用油),例如杏仁油、分馏椰子油、诸如甘油的酯的油性酯、丙二醇或乙醇;防腐剂,例如对羟基苯甲酯或对羟基苯甲酸丙酯或山梨酸,并且如果需要,可含有常规的香味剂或着色剂。对于注射剂,制备的液体单位剂型含有本专利技术的活性物质和无菌载体。根据载体和浓度,可以将此化合物悬浮或者溶解。溶液的制备通常是通过将活性物质溶解在一种载体中,在将其装入一种适宜的小瓶或安瓿前过滤消毒,然后密封。辅料例如一种局部麻醉剂、防腐剂和缓冲剂也可以溶解在这种载体中。为了提高其稳定性,可在装入小瓶以后将这种组合物冰冻,并在真空下将水除去。本专利技术的药物制剂,在制备成药剂时可选择性的加入适合的药物可接受的载体,所述药物可接受的载体选自甘露醇、山梨醇、焦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钠、盐酸半胱氨酸、巯基乙酸、蛋氨酸、维生素C、EDTA二钠、EDTA钙钠,一价碱金属的碳酸盐、醋酸盐、磷酸盐或其水溶液、盐酸、醋酸、硫酸、磷酸、氨基酸、氯化钠、氯化钾、乳酸钠、木糖醇、麦芽糖、葡萄糖、果糖、右旋糖苷、甘氨酸、淀粉、蔗糖、乳糖、甘露糖醇、硅衍生物、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藻酸盐、明胶、聚乙烯吡咯烷酮、甘油、土温80、琼脂、碳酸钙、碳酸氢钙、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环糊精、β-环糊精、磷脂类材料、高岭土、滑石粉、硬脂酸钙、硬脂酸镁等。本专利技术的药物制剂,活性成分可以分别将三味药提取,也可以混在一起提取。分别提取时,方法如下黄芩提取黄芩苷取黄芩加水提取二次,合并二次提取液,过滤,加盐酸调PH值至1.0~2.0,静置24小时,沉淀加8倍量水,搅拌,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7.0,并加乙醇使其溶解,过滤,滤液用酸调PH值至2.0,静置,取沉淀,沉淀加碱水溶解,加0.5%活性炭,充分搅拌,并50℃保温30分钟,加酸调PH值2.0,过滤,取沉淀加乙醇洗涤,得黄芩苷。连翘、栀子加水煎煮二次,提取液过滤,滤液过大孔树脂吸附,洗脱,解析,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3~4倍量水,调PH至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放冷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85%,静置12小时,滤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备用。以上三种活性成分混合在一起,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加入药物可接受的载体后,通过制剂学常规技术制成药物制剂。以下实验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药制剂可抑制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型、柯萨奇病毒、疱疹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和白色葡萄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炎性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本专利技术具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的功效,适用于风热引起的发热、上呼吸道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清热解毒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每1000个剂量单位由以下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黄芩1000~6000份、栀子750-3000份、连翘750-300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热解毒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每1000个剂量单位由以下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黄芩1000~6000份、栀子750-3000份、连翘750-3000份。2.权利要求1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每1000个剂量单位由以下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黄芩2000~4000份、栀子1000-2000份、连翘1000-2000份。。3.权利要求1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每1000个剂量单位由以下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3000份、栀子1500份、连翘1500份。4.权利要求1-2的中药制剂,是适合药用的各种剂型。5.权利要求4的中药制剂是注射剂或胶囊剂。6.权利要求1的中药制剂,其中还包括药物可接受的载体。7.权利要求1的中药制剂在制备清热解毒药物中的应用。8.权利要求1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以下步骤黄芩提取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智谋刘洪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阜康仁生物制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