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鲆鲽鱼类养殖的腹水病防治药品配方,其药物成分及配比(按重量比分)为:诺氟沙星30%,强力霉素30%,复方新诺明40%。该药物是一种复合性抗菌素配方,能有效的用于养殖鲆鲽鱼类的仔鱼育苗期和商品鱼养成期腹水病的预防和治疗,可治愈多种细菌性病原造成的和不同地域发生的腹水病。该药物通过饵料载体口服或药浴方式给药,治愈率可达80%以上。该配方属可用药品,符合食品安全及无公害要求,且对鲆鲽鱼的生长无毒副作用;使用方法简单方便;用量小,药效良好,成本低廉;适于各种鲆鲽鱼类使用,对于提高养殖成活率和经济效益,具有广泛的普及推广意义,对防止滥用、乱用抗生素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预防和治疗鲆鲽鱼类养殖过程中出现的腹水病的水产专用药物,是在工厂化养殖生产条件下对鲆鲽类苗期仔稚鱼和养成期成鱼的腹水病进行预防和治疗的药物配制方法。
技术介绍
2004年我国鲆鲽类养殖总产量在35000吨左右,产值突破40亿元,其主要养殖品种为大菱鲆和牙鲆,此外半滑舌鳎、星鲽和石鲽等新品种也逐步兴起。近几年,我国又相继引进了美国的大西洋牙鲆、漠斑牙鲆,欧洲的欧鳎、塞内加尔鳎和大西洋庸鲽等多种鲆鲽鱼类。鲆鲽类已成为我国北方主要的养殖鱼类品种,对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沿海农村经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然而,伴随着养殖的迅猛发展及养殖环境的日趋恶化,病害频繁发生,每年因疾病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严重。在国家863计划项目——“工厂化养殖大菱鲆疾病综合控制技术”和其它课题的支持下,专利技术者对养殖鲆鲽类的主要疾病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发现腹水病是鲆鲽类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流行面积广,发生率高,危害严重。该病在苗期、养成期和亲鱼培育期都有发生,死亡率在30~90%之间。国内外关于鲆鲽类腹水病的报道多集中在牙鲆腹水病,其病原有牙鲆弧菌(Vibrio olivaceus sp.nov.)、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秦皇岛弧菌(V.qinhuangdaora sp.nov.)、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灿烂弧菌(V.splendidus)(莫照兰等,2003;宫春光,萧国华,2004;房海等,2005)。杨金林(2005)报道了漠斑牙鲆淡化养殖中的腹水病病原为爱德华氏菌;张晓君等(2005)报道杀鲑气单胞菌杀鲽亚种(A.salmonicida subsp.flounderacida subsp.nov.)可导致石鲽腹水病。而大菱鲆腹水病的病原;王印庚等(2004)报道了大菱鲆腹水病的致病原为鲨鱼弧菌(V.carchariae)和大菱鲆弧菌(V.scophthalmi)。从国内外报道的病原学研究结果来看,细菌是引起鲆鲽类腹水病的主要病原,由于致病菌株具有多样性,用单一药物难以有效控制该病。在本专利技术形成以前,国内未见鲆鲽类腹水病防治的药物复合配方研究和相关专利产品的报道。正是如此,国内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十分严重。盲目使用抗生素,其结果是治疗效果差,并且造成病原微生物的抗药性和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治疗鲆鲽类腹水病并对该病具有较好预防效果的水产专用药物配方,通过正确使用该配方可对患腹水病的鲆鲽类达到明显的治疗效果,显著的提高养殖存活率。本专利技术是按如下技术方案进行的它的实验流程是进行广泛的流行病学调查,掌握流行病学特点;收集大量来自不同地区的病样和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人工回接感染实验确定致病原;通过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药物代谢动力学、毒性试验和临床试验筛选药物种类,经科学配伍形成疗效佳、实用性强、安全无毒的药物配方。本药物配方是由诺氟沙星、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的高纯度粉剂复合而成。它的药物成分及配比(按重量比)为诺氟沙星30%,强力霉素30%,复方新诺明40%。本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对比其特点是1.专用性国内未见鲆鲽类腹水病防治药物的复合配方研究和相关专利产品的报道。目前,养殖者滥用抗生素现象严重,施药盲目,疗效极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养殖业出现的滥用抗生素现象,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治鲆鲽类腹水病的低毒、高效、水产专用药物配方。2.通用性能有效的用于养殖鲆鲽鱼类的仔鱼育苗期和商品鱼养成期腹水病的预防和治疗,可治愈多种细菌性病原造成的和不同地域发生的腹水病;复合配方对鲆鲽类腹水病的各种病原菌都有明显的杀灭作用,具有较好的通用性。3.疗效高因为本配方具有专用性和通用性,所以具有对症下药、针对性强的特点,对细菌性腹水病的治愈率可达到80%以上,疗效显著。4.使用方便、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方法简单、方便;用量小,成本低廉;适于各种鲆鲽鱼类使用,具有广泛的普及推广意义。5.绿色安全该配方是可用药品,符合食品安全及无公害要求,且对鲆鲽鱼的生长无毒副作用,属绿色安全产品。具体实施例方式我们临床实验的结果表明单一抗生素并不能完全有效的抑制所有病原菌,而采用合理的复合配方对腹水病可以达到明显的治愈效果。工厂化养殖生产过程中,鲆鲽类腹水病是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并且该病的传染速度极快,流行面积非常广。在严重感染腹水病的养殖场中,死亡率可高达80%~90%,给养殖业主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威胁到整个鲆鲽类的养殖产业。在选择防治路线方面,由于多年来养殖业者对疫苗的认识和接受程度较差,加之开发疫苗的周期太长,因此本专利技术人员选取了常规抗生素药的技术路线。经过广泛的流行病学调查,确定了主要的致病病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多种敏感药物的筛选,经过科学的配比和反复的临床试验,开发了一种合理的配方和用量。虽然腹水病属于内部感染,但由于致病菌通过泄殖孔污染养殖水体和体表,所以治疗的措施应包括药物口服和水体药浴两种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验流程是进行广泛的流行病学调查,掌握流行病学特点;收集大量来自不同地区的病样和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人工回接感染实验确定致病原;通过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药物代谢动力学、毒性试验和临床试验筛选药物种类,经科学配伍形成疗效佳、实用性强、安全无毒的药物配方。本药物配方是由诺氟沙星、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的高纯度粉剂复合而成。它的药物成分及配比(按重量比)为诺氟沙星30%,强力霉素30%,复方新诺明40%。药品用量及其用法口服用药预防时2~3克/公斤饲料,治疗时3~4克/公斤饲料;每日早晚投喂两餐药饵,连续5~7天为一个疗程。口服使用时按投喂饲料的数量比例称取药品,与鸡蛋(1~2个鸡蛋/每公斤饲料)混合并搅拌均匀,将其混合物慢慢倒入颗粒饵料中,边倒边搅拌,使药物均匀粘着于颗粒饵料的表面,摊开晾晒1.5~2小时使鸡蛋凝固后即可投喂。投喂湿性饵料时,也可将药物掺到饵料原料中,挤压成型、晾晒、冰冻后投喂。药浴时浓度为5~10ppm。药浴使用时按用量要求称取适量药品装入100目筛绢网袋中,搓揉解于水桶中,再均匀泼洒到鱼池中。为保证药效,药浴时间要求在8-10小时,停止交换水,持续充氧。药浴的水体深度应根据水温的变化而定,一般水体深度在20~30厘米之间。本项研究在山东烟台、日照、莱州等地进行了数十次该药品的临床防治实验,总结、确定了该药品的生产用量和实际治疗效果。例举几个典型数据如下1.2002年6月,蓬莱海龙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大菱鲆苗种(体长2公分)出现了大批死亡。随即使用该专用药品10ppm药浴两次(每次8小时)后鱼的活力和摄食力大有好转。结合口服该药品(添加量4克/公斤饲料),两天后病情得到基本控制,5天后治愈。2.2002年7月,蓬莱仁和水产公司的养殖大菱鲆(100~200克)初患腹水病,每日死亡量较少。将初患病鱼分成两组,口服加药者(添加量3克/公斤饲料)的病情得到好转,一直未发生大量死亡现象;而未加药者病情日趋加重,出现严重死亡现象。由此说明该药品的口服预防效果良好。3.2002年9月,青岛鑫泰水产公司的养殖大菱鲆(200~250克)患严重腹水病,鱼死亡近80%,所剩病鱼几乎停止摄食。经使用该专用药品10ppm药浴三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鲆鲽鱼类养殖的腹水病防治药品,其特征在于它是由诺氟沙星、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的高纯度粉剂复合而成。它的药物成分及按重量配比为:诺氟沙星30%,强力霉素30%,复方新诺明4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鲆鲽鱼类养殖的腹水病防治药品,其特征在于它是由诺氟沙星、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的高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印庚,张正,陈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